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愈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诸多不适应,不能客观面对挫折和压力,对未来生活迷失方向,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失去信心。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差的人如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即自杀冲动。所以如今自杀已不仅是个人问题,上升为整个社会必须重视、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过激行为中的自杀现象和其直接原因。
论文关键词:发展;竞争;压力;过激行为;自杀;社会问题
21世纪的到来意味着一个高频率、快节奏竞争时代的开端。忙学业、忙工作;重效率、重结果。于是我们疏离了家人,淡漠了朋友,躲在一个只有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以为这个世界最安全,殊不知,正是由于缺乏交流,缺乏爱与被爱,我们变得冷漠、迷茫,受不了打击经不起挫折,于是我们中的某些人正在选择一种极端的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那就是——自杀。
人们在面临压力时总是力图逃往别处,这种逃避问题的想法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挑战或逃避反应”是我们的一种生理反应,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挑战似乎是一种更艰难的选择。逃避反应与想过另一种生活,想改变生活的处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就像打算寻死和真正去自杀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一、对目前我国过激行为问题现状的描绘
今年9月10日是第九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在我国,自杀已经成为第五大主要死因,每2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人,200万人自杀未遂,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出现长期而严重的心理创伤。
自杀死亡占全国全部死亡人数的3.6%,自杀是我国15岁-34岁人群的第一死亡原因。10-19岁死于自杀的原因,58.6%是社会原因,如家庭矛盾占37.2%;精神或心理问题占41.5%。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自杀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外的自杀者90%有精神障碍,而在中国,这个数字仅为63%,且接受过治疗的不到10%。自杀并不光是精神健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过激行为问题严重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视角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杀的主要类型属于利己型自杀,出于个人的原因,或是迫于压力,或是迫于无奈,又或是真的走投无路。所以,他们选择了自杀这一条绝路。我们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1、个人遭遇的挫折、困难。人们之所以存在毁灭自己的愿望,是因为他不想生存下去。他之所以不想生存下去是因为他无法生存下去。那么,我们要研究的是导致他们无法生存下去的因素,引起他们丧失生存信心的痛苦的源泉。自杀的诱因包括失恋;失去家人;失去健康;失去自由;工作或学校的过大压力;失去工作、金钱、地位、自尊、重要的人、事、物;等等因素说明了人们在自杀前或多或少会遭受一些挫折、打击。
2、个人的心理与精神。自杀行为是个体适应不良的产物。它是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健康的个体心理会减低人的社会适应的能力,而不良的社会环境因素会妨碍人们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自杀与自杀者的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弱而不稳定和强而不均衡的性格都容易产生自杀的念头。经不起挫折,也不积极改善本人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去心理咨询。自我封闭,无助感和无望感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就会导致自杀。
(二)社会结构视角
很多人都认为自杀只是单纯的个人原因,实际上,自杀也从属于一种社会条件的,是该社会条件的外在表现,任何一种人类社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杀倾向。根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自杀的四个分类,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社会是如何影响人们选择自杀的:1、利己型自杀。是社会成员在他们所处的群体中互动性很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疏远,得不到集体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使个人感到孤独、空虚和无所依靠,导致利己型的自杀现象增多;2、利他型自杀。往往是由于整合度过大的结果,即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完全为社会的利益所吞没,个人无力违抗集体压力而导致的为群体利益牺牲自己;3、迷乱型自杀。是由于社会剧烈变迁和震荡而引起社会规范、制度失控的后果。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惶惶不安,不知所措,如经济危机、离婚、意外丧偶均可引起这种自杀;4、宿命论自杀。这种自杀涂尔干只是在一个脚注中略微提了一下,例如已婚的无子女的妇女、年轻丈夫和奴隶的自杀。
(三)如何预防过激行为
哲学家兼诗人乔治?桑塔亚纳曾说:“生命值得一活是最基本的假设,如果没有这个假设,生命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自杀式可以预防的,如果我们确实重视自杀的预防工作,再次强调这个“假设”——不管生活在什么环境下的人们都不再怀疑这个假设——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
1、发现自杀前的征兆。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身边的自杀先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就可以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有可能出现如下征兆: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自杀想法。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2、平时重在训练坚强心理。一般来说,最直接的预防方式是平时来自父母、妻儿、亲友的关爱。自杀者若是心理脆弱者,就要在训练坚强心理方面下工夫。自杀者心理悲哀甚至绝望,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社会、身边人所需要,需耐心开导;突出他们在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社会重要性;认可他们的成绩,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对自我重新适当定位。总之,让他们体会生活的美好,轻言放弃。
3、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心理医生对来访者主要采取认知治疗和危机干预两种方法。认知疗法是由心理医生对来访者所患心理疾病进行解释,再由来访者自己逐渐认识并了解病状及病因,使其对治愈自己的疾病产生信心,鼓励来访者积极配合治疗。危机干预最重要的是,对自杀者的最大愿望给予毫无保留的直接保证,如保证让其自由恋爱、保证不阻挠其在前途上的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