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内墙抹灰常见裂缝分类,并介绍了几种常见裂缝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加气砼砌块内墙抹灰;裂缝;控制;处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ior wall plastering crack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troduces the control method of several common cracks.
key words: aerated concrete block wall plastering; crack; control;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tv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随着粘土砖被禁止使用,许多新型墙体材料相继推出,其中加气混凝土砌块以其轻质、环保、保温隔热性能好、不破坏农田耕地、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倍受青睐,尤其在框架结构填充墙(非承重墙)中被广泛采用。然而在施工中发现该类墙面抹灰裂缝现象普遍存在, 一般为:填充墙顶部与梁底、板底接触处出现的水平通缝、墙体上所开线槽处出现裂缝、冲筋带两边产生裂缝以及墙面大面积范围出现的不规则的干缩裂缝等。下面就其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设计与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2裂缝产生的原因
2.1设计方面的原因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自身的强度低,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差,设计时未考虑这些缺陷导致墙体砌完后自身不均匀沉降引发抹面裂缝。
2.2业主方面的原因由于业主急需投产使用使其发挥效益从而盲目压缩工期、一味追求速度迫使承包方不得不加快进度、赶超工期,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刚砌筑完不久,没有留出足够的、必要的施工间歇期使其自身沉降稳定就进行墙体塞顶、匆忙抹灰导致填充墙顶部抹面与梁、板接触处出现水平通缝。2.3施工方面的原因
2.3砂浆配合比不适当产生裂缝
很多项目无论设计和施工都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890-2001)标准的要求,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还是沿用普通抹灰砂浆。普通砂浆收缩率大、水化热大、和易性较差、保水性差、塑性差、干密度大、跟加气砌块亲和力不强、线性膨胀或收缩也相差较大。这样抹灰层跟砌体的“相邻关系”会处理不好,协同变形能力也会减弱,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所以优化配合比非常重要,这是从源头上和作用机理上控制抹灰裂缝。
2.4、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
(1)基层清理不到位,导致砂浆粘结不牢也易发生空鼓开裂。
(2)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
(3)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因抹灰层自收缩、塑性收缩、滑移等,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
(4)门窗洞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易变形拉裂。
(5)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没有采取加强措施。
(6)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
(7)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比如客厅墙)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
(8)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特别是刮底层灰时没有带有一定压力将砂浆挤进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这样会出很多问题,例如粘结不牢,厚度不均匀,密度不一致,抹灰层松散,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易发生裂缝。
(9)在面层压光时外罩一层素水泥浆或干水泥灰,这层水泥浆风干后薄而脆,易起皮,易龟裂,干灰易起砂掉粉。
(10)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已经风干结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
(11)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没有15天,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
(12)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没有养护,会引起局部开裂。
3裂缝控制措施
3.1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
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建筑材料之间的相邻关系很难处理好,往往以强欺弱,易发生冲突挤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差异,具有排异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外力、温度、湿度、形变等作用下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分裂,各奔前程。我认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抗放结合
柔性渐变,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同材料怕突变,膨胀时易挤裂,收缩时易拉裂;相同材料怕离散,离散性大会导致性能局部缺陷。不同材料之间要么采取“抗”的措施,那就是加强抵抗,如钉挂钢丝网、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加强筋,“捆”到一起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和谐共处,对付应力应变;要么采取“放”的措施,那就是分离放开,如设伸缩缝、分格缝,分块分治,小区和谐,井水不犯河水,减少冲突。柔性渐变就是在性能相差较大的材料之间设一个缓冲地带,化解冲突,不同材料之间应尽量求同。所以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如下:
(1)从砂浆方面“求同”,优化砂浆配合比。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我认为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很好。有条件的工地可在砂浆中添加塑化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该砂浆水化热低、和易性好、保水性强、塑性好、干密度小、跟加气砌块亲和力强。另外,砂浆强度的选择应由内到外从低到高柔性渐变,以兼顾基层材料和外部饰面的要求。底层灰的强度和膨胀系数应与基层相当,可选用强度较低的1:1:4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混凝土墙面可用强度高的1:3水泥砂浆),并适当提高中粗砂的含量,以减少砂浆的收缩。
(2)从砌块方面“求同”。宜选择密度b07级以上和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a5的产品;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若砌块出釜后保证28天的收缩时效,可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砌块不宜露天存放反复变形。
(3)减缓或消除热胀冷缩及干缩动力源,比如:设置保温隔热层、变形缝;外墙及屋面保温应做在内抹灰之前;外抹灰完成后,要做好防雨遮盖,避免雨水直接冲淋墙面;夏季要采取遮阳措施,天气异常酷热时,用薄膜覆盖;必要时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4)采取“抗”的措施,提高抹灰层与砌体协同变形能力。比如:不同材料之间钉挂钢丝网;顶层采用抗裂抹灰砂浆;顶层外墙不宜砌加气块,改砌加筋砖砌体。
(5)采取“放”的措施,比如:当墙长大于3米时,抹灰层设置分格缝释放应力。
3.2从抹灰工艺操作上控制
加气砌块墙体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做灰饼→必要部位挂加强网处理→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
(1)抹灰应在顶砌完成7天以后进行,抹灰前墙面应保持湿润,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砌体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可通过刀刮观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对墙面淋水1~2次,不需浇透,只要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才抹灰。
(2)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抹灰前还应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嵌满。
(3)抹底层灰时必须用力,以利于与基层粘结。抹灰层接茬处,先抹者应稍薄,然后均匀接通,不宜接茬过多,防止接茬不平,待底层砂浆终凝后宜用水润湿,然后抹下一层。
(4)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中层、面层厚度以7~9㎜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手压有坚实感,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中、面层抹灰。
(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或抹灰厚度超过35㎜时,应采用钉挂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最顶上两层温差应力较大,建议顶上两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抹灰前满挂钢丝网。
(6)抹灰砂浆应在初凝时间内用完。通常应控制在3小时内,夏季宜控制在2小时内。
4结束语
产生加气砌块墙面抹灰裂缝的原因纷繁复杂,裂缝形式也多种多样,要根据发生裂缝的机理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有些是综合症,必须综合发力。控制裂缝要坚持“预防为主,抗放结合,柔性渐变,求同存异”的原则。不但要从原材料自身和工序质量上精心控制,也要在构造做法上处理好不同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和协同性,共同抵抗外力、内部应力、温度、湿度等作用。从而一方面,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确保质量安全;另一方面,避免投诉,满足用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