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湿地的环境特征,分析了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提出了对湿地旅游开发的一些原则,构建了湿地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湿地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1 湿地环境特征
1.1 湿地的定义
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的交汇处,表上有暂时或是永久性的浅层积水,区域内被多以水生植物为主,主要包括浅水湖泊、沼泽、湿身草原、河口三角洲、滨海滩涂以及内陆低地等类型[1]。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之肾,围湖造田或填水造陆行为对湿地保护都有很大影响,地保护意义重大。湿地是重要的社会经济资源,合理开展生态旅游可产生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湿地的环境特征
湿地由于是水陆交汇处,很适合动物的栖居、植物的长,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珍稀濒危的物种繁多,具有生物多样性。
2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意义[2]
2.1 观光游览价值
湿地一望无际的水面以及水陆交错的自然景色,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尤其是一些珍稀的水禽,这些对于游客来说很有吸引力,可以说是集休闲、观光、水上游乐等多种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2.2 科学考察价值
湿地是很独特的景观,其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自然景观,这些都吸引着大批的地理科学、生态和环境科学家或是学者来进行考察研究。
2.3 环境教育功能
从保持生态的协调性、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或是生物的多样性等多个角度来看,湿地都拥有很重要的环境意义。在湿地开展旅游观光活动不仅让游客欣赏、探索并认识到了大自然,还可以对游客进行科普教育,让游客在进行观光的同时以湿地的环境作为鲜活的教材来传播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3 湿地旅游开发的原则
3.1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笼统的来说就是“既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湿地的生态旅游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旅游开发和旅游这个行为结合起来共同为湿地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保护做出努力。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统一。
3.2 统一组织、制定并实施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该在科学旅游规划下进行,因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时必须要考虑到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敏感性、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湿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等特点。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提前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要做好开发目标、方向以及开发规模规划等,这样才可以避免因盲目开发而破坏湿地生态环境及资源的行为。
3.3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湿地生态功能,争取建设高质量生态旅游地
湿地旅游开发是湿地发展并实现经济效益的一个必然趋势,但盲目、落后的开发不仅会破坏湿地资源的完整性,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所以湿地开发应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以及高标准等这些原则,这样才可以打造出高品质且优秀湿地旅游品牌,才可以树立起良好湿地旅游形象。
3.4 突出重点并分布实施
湿地旅游开发应该突出重点并分布实施,因为若是不分析主次而进行盲目开发会造成湿地的开发水平不高,也会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浪费。这些浪费还是次要的,若是不合理的开发还会对湿地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会使最后开发出来的湿地旅游与预想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等发生巨大出入。
4 湿地和谐发展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4.1 湿地保护区合理区划
湿地保护区应该严格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分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试验区。核心区应该禁止任何未经过批准的个人或是单位进入。核心区的外围可以划定部分缓冲区,缓冲区可以允许部分科学研究活动。缓冲区的外围则是试验区,这里可以允许科学试验或是教学实习、旅游等活动的进行。
4.2 采取具体措施保护湿地
尽量搬迁生活在湿地里的居民,对于搬迁住户要给予一定补助;不能搬迁住户则应该帮助并指导其采用低碳生活方式,尽量使用天然气或是沼气等环保性的燃料,对于生活垃圾则要科学有效的处理,尽量减少对湿地的水污染。进入湿地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料也应该改为天然气,减少汽油或是柴油使用。
4.3 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在开发旅游资源上突出湿地自然风光,倡导生态旅游,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与当地生物资源的条件下合理的开展特色旅游。
4.4 建立外来车辆换乘区
汽油或是柴油在汽车中的使用会产生相应废气,对湿地环境破坏比较大,因此在进入湿地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建立外来车辆换乘区。在换乘区内车应多选用电力汽车,可以减少燃料对湿地核心地区的空气以及环境污染。
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把目光放长远点,湿地不是独立区域,其与周边联系是较多,应该做好湿地周边城市与湿地的环境互补、文化互补,要加大湿地开发力度,提高其文化层次,做好深层文化内容建设、文艺演出建设以及民俗建设等多方面旅游创新建设,这些都会使湿地保护区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创造更多经济效益。
5 结论
湿地可以说是地球之肾,保护湿地对我国来说很重要,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很重要部分。将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开展湿地科学普及教育,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本文探讨了湿地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湿地保护与开发的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青松. 论湿地与湿地保护[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2] 范中桥.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n]. 光明日报, 2008-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