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庙会之社会服务功能考究
一、引言
庙会又叫“庙市”、“节场”。传统的庙会是指在寺庙附近举行的各种聚会活动,包括祭神、娱乐和购物等等,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俗文化,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曾经庙会是各地最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在庙会当中人们可以看到民间艺术,如捏糖人、捏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面人、舞龙、舞狮、评书、戏曲等等。传统庙会是以寺庙为依托,在特定时间举行的以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活动。它以宗教信仰为灵魂吸引着寺庙周边的村民前来集会的一种形式,村民们在参与传统祭祀活动之余,可以投身娱神娱民的休闲活动,还可以在庙会上完成剩余产品与生活必需品之间的交换。
二、成都大庙会概况
在成都,庙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唐代以来,每年在成都青羊官举办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青羊宫庙会中断了。鉴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都在青羊官庙会中断了45年之后,于2004年1月18日在文化公园恢复举办了首届成都大庙会,并一直延续至今。成都大庙会恢复举办意在展示成都的专业文艺、民间技艺、民间工艺、名特小吃和民俗风情等。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都市,有着浓郁的独具魅力的川西民风民俗。成都大庙会突出川西民风民俗的特色,以“川味儿”十足的川剧变脸、清音、打金章、蜀锦、蜀绣、漆器、竹编、剪纸、泥塑、古玩书画以及名特小吃等为庙会品牌,以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及民间商贸的互动,以“民俗”为庙会的“底色”,以“俗”立市,引入川西民风民情的文化活动,如变脸、吐火、四川清音、金钱板、皮影戏,打金章、打擂、对歌、喊号子、滚铁环、抽陀螺、坐鸡公车、拉提簧、响簧等,使成都庙会的活动有雅有俗,实现了雅俗共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游人的不同兴趣爱好。成都大庙会在愈演愈烈的庙会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特点。
三、成都大庙给成都发展带来积极效应
首先,成都大庙会的举办,促进了成都经济的发展。据《成都商报》载,成都首届大庙会从1月18日开庙到3月3日休庙,门票直接收入共计450万元,并带动了建材、装饰、广告、交通、餐饮、零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进账达七八千万元,税收达300多万元。其次,成都大庙会的举办,使那些濒临灭绝、长久尘封而又有积极意义的民间艺术重现光辉,这对保护、弘扬和挖掘川西地区的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再次,成都首届大庙会还丰富了群众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活动。成都大庙会以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了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展示了成都传统文化的精髓。最后。成都大庙会使成都文化公园成了展示成都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和特色饮食的旅游基地,为成都培育了新的旅游亮点,开发了成都的民俗旅游资源,促进了成都旅游业的发展,对成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效应。
四、成都大庙会所具有的社会服务功能
1 宗教信仰功能
庙会起源于上古祭祀,后来又从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继承发展而来。庙会在发展繁荣过程中,又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民众的各种宗教信仰,两者密不可分。明清时期是中国民间信仰最终融合与定型的重要时期。善男信女在庙会中对各种神灵顶礼膜拜,逛庙游会又无疑增强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人们普遍信奉佛教中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还有道教中的东岳大帝、碧霞元君。庙会中反映出来的民众普遍信仰的神灵也呈现出一些辽宁特有的地域文化色彩,这在世俗神中表现最为突出。
2 商贸功能
在庙会的宗教信仰这一神圣的光圈后面,是经济活动在起着支配作用。庙会虽以求神拜佛的宗教活动为其源头,但使庙会形成规模并经久不衰的决定性因素却是经济活动。庙会作为跨村跨县甚至跨省的一级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商贩,同时也聚集了渴望参加大规模市场交易、见大世面的人们,所以其商贸功能明显地突出出来,这正是一些商业性庙会历久不衰的意义所在。
“碧眼胡商,飘扬香客,腰缠百万,列肆高谈”,恢复的成都大庙会不仅仅是中国人之间做生意的良好场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商人穿梭其中。洋演员、洋游客、洋摊贩、洋老板、洋玩意随处可见。古时各地的庙会完全是清一色的国人,而今的庙会却已经是国际化经济的一个缩影,中国传统的庙会正在日益向国际化发展。
3 娱乐功能
庙会的另一个主要是娱乐功能。娱乐活动最初是为了取悦供奉的神灵的,后来发展为既娱神也娱庙会上的娱神娱人功能是普通集市所替代不了的。庙会中的娱乐活动占有很量。随着宗教的日益世俗化,娱乐功能往往超过其宗教功能。
成都历代有城隍庙。成都县、华阳县、府(郡)、都(府)都有城隍庙。每年祭礼,举办庙会,最热闹的不是府、都,而是北郊成都县城隍庙。因这里殿宇前有广阔空地,平e1种芋荷,祭礼前夕腾空作会场,招揽商家参加。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这里举办庙会,规模之大、热闹之盛,绝非一般。在十殿阎罗的殿宇前广阔的空地,划分六区:一是餐饮;二是绸缎百货;三是日杂用品;四是文娱杂耍;五是金银玉石;六是其他各业。
每逢庙会,广场上搭起戏台,大戏、马戏、皮影,观者云集。有的唱连台戏,一唱就是几昼夜。还有的是几个戏班分别搭台唱对台戏,再加上各类民间花会活动,将庙会推向高潮。人们总是希望搞得热热闹闹,在表达自己虔诚信仰的同时也尽晴享乐一番。在盛大的庙会上秧歌队、龙灯队、高跷队络绎不绝;捏面人、打拳卖艺的各色人等大有作为;说书场,戏台前,游人如织。许多人都来“闲玩”,闲玩就是主要目的。在闲玩中享受着欢乐,庙会是当时传统枯燥的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4 民俗文化保护功能
庙会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成都大庙会对川西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成都庙会文化是川西民俗文化精神的结晶。成都庙会这种民俗文化形式在开始的时候仅仅是一种在城隍庙附近集中活动的形式,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成都地区一般的群众集会,有逢单集会,逢双集会,逢一、四、七集会,逢二、五、八集会,逢三、六、九集会,这么几种集会方式。相比之下成都大庙会这种群众性活动虽然一年一次,但是规模性、群众参与程度都要大得多,也是古时成都地区最重要的民间活动。因此,成都大庙会对于成都人民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是成都节日文化、宗教文化的重要表现,是川西地区命中文化精神的结晶。
5 成都大庙会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现代庙会必须与旅游经济合二为一。必须以庙会搭台、经贸唱戏的全新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来经营,包括把旅游、商贸、健身、休闲等概念全面渗入到庙会这一民俗活动中来。庙会经济效益随着庙会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亦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学家的不断关注。成都大庙会的盛况令许多国家的新闻媒体惊讶,英、美、日、俄、西班牙等国都给予了不同形式的报道,为庙会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做好一定的铺垫。
成都大庙会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川西民间的文化艺术,还有利于丰富成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利于打造知名的蜀文化旅游大餐。全国各地有许多知名庙会的案例,如北京的有地坛庙会,石家庄的正定庙会等等,都是以庙会为戏台,打造集文化、经济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大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都大庙会正与旅游产业结合的越来越密切。
五、结语
成都大庙会的社会服务功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商品经济普遍发展,物资流通,商品交换活跃的今天成都大庙会正不断拓展着新的发展空间,庙会越来越火爆,关注庙会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成都大庙会中获得持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都大庙会就如同一把火,越烧越旺,正在不断传承着古老的川西民间文化,正在不断丰富着川西民间文化,正在不断为成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