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探讨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45例60岁以上的大细胞性贫血老年患者的床资料和实验室研究结果。 结果 45例老年大细胞性贫血中,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ma)患者14例,占31.1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11例,占24.44%;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rid)患者10例,占22.22%。 结论 老年大细胞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营养性ma、mds和rid。初诊时原因不明确的病例中mds所占比例最高,应定期随访,密切监测,及早确诊。
[关键词] 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5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81-02
近几年,诸多文献报道[1],大细胞性贫血(large cell anemia,lca)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与机体的衰老、患有基础疾病密切相关。但相关研究表明,老年lca的发病原因与正细胞、小细胞性贫血完全不同,常见的病因构成有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nemia,ma)、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感染/风湿免疫性疾病(rheumatism immune diseases,rid)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等,尤其是病因不明的lca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45例在本院内科就诊的60岁以上的lca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内科就诊的60岁以上的lca老年患者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3.2)岁。诊断标准: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 fl,血蛋白(hb)<100 g/l。以初诊时的检验值为统计数值。
1.2 方法
对45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即询问患者的详细病史,检查其体格及病因学。病因学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测(采用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骨髓细胞学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45例大细胞性贫血患者中,营养性ma、mds及rid所占比例较大,依次为31.11%、24.44%、22.22%。对不明原因的患者随访6~18个月。病因确诊情况见表1。
2.2 实验室检查
2.2.1 血常规检查 45例患者中单纯性贫血3例,占6.67%;贫血伴白细胞减少8例,占17.78%;贫血伴白细胞增多1例,占2.22%;贫血伴血小板减少10例,占22.22%;全血细胞减少23例,占51.11%。另外,有4例(8.89%)患者出现红细胞自凝集现象,显微镜下可见到网织红细胞的患者有42例(93.33%)。
2.2.2 骨髓细胞学检查 45例lca患者中红系细胞与有核细胞的比例超过20%的患者有35例(77.78%)。巨幼样变、核碎裂、核出芽及多核红等形态异常的有核红细胞与红系细胞之比高于10%的患者有27例(60.0%),环状铁粒幼细胞≥15%的患者有1例(2.22%),糖原红系阳性率≥2%的患者有5例(11.11%)。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大细胞性贫血最常见病因是营养性ma,占3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对食物咀嚼困难;胃壁细胞逐渐调亡,行胃切除手术后会导致内因子缺乏,进而阻碍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另外,合并高血糖、血脂的患者在饮食方面会受到严格的控制,导致维生素b12与叶酸的摄入量逐渐减少[2]。诊断典型ma的方法简单,若临床疗效不显著,则应分析为lca患者往往合并有基础性疾病,也可能与其他疾病被误诊有关[3]。
老年大细胞性贫血的另一个常见病因是mds,占24.44%。在临床实践中,who颁布的mds分型标准常常会被研究者判定为诊断标准,但诊断骨髓原始细胞数目不多的低危mds患者会比较困难[4]。为明确和细化诊断条件,近期提出了mds的最低诊断标准[5],其主要依据是克隆性指标与细胞形态学,另外,排除诊断及随诊、定期复查亦非常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即使初诊时对lca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不明病因的患者仍居多数。经临床6~18个月随访的临床和患者的定期复查,确诊为淋巴瘤和mds的患者人数占不明病因大细胞性贫血患者总数的前2位。
rid是老年大细胞性贫血的又一个常见病因。rid常会累及rbc系统,但常见于正细胞与小细胞性贫血,而lca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rid并发急性或亚急性溶血而形成的[6-8]。
总之,老年lca患者的起病原因十分复杂
,且患者多合并有其他基础性的疾病,所以在诊断、治疗lca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定期随访和全方位检查仍无法确诊的患者,可适当延长随访周期,同时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的病因不能凭表面现象进行判断,否则会出现误诊及误治现象[9]。
[参考文献]
[1] patel kv. epidemiology of anemia in older adults[j]. semin hematol,2008,45(4):210-217.
[2] 王丽,赵丽萍. 巨幼细胞性贫血100例临床分析[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7-119.
[3] valent p,horny hp,bennett jm,et al. definitions and standard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myelodysplastie syndromes:consensus statement and report from a working conference[j]. leuk res,2007,31(6):727-736.
[4] 谢守军,王娜,宗春光,等. 162例老年人大细胞性贫血病因分析[j]. 检验医学,2010,25(10):811-813.
[5] 郭笑如.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鉴别分析[j]. 西南军医,2009,11(2):282.
[6] swerdlow sh,campo e,harris nl,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m]. lyon:iarc press,2008:88-107.
[7] 乐群,史丙利,王小薇. 老年巨幼细胞性贫血68例临床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08,6(9):912-913.
[8] 谢妮娅,罗保琴. 60岁以上老年贫血183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16(28):139-140.
[9] 陈亚峰,许欢,黄文娟. 老年贫血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6):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