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适应缺失分析,阐述其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的顺利发展把脉,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社会适应缺失 就业力 社会适应培养
一、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适应缺失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毕业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不仅给学生就业成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在大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困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引起了政府、社会、学校、媒体等多方的高度关注。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方面是就业困难,就业率低; 另一方面是职业适应缓慢,角色转换困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研究多多,众说纷纭。事实上,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的问题还是在学生自身方面,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严重缺失正慢慢地从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反映出来。最突出的反映表现在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急功近利、依赖心理重、经验缺乏等方面。有资料显示,有65.9%的企业重视对大学毕业生环境适应能力的考查,可见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缺失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择业和就业,就业竞争力明显不足。来自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份统计也显示,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人群中,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症状的比例高达90%。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对社会怀有恐惧感。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身体的各种机能都已日趋成熟,但实际上内心却非常的单纯和脆弱,习惯了校园生活的他们在即将涉足社会的时候,往往准备不足,内心中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具体表现为:面对毕业的恐惧,表现为毕业就业两种选择的无奈,表现为毕业后宁可专门复习考研而不就业。有很多的大学生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能力,徘徊在应聘的大门之外,对自己没有信心,自卑感严重,致使心理失衡,失去了很多就业的机会。这种心态是一种逃避社会的心态,是一种自我束缚,是社会适应的巨大屏障。
2.职业选择过于理想化。大学毕业生由于不了解社会现实,活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当中,太重于计较工作环境的好坏。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难。然而一些用人单位也在叫苦:不是我们不招人,而是许多大学生眼界太高,非外企不去、非城市不去、非高薪不去。这就是眼下大学生求职走向呈现出的“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外企多,国企少;城市多,乡镇少;东部多,西部少。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尽管刚毕业时找到了工作,但工资不高、工作环境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于现实与幻想的差距,他们无法接受,往往在工作岗位还没学到经验和技术就辞掉了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
3.职业适应缓慢。有调查过表明,幸运就业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后发现,悠闲的校园生活方式被紧张的职场打拼所代替,使这些处于“断乳期”的职场新人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角色转换慢,职业适应过程漫长,他们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心理承受力差、不懂人际交往、礼仪文化缺失等方面,这已经已成为不少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通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缺失呢?我们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大学生对现实缺乏客观认识,一味只从自身出发,有意无意认为或要求现实是完美的,无憾的。然而,当他们一旦走向社会,发现现实的无情和残酷时,就会感到痛苦、消沉甚至绝望,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常常觉得自己渺小无力,淹没在人海之中。因此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适应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二是大学生对社会运行规则的不了解。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对简单和顺利,总体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道路,生活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和单纯,而且备受呵护。这种环境的隔离,往往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片面和理想化。一些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表示出冷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工作经历与生活经验。他们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是学生家庭缺乏对孩子适应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他们就象温室中的花朵,缺乏生活的磨砺和锻炼,远离社会的复杂和多变的社会现实。许多大学生很少参与与家长的互动与合作,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缺少应有的情感交流,性格孤僻,容易引起心理障碍,从而降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
社会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成熟的显著特征,是大学生顺利就业以及就业后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公元前328年,亚里斯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比人低级,要么是超人。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禽兽,就是天神”,每个大学生实际上担当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双重角色,而这两个角色最终应是走向统一的。大学生的就业,应是个体性和社会性协调、完满、统一性的发展。这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70年代提出了“学会生存”,80年代提出了“学会学习”,到90年代又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主张,这不仅体现了教育学生的观念变化,同时更重要的是,凸显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学生个体关注环境,关心社会,努力适应和调节自身与社会的关系。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切实真正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在观念和教学行为上进行深入探讨、改革,让我们的大学校成为开放的校园,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的主人。只有学生很好地适应了社会,社会才会选择他,我们的学生才能高质量地就业,学生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适应等。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前提,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与事业的确立,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要求和自己职业适应性的全面了解。适者才能生存,适应他人,就能被他人接受;适应环境,就有快乐之地;适应社会,就能被社会承认,“识时务者为俊杰”正是社会适应的价值体现。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各学校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贴近社会、融入社会,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就业创业、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顺利步入职场做好准备。
社会适应,是每个人都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这一课题,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已显得十分紧迫。但大学生就业不应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要帮助学生做到如下要求,以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1.以正确的自我认知为前提,确立恰当的人生目标,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及其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知,就是自己对自己清楚全面的认识,就是对自己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这是大学生克服自高自大、妄自菲薄等不良心态,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自我价值的实现有赖于人生目标的恰当确立,也就是要和学生自己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长相适应,如果目标确定的不合适,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行为和后果,目标太高了,脱离了自己的实际,引起失望沮丧的情绪,使人失去信心;目标太低,缺乏动力和挑战性,不能让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总是制定或高或低的目标,就可能经常体验到这种消极情绪,这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不利于个性的进一步完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促进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获得成功将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强烈的醉心的兴奋的情绪,他使人体验自己的力量,产生自信心和决断意识,并引发继续向前的强烈欲望,这是人们自强不息的强大推进力。大学老师们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时,应该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具体可行的目标。
2.以正确认知社会为背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评价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社会现实的不合理,使得人们的生存危机和压力越来越沉重。而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往往会轻视社会的复杂性及其深刻内涵,按自己的意愿来看待甚至设计社会,这常常会导致学生极大的挫折感,所以老师们应教育学生充分尊重现实,尊重自然和社会。调查表明,大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专业不对口,不能发挥自己所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可能是有些好高骛远,只想做大事,不愿从小事做起等等。而这些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可能会对工作中的条条框框限制产生抵触情绪,再加上年轻气盛,就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压抑,而这种状况又反过来加剧了对工作现实的不满,所以大学老师应教育学生能够面对现实,客观地评价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自身条件,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
3.以不断完善自我为关键,塑造自身生存本能
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一个大学生如果具备了这种生活态度,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热情,就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愉快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并可消除很多的心理障碍,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在这种愉悦而又平和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说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品质,是走向自我完善最重要的特征。具体说要做到:
一是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要持有良好心境,以平常之心去面对,排除诸如不满、愤感、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以冷静理智的思维来进行生活的重大抉择。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就业观;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陷阱。
二是要提高心理承受力。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能使人们经受住挫折的打击,保持进取的勇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遭受到求职失败,面对失败,学会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去争取新的机会。
三是要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就业市场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种类及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快,有的人在刚进大学时所学专业还是紧俏的,但毕业时却已经饱和了,以致就业困难。因此,大学生免除就业烦恼的良方之一就是要大大增强应变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都能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锻炼,此外,还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就业环境、政策和形势,帮助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气象万千的社会,各尽其能的劳动分工,新兴发展的产业,给大学生展示了充满机遇又富于挑战的就业前景,也带来了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考验着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深入改革以及我国人事制度的逐步完善,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的职业之帆一定能够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张曙光.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民族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