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传统形而上学批判 认识论 认识主体 认识结构
论文摘要:由于受限于传统形丽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研究出现了困境。现代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传统形丽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摧毁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根基.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研究方向的现代性转变。一是传统认知方法的变更和认识主体地位的提升;二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和认识结构主导地位的建立。近代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为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认识路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现代哲学是在反思和扬弃近代哲学基础上形成的。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研究主题,但受限于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因此,近代认识论研究出现困境,面临着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问题。这种转向以传统形而上学批判为客观基础,表现为:新人本主义用个人主体和非理性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导致传统认知方法的变更和认识主体地位的提升;法兰克福学派和解构主义发动的对传统形而上学根基的批判,致使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和认识结构主导地位的建立。本文试通过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分析现代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及其对坚持党的思想认识路线的意义等问题。
一、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从词源上来看,“形而上学”(metaphysics)一般被译为“物理学之后”,最早出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形而上学》。在这部书中,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定义为研究“是者”,即基本性的一门学问。所以传统形而上学追求世界的本源,探索存在的本质,从而达到对绝对和确定性的把握。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解,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同一性思想、理性崇拜和庞大的概念体系。
传统形而上学在哲学史上曾盛极一时。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再到近代的德国古典哲学家,都力图构建包罗万象的庞大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其中黑格尔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哲学体系的最高峰。但在近现代,传统形而上学开始走向衰败。由于工业实践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培根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率先在形而上学体系上打开缺口,提出用实验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形而上学的问题,即把经验当作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且试图抹去形而上学中的价值追求和超验倾向。在经验主义的现代变形——实证主义那里,实证主义者干脆把超验的自在之物悬置,并公然声称只讨论现象界的问题,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代替抽象和思辨,用实证的科学知识置换形而上学。与实证主义相对的现象学则走向了另一条路,胡塞尔用直接意向取代间接意向,试图消除认识的前见。在本体上,胡塞尔的意向试图把握总体,但又反对任何对总体的限制,这样就动摇了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外,工业化实践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改变,各种新的现实问题层出不穷,而传统形而上学面对这些新问题却束手无策。在现实问题的步步紧逼下,曾经风光无限的传统形而上学不得不沦落到被批判的尴尬境地。
传统形而上学批判强烈要求摆脱已经过时的理论框架,在新的历史基础上,建立与现实问题对接的新平台。海德格尔把他老师胡塞尔的主观意向变成具有时间性的存在,他同样也反对对存在做出任何规定,严格区分存在和存在者。并认为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错误就在于混淆了两者的关系,把存在者当成存在。这样,海德格尔通过“存在”彻底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阿多诺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形而上学的本质特征——“同一性”。哈贝马斯也是在对“同一性的批判中,完成了后形而上学的转向。当代的后现代主义者也从各自角度进行形而上学批判。拉康、福科等不仅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而且摧毁了以批判传统形而上学著称的施蒂纳的“唯一者”、克尔凯郭尔的“这个人”和海德格尔的“此在”。詹姆士、皮尔士等则从建设性的维度出发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并将自身的思想融人后形而上学。总之,现代西方哲学尽管在哲学理论的显性层面表现不一,但形而上学的批判旨趣却是他们的一条共同主线。
二、传统形而上学批判与现代哲学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
传统形而上学批判必然导致传统认识论框架的坍塌。通过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表现出整体框架和理论旨趣的转化。我们依据这些变化,分别分析它对现代认识论研究方向的影响。
