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关于北京奥运会中、日女足进攻技战术对比分析

  论文关键词:女子足球  技战术  统计分析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 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的比赛进攻技战术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同时借鉴 日本女足进攻技战术方面成功的经验,为中国女足的再次复兴提供一点参考.

  新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期女足运动的高潮由陕西发起,上世纪 90年代是我国女足的顶峰时期,分别于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和 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进入决赛,当时虽没有取得冠军,却赢得了无冕之王的美誉….在这期间我国先后涌显出了世界足球小姐孙雯,最佳中场刘爱玲等一批优秀的女子世界级球员.1999年美国女足世界杯决赛时,美国总统克林顿接见了中国女足,载誉归国后江泽民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中国女足全体成员,并提出了“女足精神“,这些无一都反映了当时女足的非凡成就.2000年以后随着女足队员的更新换代,特别是由于中国足球体制不健全,男·女足队员待遇不一视同仁,后备人才的断档等一系列因素,从而导致我国女足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成绩一直下滑,2003年第四届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负于加拿大队,止步于八强,雅典奥运会 0比8惨败于德国女足,甚至一度负于朝鲜和el本,丢掉了亚洲第一的位置.反观13本女足,虽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但通过努力短短十年就能跃居世界前四名,其崛起之迅速令人吃惊.本文拟从对北京奥运会中、13两队的比赛进程和比赛技战术情况统计分析对比看,中国和日本在技战术水平上是有差距的,现对北京奥运会上日本队6场比赛和中国队4场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分析,希望能直观的反映中日女足之间的真实差距,对中国女足今后的训练比赛和发展有所启发.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期刊、互联网等收集了大量本届以及往届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女足比赛的资料.

  1.2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重新整理归类,以备文章所用.

  1.3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比赛以及不同球队的比赛统计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

  1.4 录像分析法

  本文对北京奥运会期间所有的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的相关比赛进行了录像,然后进行细致地分析,从中得出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攻入前场 3o米次数和罚球区次数的比较分析

  足球比赛的规律显示,比赛胜负的关键是射门得分,而射门得分的前提是要通过进攻次数作保证,特别是进攻到前场 30米区域的有效次数,因为足球比赛中如能进攻到前场 30米甚至罚球区以内,射门成功的概率就增大,特别是女子足球队员由于力量的限制,如能进入此区域射门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以,目前世界足坛一般都以一个队攻人前场 30米以及罚球区次数的多少,来衡量和评价一支球队的整体进攻能力.本文对北京奥运会中国女足4场比赛和日本女足 6场比赛的进攻至前场 30米及罚球区的次数进行对比,如表 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队场均攻人前场次数和罚球区次数分别为 56.5次和23.3次,而日本队为 67.2次和34次,每项都差十几次,因此中国队场均射门数只有 8.8次,少于日本队 11.3次,球队进攻组织能力的差距在统计数据上也就直观的反映出来了.

  2.2 进攻发起场区的比较分析

  足球比赛中,快速进攻和积极防守永远是一队矛盾,据以往资料分析来看大多数的进球是由中前场的抢断发动快速进攻形成的,所以中前场发动的有效进攻次数的高低往往能左右一场比赛的结果,得中场者得天下;北京奥运会女足小组赛中,中国女足虽改变了以往后场长传球进攻为主的打法,有点回归技术足球的趋势.但在对日本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当面对日本女足中前场快速抢断和顽强的补防情况下,又回到了长传冲吊的落后打法.下面就从进攻发起场区对比分析一下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之间的进攻差距.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队后场发动进攻的次数和比重大于日本 队,中场特别是前场发动的进攻次数则明显少于 日本队,说明我过女足在短传渗透的技战术环节上明显落后于日本女足,在以后的日常训练中更应当重点抓这方面的训练.

