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风险 社会运行机制
论文摘要:构建枉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现阶段社会运行中的社会风险以及和谐社会安全运行的机制等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全面部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与时代命题,并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和谐社会”就字面意义而言,“和”即和睦,有和衷共济之意;“谐”即相合,有顺合、协调、无抵触、无冲突之意。按照儒家的学说,和谐就是合和之美,其内涵有四层意思:即天与人和,国与人和,人与人和,人与己和。进一步讲,“和谐社会”就是让社会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融洽和协调,无根本的利害冲突,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相处和协调发展。所以,“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首先,和谐社会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和谐发展表现为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这种创造,不是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粗放型的基础上,而是高效、低耗、环保、集约型基础上的创造,即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其次,和谐社会包含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人的一切行为都根源于利益,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在人们对自己利益追求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利益占有的多少是不同的,也是正常的。但问题在于:第一,人们对利益的占有与自己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贡献是不是对应的、合情合理的;第二,产生了利益矛盾,社会能不能及时地加以协调。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在于人们之间有没有利益矛盾,而在于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在一个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表现为其中没有或很少有利益上的矛盾或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和化解这些矛盾与冲突。
再次,和谐社会包含着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在经济上能够保障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政治上能够满足部分社会成员参政议政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全生活。而且在社会阶层结构体系中,主要的利益群体均能够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并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自己的需要,无须通过越轨行为满足自身需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反映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的和谐社会,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因此,这个“和谐社会”除具有上述意义上的内涵外,还具有自身所特有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
二、正确认识现阶段社会运行中的社会风险
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发展,其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有其存在的逻辑。但社会的矛盾运动可能有两种方向,一种是使社会更具活力并良性运行;另一种是使社会内部冲突加剧并处于恶性运行之中。“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针对第二种矛盾运动的状况所提出的,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有的不稳定的社会风险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但与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社会中尚有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大量社会风险的存在,危及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一)政治风险源一一腐败,致使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导致核心价值理念受影响和政治、精神的危机。现阶段中国,腐败是老百姓深恶痛绝的政治毒瘤,能否惩治腐败也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近年来,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反腐败的形势还比较严峻。腐败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思想意识的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导人们通过合法途径致富,但一些领导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大肆谋取不义之财,甚至有的人敛财暴富。这就使社会民众产生了一种相对的被剥夺感,必然会引起心理上的不平衡,也必然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从而导致政治和精神的危机。
(二)经济风险源——失业,致使普通劳动者、弱势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危机。失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当代中国在新世纪需要认真面对的重要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下岗和失业这些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事情,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失业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也在继续走低。据统计,1995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1998年为3.1,2001年达到3.6%,2002年为4.oh,而2003年达到4.3,2004年在失业率上的宏观调控目标是4.7。在这一个个向上跳跃的小数点背后,都是层层翻涨的几十万失业人口。2004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最近几年城镇每年大约需要为2400万人安排工作,包括800万的失业人员,600万的各类企业下岗人员,另外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此外,中国农村从农业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或者进城务工的接近1亿人,农业生产大约还有1.5亿人的富余劳动力需要分流。这也许不是中国准确的失业形势,但却是中国真实而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社会风险源——贫富两极分化,致使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的被剥夺感,导致心理和社会的危机。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贫富两极分化已是中央政府及人民群众十分关注和反映强烈的事情。众所周知,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o年里,中国曾经是一个收入分配高度平均化的国家。据有关经济文献显示,这一时期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比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低。但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又面临着部分居民相对贫困的问题。近年来,贫富差距的日趋扩大,使我国已经从一个收入比较均等的国家转变成为一个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1994年至200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从2.86倍扩大到3.1倍,2003年扩大到3.5倍。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是1.5:1,不仅发达国家,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乡收入比也在这样一个水平。由此可见,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世界上最高的。二是地区差距。以上海、安徽、甘肃为例,我国东、中、西部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呈明显的阶梯式递减格局从收入看,2000年,上海市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年收入为11802元,分别比安徽和甘肃多6470元和6858元。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434元,而最高的上海达到5914.9元,最低的贵f’llr有1136.4元。三是行业差距。主要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或新兴行业与一般行业之间在工资、奖金、各种补贴和津贴等收入方而的差距越来越大。据2oo4年有关社会调查资料显示,在老百姓眼中的十大暴利行业依次是:房地产、电信、医药、电力、娱乐业、it产业、教育、金融保险业、手机业与汽车行业。四是群体和个体的差距。不论是城乡还是地区、行业差距,这些差距最终都会反映在某些群体和个体身上,这就构成了社会最基本的一种差距。如影星、歌星、时装模特、作家和运动员的年收入,大概是我国人均收入的130倍,而下岗无业人员每人每月的生活费为8o至320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人员每人每月的生活费为6o至230元。