(一)引发了现代哲学认识方法的变革
传统形而上学认识方法是以主客二分框架为基础的“看”,也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种认识方式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洞喻说”,人只有借助理念之光才能认知外部世界。在近代,笛卡尔把“我思故我在”作为方法论第一原则,把“洞喻说”衍化成了各种由表象和概念构成的庞大的认识论体系。“看”本身已经预设了看的主体和被看的客体,也就意味着人和世界被作为现成之物和待定之物而分离。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先于人的认识,无需用存在者加以规定。一旦认识主体“从存在论上被规定为物”。埘那么这种认知方法必然导致存在被存在者所遮蔽。所以他提出用直接领悟、阐释和澄明的方法取代传统的认知方法。海德格尔的这种认知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哲学的启发。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不同于西方的理性主义,它较注重和强调悟性、直觉和体验。这种认知方式最直接的来源是胡塞尔的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排斥传统认识模式中的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起来的概念体系,而要直接面对事物本身。但胡塞尔往往把事物本身当作先验世界,从而无法与他所批判的经验概念相区别。海德格尔去除了无法说清的先验世界,把事物本身还原到具有当下时间性和历史性的存在过程,从而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方式。
(二)提升了现代哲学认识主体的地位
近代以来,由于机器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人也从自然襁褓中挣脱出来,自然从以前的支配力量下降到人类实践的对象。人类的信心开始膨胀,幻想自己成为驾驭自然的主体,世界被人为的二元化。在认识论中的表现就是由“客体本位”转移到“主体本位”,由对自然和物的关注转移到人自身。在哲学史上的表现是:强调客观绝对精神的黑格尔哲学迅速被强调自我意识的青年黑格尔派所取代,费尔巴哈则直接用“感性的人”取代“自我意识”。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曾经指出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就是上帝的变种,他的庞大理论体系实际是披着理性外衣的神学体系。当然,费尔巴哈的类哲学也被施蒂纳批判为神位的更迭,施蒂纳强烈要求回归到现实中的个体——“唯一者”,这就是新人本主义批判形而上学的起点。克尔凯郭尔说:“人们可以说,我是个体的一刹那,但我不愿意是以一个体系中的一章或一节。”新人本主义注重个人体验,并用人的非理性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用个人主体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类主体。萨特针锋相对地用“存在先于本质”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先于存在”。本质先于存在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典型特征,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分有说”中,即任何具体的存在都分有本质的理念,这就意味着先有本质理念,后有具体的存在。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则继承了这点,当黑格尔把人当作绝对精神的外化和异化时,也就表明人的本质(绝对精神)先于人的存在,同时也意味着人的主体性还是受到一个超感性的、约束性的世界的限制。存在先于本质则取消了一切传统社会价值的约束,充分释放了人的主体性。人之所以为人,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无需借助人的本质。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什么都不是。这并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勇敢地担负起存在的责任。
(三)改变了现代哲学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新人本主义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高扬人的主体性的过程中,自身却陷入另一种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现象“多”背后的本质“一”。新人本主义(个人本位)和旧人本主义(类本位)一样,都没有逃出这个“同一性”怪圈,都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导逻辑。在自然领域,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导致人类中心主义泛滥,对自然肆元忌惮的疯狂掠夺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这是对人类主体性的讽刺。在社会领域,人类主体创造自己的社会历史,其结果却表现为主体自身的缺位和异化,人不能成为自身的主人。具体到认识论领域,也存在着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问题。传统经验主义者存在一个预设,把对现实对象的认识等同于现实对象,即把抽象出来的本质“一”看作是现实对象的最实在部分。可事实在于,主体的认识是主体自身能动的认知结果,而且整个认知过程都是在客体对象之外完成的。把认识结果本质设定为现实对象后,这就又会成为同一性逻辑,认识与对象的同一。传统理性主义者则是把客观对象直接指认为理性或心念的产物,这里的“一”已经不再是从客观对象中抽象出来的本质,而直接就是理性,但仍然存在同一性逻辑,理性与对象的同一。所以形而上学批判的关键在于砸碎“同一性”逻辑,这又与认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传统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的实质在于主体将自己从客体中抽离出来,变成一种强制性的强权力,这种权力必然造成人对物的奴役和人对人的奴役。实证主义者放弃对客体进行形而上的追问,其实是把客体下降为一种功能性的存在,目的是更好地奴役客体。新人本主义者在突出主体作用的同时,否认了客观世界的基始性地位,认为客观世界只有与个人生存相联系才能被人领悟和揭示。海德格尔说:“到底有没有一个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的存在能否证明?这是一个毫无疑义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由在世的此在提出的。除了此在,还有谁提出这个问题呢?其实客体的基始性地位并没有因为人类主体地位的增强而有丝毫转变。阿多诺批判道:“主体一旦完全脱离客体,就把客体纳入自己的规范;主体吞没客体,在很大程度上忘记了它还是客体本身。”针对形而上学的旧病复发,阿多诺把矛头瞄准了形而上学的根基——同一性逻辑。他用否定辩证法彻底根除了形而上学同一性理论,并提出独特的“星丛理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强制性线性奴役,而是“对客体自身中积淀的过程的认识。作为一个星丛,理论思维围着它的概念转,希望像对付一个严加保护的保险箱的锁一样把它突然打开:不是靠一把钥匙或一个数字,而是靠一种组合”。哈贝马斯也是在批判形而上学的“同一性逻辑”的基础之上提出“主体间性”,根本目的都是要强调主体之间和主客体之间的共在和联系的作用。
