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我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要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到学校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要发挥好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作用,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教学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品德课中,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有意加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体现在每一节课上,思想品德教师应自觉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一、时事政治贯穿课堂,讲解核心价值观
当前,初中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思想品德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多了解社会的新闻、热点问题,贯穿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分析社会问题,正确认识价值取向,将学生追求真、善、美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意识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逐条讲解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教师可以在每节课,让学生用5分钟来讲述最近的社会热点新闻,让学生共同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评价点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分析的能力。
二、实例教育感染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
1.通过“英雄事例”教育。教师在课堂中举例时,可以利用中国历代英雄事迹来激励学生,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认识来激发自己身上的价值情感。学生了解了英雄的事迹,学习爱国、民主的精神,知道为国家民族舍弃小家,先烈身上包含着千年不变的爱国主义英雄情节。
2.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对祖国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为我们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在课堂中穿插一些中国的屈辱历史,使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3.贯穿民族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了解我们国家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要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习惯,要捍卫民族团结。
三、改变教学方法,培养核心价值观
学校教育活动是通过教学来完成的。教师的管理既要从严治教,又要有民主作风,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助、互动的学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就教学问题小组讨论后以小组形式在全班回答,并对小组评价,激发学生树立集体尊严感、责任感、荣誉感。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课堂上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个体品质的形成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理论联系实际,展示核心价值观
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对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五、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核心价值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从课堂走入生活,走入校园文
化,走进社会中。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传授,要将此教育带入学生的生活中,使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在校园文化布置时,悬挂中国的历史名人、事迹介绍,学生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传统”清明节扫墓活动,作为思想品德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总结,使学生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体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个性单纯活泼,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只要我们充分掌握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融于教学之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