上述贫富差距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平性,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民众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失衡,形成了对社会和政府的对立不满情绪。其次,贫富差距的拉大,已威胁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影响到政权的稳固。有资料显示,在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加大的年份,整体犯罪率也呈上升趋势。
(四)生态风险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致使人类生存环境而临重重危机。白20世纪5o年代以来,我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发展问题上陷入了一种误区,即把发展看成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经济快速增长的陶醉往往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们的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我们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环境状况形势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特别是北方和西部部分地区已处于国际公认的极度缺水程度。同时,我国曰前大概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一些大城市的饮用水质量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二是大气环境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据2003年监测的34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良好、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分别占41、32%、27%,人口规模在1oo至200万的特大型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尤为严重。三是生态环境退化严重。2o世纪9o年代以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1多草场成为重要沙源区。由于干旱和植被破坏,近年来连续发生的几次较大的沙尘暴天气,严重影响到我国大多数地的空气质量,甚至波及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由此可见,这十几年我国社会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人民群众得实惠虽然最多,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在各方面均得到协调发展。曾经在一段时期,我们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在gdp崇拜下只讲效率而忽视了公平,使社会问题出现积压与增多的趋势,甚至以牺牲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去满足另一个阶层(群体)的利益,由此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使社会运行不顺畅。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全运行机制
社会的和谐,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具有一种促使“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社会和谐机制一旦形成,便能在社会中有不和谐的风险因素时,使这种机制能够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风险因素,并发挥调节和矫治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进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积极创建保证社会安全运行的机制。
(一)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和谐社会应是社会成员能够自由流动的社会。在现代社会中,反映人们社会地位差异的社会分层现象,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利益上差别的制度化形式。这些差异与不平等,是各个社会阶层之间沟通和协调的障碍,如果社会阶层界限凝固化,就会强化不同阶层的集团意识,处于社会底层的阶层在比较利益面前,会产生和累积不满的能量,引起社会隔阂、摩擦甚至社会冲突,使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成为社会阶层关系持续紧张的矛盾源。化解阶层冲突的主要途径是社会流动,因为社会流动可以打破社会阶层之间的壁垒,使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员处于不断的更新变换之中,缓和社会地位差别造成的冲突,释放由社会不公平的能量形成的社会张力。一个社会的社会流动程度越高,就越意味着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社会的阶层结构越具有弹性,社会集团性的冲突越不容易产生。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不少有碍于社会阶层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必须予以消除的因素,如农民进入城市的就业限制政策、代表城乡差异的户籍制度及其依附的各种属性、进入公务员的身份资格限制政策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而不断加以解决。
(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得到协调的社会。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公平与公正,维护公平、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前提。在新形势下,我国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矛盾。如今的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这些冲突大都是由于我们不能适时协调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关系而引起的。所以,作为执政者,就要能很好地处理各个不同阶层、各个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当前,特别是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来维护强势群体的利益,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一方聚集。为此,必须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问题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真正确立起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解决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
(三)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保护全体社会成员权益的社会。当前,在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社会有责任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医疗保险、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方面的措施,积极推动并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水平,特别是社会有责任为经济社会地位明显下降的群体进行必要的社会救助,确保其基本的生活底线,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保障、生产得到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社会帮助,逐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最终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尊重创造的活力机制。和谐社会应是能够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力的社会。在现阶段,只有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才能称得上是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当得到承认和尊重。我们要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