(四)突出了现代哲学认识结构的作用
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新人本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走下坡路,取而代之的是结构主义的兴起。具体到认识论领域,则强调认识结构对整个认识的统摄。乍一看,结构主义的兴起具有回到传统形而上学体系的意味,这与形而上学批判的历史潮流是格格不入的。关于这一点,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福科的后结构主义那里得到了彻底解决。他们不仅反对萨特等新人本主义的主体形而上学,也要求消解结构主义的固定僵化的理论结构。在20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和“语言学”的发展,人的认识主体地位彻底被颠覆了,主体不再是认识和改造对象的起点,而是无意识和语言的结果和产物。
在这一背景下,结构主义乘机登上哲学舞台。尽管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也没有形成传统哲学的理论体系,但根本旨趣都在于关注超越个体主体的功能结构和隐性联系。阿尔都塞就认为现代科学认识论中居主导地位的是问题式即“联结思想各成分的典型的系统结构”。他认为个人的发问实际上是虚假的,不是人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人,即主体的发问是由一定的问题式规定的。问题式不仅统摄主体,而且决定认识对象和认识的性质。“当理论问题式真正变换了的时候,理论对象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不仅仅是对象的‘某些方面’、对象的结构的细节发生了变化,甚至是对象的结构本身也发生了变化。”结构主义消解了新人本主义推崇“唯一者”和“这个人”,但仍没有逃出形而上学体系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结构虽然取代主体,但并没有消灭主体的创化力,这种创化力只是从个人主体那里躲到客观结构中,所以德里达批判结构主义把胡塞尔引回到柏拉图。在德里达的结构主义和福科的后结构主义中,结构本身成为形而上学批判的对象。但“结构不是传统语境中那种简单形式化了的框架性构件,结构是非实体化的本质,这个本质当然已经不再是凝固化的东西,即恰恰是一种生成和建构性的隐性关系。”福科的知识考古学同样也是关注结构是如何解体以及如何又被新的结构所取代。虽然结构的形而上学本质被打破,但在每一次具体的认识过程中,认识结构还是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认识论研究方向转变对坚持党的思想认识路线的意义
上述分析显示,认识论是随着传统形而上学批判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它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新人本主义用个人体验和非理性,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在认识论中的表现则在于改变了传统的认知方式和突出了认识主体的作用。二是阿多诺等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哲学家发动的对形而上学的根基“同一性”的批判,在认识论中的表现则在于改变了认识主客体的关系和突出了认识结构的作用。这两个层次在逻辑关系上是递进的,如果没有区分这两个层次,很容易把前后两种认识论研究方向对立,甚至看成是自相矛盾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究也逐渐展开对形而上学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影响不仅推动了哲学的发展,而且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的认识。首先,打破“两个凡是”的形而上学认识框架,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认识路线。“两个凡是”的实质就是把个人的主观意志当作行动的指南,完全抹杀了纷繁复杂世界的客观性。人的主观意志就是形而上学的本质“一”,然后用本质“一”去统摄客观现象世界的“多”。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恢复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党的思想路线。其次,在科学的思想认识路线的指引下,迅速摆脱以往脱离实践的抽象追问,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为什么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社会主义能否实行市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认识问题做出了科学的回答。最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决策体现了我党对“怎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等重大问题的认识发生了深刻转变。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公民意识”、“生态文明”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新概念也超出了以往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并鲜明地体现了当代认识思维方式的特点。
概而言之,研究形而上学批判与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之间的关系,不仅对推动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