  2.3 射门次数及成功率的分析

  足球 比赛胜负的关键是射门进球,影响射门进球质量有多种指标综合因素的结果.进球是足球比赛攻防矛盾的焦点.从某种角度上讲 ,进球虽有其偶然性,但在偶然中存在着必然.一支球队射门质量的优劣,得分机会把握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本队的成绩.对比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的射门情况,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中国队的射正率低,进球数少,平均每场 1.3个进球数,明显低于日本队,所以,我们在以后的训练中,要加强射门的精确度,特别是在对抗中射门的精确性.

  2.4 参与射门队员的位置特征分析

  现代足球比赛更注重运动员的全面性,位置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加强进攻和协同有效的防守前锋进攻得分获得比赛胜利,已经成为历史.现代足球比赛要求前锋·前卫队员和后卫队员大范围的交叉换位,前锋需回防,前卫队员频繁插上进攻,后卫队员参与助攻甚至得分l8].从进球队员的场上位置分布看,日本队 11个进球是由7名不同位置的队员完成,日本队是所有参赛球队进球得分人数最多的,在得分 7人中,前锋 2人,前卫 4人,后卫 1人,说明日本女足进攻的整体性很强,进攻的手段丰富,比赛中多面开花也就不足为怪了.而中国女足的 5个进球是有 3人完成,说明我们的进攻手段较以往有所丰富,但同日本队相比还是逊色许多,特别是在同日本队的直接的比赛中,进攻乏力,全面落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中国女足虽然已重新回归技术打法的正轨上来,这一点从女足小组赛中表现得很明显,我们也欣喜看到了中国女足的希望所在.但是队员们在比赛中进攻的组织能力、传接球的成功率等技术环节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积极拼抢的情况下完成技战术的能力.

  3.1.2 中国女足的进攻手段不够丰富,多以边路进攻为主,中路进攻手段需要加强,球星的核心作用和能力有待提高和完善.

  3.1.3 全队创造射门的能力不强,射门次数少,同时能参与射门的队员缺乏,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差.

  3.2 建议

  3.2.1 加强对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趋势的认识,重视对足球制胜规律的研究,注意探索世界强队成功的经验,优化教练员的人员构成以及提高对女足项目特点的认识.

  3.2.2 加强技术训练和丰富战术练习,特别是在高对抗、高速度条件下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和在快速攻守转换过程中的战术应用能力,增强队伍得分能力,丰富得分手段方法,重视和加强定位球训练和得分途径的训练,逐步建立现代女足全方位、立体性的攻防战术体系.

  3.2.3 女足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女足得以继续发展的前提.就目前我国女足发展现状而言,必须在加强后备力量储备的同时,突出女足重点地区女足的发展力度;要以“发现、培养、出人”为主线,抓好青少年后备训练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青少年阶段是女足队员的技术提高的黄金时期,因此,要借鉴日本女足青少年训练的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训练方法,为我所用.

  3.2.4 要充分认识科研与训练和比赛结合的重要性,强化女足队伍的科研配备,形成一套细致可行的科研操作方法和规范的分工,加强女足队员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庆春.雅典奥运会女子足球比赛总体特征及技战术分析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6):10.

  [2] 杨力.第 4届女子世界杯足球赛中国队与四强队技、战术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6):21.

  [3] 金青云,蔡基沫.第 28届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韩、伊各队技、战术运用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8):25.

  [4] 龚智敏.第 l7届世界杯足球赛中、日、韩三国足球队技、战术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8):38.

  [5] 李军.第三届世界杯女子足球决赛阶段射门前战术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9,(12):51.

  [6] 张贻其.世界足球赛进球规律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47.

  [7] 尹文.论足球运动政防的节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2):246.

  [8] 尹文.动作表象训练在足球突破技术中的运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520.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发展的策略探索
    关于我国公共设施事故频发的探讨
    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对策分析
    关于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
    关于提高铁道机车运用效率的探索和研究
    关于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实施情况调…
    关于建立深圳房地产经纪行业执业责任保险制…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关于党内民主集中制和三权制衡的思考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
    关于后勤装备备件筹措方式研究
    关于强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