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发展伦理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目的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手段是不一样的。自西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准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也使人类面临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活无意义等诸多困境。所以思考社会如何发展,追求怎样的发展,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紧迫课题。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实践的推进是我们正在进行的积极探索和努力。
  【关键词】两型社会 内涵 内在联系
  
  1“两型”社会建设的由来
  可持续发展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提出
  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国际社会开始全面反思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反思造成这一系列恶果的深层次原因,旨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思想等便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日益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其中,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它是一种立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这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它特别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实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的目的。
  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其研究视野应该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不仅要研究可持续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还要研究可持续的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等问题。同时要求把对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关注与对社会经济属性以及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的关注统一起来,寻求整体持续发展的路径。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不断深化。1972年,联合国发表《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为了促使世界环境的好转,各成员国借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之机,于1982年5月10日至18日在内罗毕召开了人类环境特别会议,并通过了《内罗毕宣言》。90年代以后,《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一系列文件和国际公约的问世,这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为全球共识。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议程》中,2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含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 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开始积极研发环境友产品的环境标志制度。到90年代中后期,“环境友好”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土地利用、流域管理、城市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建筑业等。
  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二大支柱。会议通过的“约翰内斯堡实施计划”,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多次提及环境友好材料、环境友好产品与服务等概念。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也从技术、产品、产业、地区等领域上升到整个社会层面,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甚至新的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
  发达国家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能源、环境问题,在我国发展的最近二十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单位能耗偏高和生态破坏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和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甚至损害国际形象。因此,能源资源利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积极开展可持续、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统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1999年)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实现三大目标,实现人口规模的零增长,实现能源消耗的零增长,实现生态退化的零增长。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3月12日举行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至此,在我国一种全新的关于社会发展状态的观念逐步形成,即“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建设契合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伦理思想的整合与超越,是一种真正符合人类发展需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全新社会发展状态。
  
  2 “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及内在联系
  2.1“两型”社会的核心内涵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resource—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以节约资源为核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市场、行政、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综合性措施,提高包括人、财、物在内的全部要素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使人民享受到最优的社会福祉,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经济形态。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即是指立足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两型”社会是在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都要遵循生态规律,即沿着有利于资源节约、循环使用,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两型”社会是要在一种良好的社会发展形态里,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社会。
  总的来说,“两型”社会就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人和谐共生。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要发展,即“两型”社会构建的本质就是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过程实现的主体都是人,着重体现出关注人的发展,实现人的发展。
  2.2“两型”社会核心理念的内在联系

  “两型”社会强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意指在生产、流通、生活等社会各领域内,通过采取技术、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形成对环境有利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资源和环境都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两者缺一不可,资源是环境的构成和要素,环境亦是资源的载体。因此,“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系,既是一个问题,又有两个方面;既有差别,又有共同;既为互补,又有所侧重。具体来说,“节约型社会”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来破解资源和环境问题。“节约型社会”强调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来遏制资源浪费,用最小的资源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环境友好型社会”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破解资源和环境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中,通过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杜绝资源浪费、提高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承载能力等来防止人口膨胀,防范资源危机,防治环境恶化,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两型社会的建设“不仅包括了人口、资源、环境等人类社会发展条件的基本要素,而且囊括了生产、流通、消费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环节,更重要的是概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社会发展构成的基本层面。”因此,建设两型社会,是人类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表明了人类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表达了人类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望,标志着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更深的层次,体现了人类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从理论层面看,深入研究发展伦理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充实和丰富“两型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促进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实践层面看,“两型社会”是我们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追求,它需要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在观念和行为方面有新的探索和转变,这样“两型社会”建设的伦理实践才能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2年
  [2] 阿玛蒂亚.森著《伦理学与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
  [3] 林春逸著.《发展伦理初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 德尼.古莱著.《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 刘福森,朱红文著.《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6] 戴木才,靳凤林著.《时代变革与伦理学发展(伦理学论文选粹)》.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5年.
  [7] 王晶维,王善平编著.《社会发展: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年.
  [8 李培超著.《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9] 高兆明.李萍编著.《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李佑新著.《走出现代性的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朱步楼著《可持续发展伦理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农业技术扩散障碍及发展路径探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职机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发展的策略探索
    论企业标准化对其发展的作用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深圳战略性高新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水利行业跨越式发展服务
    青海省天峻县旅游业发展路径分析研究
    重庆市茶园新区发展调查研究
    香港房地产发展对大陆房地产的启示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