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合同工”护士是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中蕴生的一个新群体,也是目前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不断提高“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才能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使其安心工作,迅速成长为精通业务、爱岗敬业、技术精良的护理科技工作者。
论文关键词:“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
护士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不仅可影响护理的质量,也与护理人员的流失、护士的短缺、病人的满意度及护士的身心健康有关;还可影响护理专业的发展,甚至整个医疗保健体系功能的发挥¨。为了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我院自2004年一2008年共招76名“合同工”护士,但其临床工作能力提高缓慢,不能很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本文对“合同工”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影响“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并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对全院76名“合同工”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其中:护理本科3人、大专34人、中专39人,占全院护士总数的30.8%,目前都在临床一线科室工作。
1.2调查工具
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础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身体健康状况、从事护理工作的目的、工作的参与度、轮班情况、就业前对本工作了解与否、如果重新选择职业您是否选择护士等。选定mmss量表,量表共有8个部分,31个项目,每项采用理奎德五点量表计分法,非常满意5分、中等满意4分、中立3分、中等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问卷中文版的精确度及清晰度经过专家评估,效度测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605,p<0.0l;信度测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58。
1.3调查方法
采用现况问卷调查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并收集调查表。被调查者采用匿名、自己独立填写的方式填写的。
1.4干预措施
针对调查结果给予一定的干预措施:①根据“合同工”护士不同的思想动态,邀请资深护士长给她们分层次分批次进行专题培训或个别心理疏导。②让被评为“星级护士”的、“一针准护士”的、已经转正的“合同工”护士献身说法。③适时组织或正向引导“合同工”护士进行有益的文体活动。④购置管理培训软件,开展“为自己而工作”、“细节、细节、再细节”、“打造职业团队”等70多种模块的专题培训。
1.5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用元±s表示并进行t检验和方差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影响“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护士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低、护理工作繁重与压力大、护理工作人际关系复杂、护士个人价值的内心期望与现实有冲突这几个方面。见表1。

2.2职业认知度等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就业前对护理工作内容不了解的护士对工作综合满意度(67.3%)明显低于了解的护士(82.8%)(p<0.05);回答不再选择护士职业的护士工作投入程度(71.2%)明显低于重新选择护士职业的护士(90.1%)(p<0.05)。见表2。

2.3干预效果
不论是“合同工”护士工作投入程度,还是“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与干预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p<0.05)。见表2。
3提高“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和策略
3.1发展护理教育,培育适应时代的护理人才
各护理院校要发展护理教育、培育适应时代的护理人才,除了加强系统的护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外,还需加强护生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服务意识、服务理念、服务礼仪、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使护生的知识结构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以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本研究通过“就业前对护理工作内容是否了解?”来看职业认知度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有26.3%的“合同工”护士就业前对护理工作内容不了解,如果重新选择职业她们100%不选择护士,何淑贞等的研究也发现,就业前对护士职业不了解的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低于了解的护士。故承担各护理院校护生临床见习、实习的教学医院的医教科、护理部,除了根据护理院校护生临床见习、实习的要求制订系统的临床带教计划外,还需注重护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不断强化职业认知度,让护生在就业前对职业精神就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与职业认知度有机结合,具备较好的职业心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3.2加强培训,培育合格护理人才
①规范岗前培训。岗前培训除了学习本院有关规章制度外,还需增设护士职业精神、护士规范服务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如让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献身说法:护士行为规范、语言技巧、沟通技巧、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引导“合同工”护士带着良好的护理态度走上岗位;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的提炼近年来,护理队伍中独生子女比例增高,自身的一些弱势,使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故重点培养“合同工”护士的敬业精神与奉献精神及良好性格,训练自我调节的能力,面对压力与竞争、成功与挫折都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工作中要采取自尊、自爱、自强、自重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在自我平衡和满足的前提下,才能真正从内心和实际行动中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3引进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规范护理管理
我国的护理管理方式仍以经验型为主。护理管理人员一般是由从事护理工作多年、有一定管理能力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实行经验式管理如家长式管理、善良式管理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在管理意识、管理技巧等方面有待在平时的工作逐步提高。首先抓好基础护理,规范各护理岗位工作流程与护理操作行为,对护理安全起着保障作用;其次抓好护理业务技术的训练,从基础操作抓起,不断强化护士对急危重患者急救技术及应急技能的培训第三抓好“合同工”护士毕业后护理理论教育和继续教育,赵坤等调查研究发现,当受到良好教育的护士在实践中发挥全部潜能时,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将获取更大的利益。故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通过定期业务学习与外出进修,加强专科护理岗位与护理管理岗位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不断提高“合同工”护士的理论、技术水平;最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护士长做到合理分工与合理排班,多与“合同工”护士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合同工”护士的心理动态,做好激励、疏导、安抚工作;高年制护士做好传、帮、带、教工作;“合同工”护士主动、虚心好学;形成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团队。
3.4增加护士人员配备与护理设备的投资
医院的医护比例倒置、临床护士严重缺编,导致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心疲惫,这不仅影响护士身心健康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同时还有大量的非护理业务由护士去做,无形中加大护士工作量。医院在增加护士人员配备的同时还应将大量的非护理工作从一线护士手上分解,真正为临床一线护士“减负”,如引进pivas(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医院各病区由护士配置静脉滴注药物的工作方式转为在药学监护下审方、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留在病人身边,与病人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3.5不断提高“合同工”护士的社会地位与福利待遇
本研究显示“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最低的是“福利待遇”。“合同工”护士往往与正式在编护士同工不同酬,影响其工作积极性,也使她们工作投入程度低、不能安心工作。医院应加强与“合同工”护士思想的沟通与交流,让她们与正式在编护士一样参加专科知识的培训,为她们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提高她们的工作认同度,提高工作投入程度;同时增加“合同工”护士转正比例,转正条件制订更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稳定“合同工”护士的工作情绪,让她们安心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3.6开展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合同工”护士积极性
借助医院共青团、妇委会、工会的平台,开展适合“合同工”护士的各项文体活动,组织“合同工”护士与正式在编护士一同旅游,让她们感受团队的氛围;在“合同工”护士中开展“星级护士”与“一针准护士”等评选活动,让她们以健康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与竞争,对评选上的“合同工”护士给予精神鼓励的同时给予丰富物质奖励,充分调动“合同工”护士积极性,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让她们真正认识和体现自身的价值,使得她们真正地拥有成就感。
“合同工”护士是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中蕴生的一个新群体,也是目前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不断提高“合同工”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使“合同工”护士安心工作,迅速成长为精通业务、爱岗敬业、作风严谨、体贴患者、仪表端庄、身心健康、技术精良的护理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