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人才专项基金(11jdg177)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选择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这两个指标来代表生态效益,并分别应用直接因素分解法和divisia因素分解法来测算我国2002-2007年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的贡献度。结果发现,这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具有负效应。因此,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生态效益还具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关键词:产业结构 能源消耗强度 污染排放强度 生态效益
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调整一般被认为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各部门之间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以及各部门的产值比重发生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已经反复被经济学家们论证(grossman and helpman,1991;lucas,1993;干春晖、郑若谷,2009,2010;张军等,2009)。但是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灾害频发,人们逐渐意识到能源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严峻考验,经济效益不再是衡量产业结构变动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本文从产业内部更细分的行业来综合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并以此评价其对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
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强度的关系
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能耗强度却依然较高。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han,xiaoli(1994)与kydes(1999)的研究表明能源消耗强度下降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直接因素分解法
直接因素分解方法能比较清晰地反映国民经济产业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投入和产出关系,vicent alcantata,rosa duarte(2004)曾采用该方法对欧盟各国各部门能源强度变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借鉴这种方法,对我国2002-2007年间的能源强度变动的技术因素和产业结构变动效应进行分解分析。
能源消耗强度指每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相对指标,可以由以下公式来计算得出:
(1)
在(1)式中,e为能源消耗强度,ai为增加值结构系数,即i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各产业的比重之和为1,该系数组合体现了产业结构状况。zi为增加值能源消耗系数,即i产业每单位增加值的能源消耗量,此系数体现影响能源消耗的技术水平。
根据因素分析法的原理,能源消耗强度直接因素分解的公式如下:
(2)
上式中,系数zi和ai的上标“0”代表基期,“1”代表报告期,表示能源消耗强度系数。表示报告期产业结构一定时 ,各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表示当基期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一定时,产业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影响。以上两部分分别被认为是能源消耗强度的技术影响和结构影响。
(二)2002-2007年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结果
自200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曾一度迅速攀升,其增幅曾一度超过gdp增幅的20%。因此,分析2002年之后各产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由于2010年的投入产出延长表出版的滞后性,因此本文使用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测算。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三)结果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2007年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02年降低了16.12%。其中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得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6.82%,而产业结构变动导致单位增加值能耗提高了14.62%。因此,不管是从分行业还是整个国民经济角度看,产业结构调整都部分地抵消了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
产业结构与污染排放强度的关系
有研究指出,中国已于2007年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且远远超过印度、日本和德国等经济强国(王峰等,2010)。2009年,我国so2排放总量达到2214.4万吨,也已位居世界第一。尽管“十一五”期间对于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有了严格的监测和管理,部分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是环境总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能源的使用,茹塞尔·派蒂松(1983)曾将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称为“人类世界
临的五大威胁之一”。据统计,大气污染物中87%的so2、67%的nox、79%的烟尘和71%的co都是来自于煤炭的燃烧。
(一)环境污染的divisia因素分解法
学者们已经论证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密切联系,因此,对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分解中,必然要纳入能源消耗的因素。由于增加了一个因素,就不能沿用上文的直接因素分解法,本文选择ang等人在1998年提出的对数均值divisia 指数完全分解法来研究环境质量与能源、结构之间的关联关系。该方法能够对研究对象进行完全因素分解,不产生任何不可说明的残差项,并且计算相对简便,解释客观合理,已被研究者大量使用。
为了延续之前的研究,本文选择23个工业部门作为研究对象。令y、g、gi、e代表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总量、废气排放强度、能源消耗,i表示23个工业行业,yi、gi、ei分别第i个工业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废气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egi代表第i个行业的废气排放系数(即每单位能源消耗所带来的废气排放),eii代表第i个行业能源排放强度(即该该行业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耗总量),ai代表产业结构(该行业的增加值占全行业工业增加值的份额)。则废气排放总量的基本公式为:
(3)
工业全行业的废气排放强度可以等价表示为:
(4) 按照lmdi方法,工业全行业废气排放强度环比指数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影响因子项:
rgi=git/git-1=rgieg*rgiei*rgia
(5)
其中,t和t-1表示相邻两期,rgi表示废气排放强度发展指数,rgieg、rgiei、rgia则是分解出来的三个因子:废气排放系数指数、能源强度指数、产业结构指数。
(二)2002-2007年产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结果
延续上节的计算,本文对废气排放强度因素分解的时间跨度选择2002-2007年,通过计算整理得到中国废气排放divisia因素分解分析的基础数据。废气排放系数、能源消耗强度和产业结构这三个因素对废气排放强度的因素分解结果见表2。
(三)结果分析
从结果中可见,2007年工业废气排放强度是2002年的48.89%,即2002年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废气排放量是2007年的2.05倍。可见,这5年期间,工业部门的废气强度有了明显降低。从因素分解的结果看,废气排放系数指数和能源消耗强度指数均小于1,即废气排放系数与能源消耗强度对工业废气排放强度的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2007年废气排放系数,即每单位工业能源消耗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比5年前下降了近0.35%,是2002年的65.15%,这说明工业部门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开始逐步重视环境保护,提高能源的减排能力;2007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强度,即每单位工业部门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2002年的70.74%,下降了近30%。与上节结果相比,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比全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得更多,这是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和工业结构变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上节的结果可推测,能源使用过程中工艺技术的改进对实现2002-2007年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强度下降起到了主要作用。
结论
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和污染排放大国,这与我国工业化阶段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有关。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必须遵循其转变的方向,即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生态效益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用直接因素分解法和divisia指数完全分解法对能源消耗强度和工业部门废气排放强度进行结构分解,并测算产业结构变动等因素对它们的贡献度。结果显示,在2002-2007年期间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主要依赖技术进步因素,工业部门废气排放强度的降低则主要依赖能源消耗强度和废气排放系数的降低。这期间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和废气排放强度都呈现负效应。由此可知,这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动不利于我国生态效益的实现。换句话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提升生态效益还具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参考文献:
1.grossman,gm.,helpman,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mit press,cambridge,usa,1991
2.robert e.lucas,jr.making a miracle[j].econometrica,1993(5)
3.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2)
4.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
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5.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调整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7)
6.jorgenson,d.w.,kevin j.strioh.u.s.economic growth at the industry leve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y(paper and proceedings),2000(92)
7.han,xiaoli,lakshmanan t.k.structural chang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japanese economy 1975-85: an input-output analysis[j].energy journal,1994,15(3)
8.kydes,andy s.energy intensity and carbon emission responses to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u.s.outlook[j].energy journal,1999,20(3)
9.alcantara vicent,rosa duarte.comparison of energy intensities in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results of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j].energy policy,2004,32(2)
10.王峰,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
11.茹塞尔·派蒂松,张光华.人类世界面临的五大威胁[j].世界环境,1983(1)
12.ang b w,zhang f q,choi k h.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j].energy,1998(6)
13.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14.陈诗一.节能减排、结构调整与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