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知识人;知识社会学;管理人;大学教师
[论文摘要]我国当前的大学既是学术组织,又是行政组织。办好一所大学,既要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知识”是贯穿着大学“学术”与“行政”的核心,大学行政管理者不仅是“管理人”,也是“知识人”。
近现代大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方中世纪大学,而近代大学真正诞生的标志,则是德国柏林大学的产生。尽管大学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但在我国,大学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大学,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火车头”的引领作用。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凸显了“知识”的地位,更加重了大学的任务。大学已经由社会的边缘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并担负着多种社会责任。现在的大学不只是人才培养机构、科学研究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现代大学正在演变为“多元化巨型大学”。大学不仅要研究知识、发展知识、传播知识,还要应用知识、普及知识,在促进社会平等、引导社会进步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的大学与西方大学有所不同。西方的大学是学者共同体,有其相应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知识管理或知识生产管理,是学术管理。但我国社会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社会结构模式,泛行政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所有的社会组织,不论性质如何不同,都泛化为行政组织,从上到下,贯穿于强大的行政体系之内;行政权力在制度设计中一再被强化,大学也不例外。这就导致了大学内部组织的复杂性,既有学术性组织,又有行政性组织,还有兼具两种组织特性的组织。在我国的大学,行政管理的地位被强化到丝毫不逊色于学术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于以行政管理为核心,行政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方向。
如此一来,大学里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在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冲突;协调不好,有时甚至抑制或阻碍到大学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最优化体现。所以,要办好一所大学,使之具备应有的功能,发挥全面的作用,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不可缺少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如果行政管理者跟不上学术共同体的发展要求,势必影响到大学健康、迅速的发展。所以,大学的行政管理者是极其重要的群体,深人研究分析这个群体的角色定位意义非凡。
一、大学行政管理者是“知识人”
知识社会学是把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知识与社会系统之间关系的科学。
“知识人”是知识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知识社会学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依赖并参与知识的社会人。“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权利的敬畏者,更是学术的敬畏者和知识的敬畏者”。在这个群体中大多数管理者本身是集教学、利研、管理于一身的。事实上,大学的管理人员主要由学校领导、学院领导及一般管理干部和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组成。学校领导大多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有着高学历或高职称。以广西大学为例,在现任的9位校领导中,博士7人,其中5人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人;全部是高级职称,其中教授7人,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而在二级学院中,上至院长、书记,下至秘书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他们大多都是从教学岗位到兼任行政岗位,或者在行政岗位上一直肩负着一些教学工作的“双肩挑”人员。至子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大多有着较高的学历和职称,广西大学在2006年进行的机关领导干部聘任要求中,基本上要求处级领导干部要有中级以上职称,有的岗位如科技处、研究生院等部门正职明确要求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而一般管理干部同样以各种渠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广西大学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并负责组织开展全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活动,该中心的大部分教师都承担了该课的教学任务;如广西大学学生工作部(处)的教师们也都大多承担着《形势与政策》及“两课”的一些教学活动,其他各职能部门的教师也都通过各种渠道承担各种教学任务。而科研活动对于所有大学教职员工更是没有限制,不仅教师们可以开展,管理干部人员也同样做得有声有色。在广西大学季目皮处近几年编印的《广西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公报》中,各职能部门,一般管理干部的成果同样硕果累累。其中,党办、校办、宣传部、组织部、学生工作处、团委、保卫处、武装部、校友会、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等各机关党委部门和职能部门都有不少成果。另外,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的毕业研究生逐年迅速递增,这使高校对新进人员的要求也提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广西大学近年新招聘的管理干部中,明确要求只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这些新人走上工作岗位后,也都能承担并承担了许多教学、科研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的管理人员是一群名副其实的依赖并参与知识的社会人,他们是“知识的组织者”、“知识的贡献者”、“知识的传播者”、“知识的创造者”的有机结合体。总之,他们是“知识人”。
二、知识社会学视角中的大学管理者角色
波兰著名的知识社会学家弗·兹纳涅茨基把“知识人”作为自己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对象,他在《知识人的社会角色》一书中创建了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分类方法。他认为:“知识人”作为一类社会人,是一群专业化了的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一个“知识人”在社会中扮演什么社会角色,取决于他参与什么样的知识系统和如何参与知识系统。“知识系统”不同,“社会圈子”就不同,角色行为规范也就不同。他把社会角色设想为一个动态社会系统,包括四个相互作用的元素:(1)社会圈子:一群与行动者相互作用并评价他的成绩的人(即一群有利的拥护者);(2)行动者的自我:由于其地位而赋予他的身体与心理特征;(3)行动者的社会地位:由于其地位而固有的特许权与免疫权;(4)行动者的社会功能:对社会圈子作出的贡献。弗·兹纳涅茨基将“社会圈子”、“自我”、‘她位”和“功能”四个概念作为一个系统,构成社会角色分类的范式,对知识人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而将知识人进行角色分类。
首先,大学管理人员组成了一个“社会圈子”,是一个参与大学管理、科研、教学、服务的专门群体,其内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有共同遵守的规范。其次,每一位大学管理干部都是自己群体中的一分子,是这个群体中的组成部分。对于处在某一岗位的人,人们对他(她)都有一定的期望,也包括他(她)本人的自我期望。第三,大学管理干部有自己的权力和地位。除了作为一般公民所享有的一般社会权利之外,大学管理干部作为大学管理者、兼职教育者,享有特定权力;他们得到社会的认同、师生的认可以及政治上的待遇、经济上的收入及其他物质和精神上应获得的地位,他们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第四,大学管理人员在享受权利和获取地位的同时,必须发挥自己在高校中协调引领、组织管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功能。
在弗·兹纳涅茨基本人的“知识人”社会角色分类框架中,.共有四大类,分别是:a.技术顾问,b.圣哲,c.学者,d.知识创造者(探索者)。他明确将教师划归在“学者”类型下面的“知识散播者”一类,但实际上如此定位大学教师是有局限性的,事实上,大学教师远不止“知识散播者”这一个角色那么单纯,尽管传播知识是教师的根本使命,他们在现实中扮演的角色至少还有:知识的创造者、知识的组织者、知识的贡献者等等。大学管理干部按照弗·兹纳涅茨基提供的框架,至少应兼具其中三类的特征。首先,大学管理人员具备a类“技术顾问”下的“技术领导者”特征,是“行政一指挥官”,他们设计规划,选择执行计划中所需的工具,所有这些建立在一系列面向使用的各种知识的基础之上。其次,大学管理干部具备至少部分甚至大部分具备c类“学者”下的“知识散播者”的“教育者”的特征,因为他们本身是教育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另外,大学管理干部还具备d类知识创造者(探索者)的特征,前面已经谈到“科研”对于大学管理干部而言几乎是息息相关的事情,从事科研工作几乎成了大学管理人员不成文的规定,而科研的结果就会导致知识的发现和创造。
显而易见,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是“知识人”,他们是依赖知识而生存并参与知识管理、知识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等方面的社会人。
三、大学行政管理者应是具备“知识人”性质的“管理人”
现代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其实作为教育组织、实施单位的大学同样需要高级管理人才。美国人信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可见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导致了知识管理的出现,按照美国企业界知名人士卡尔·弗拉保罗的说法:“知识管理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行为过程关键在于运用有效方式和方法激励成员参与知识的创新,并使他们在知识创新活动中获得物质、精神、人格、价值等方面的享受,凝聚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大学是知识创造、传播的地方,知识管理这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思想也理应进人到大学的管理实践中,从而也就为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行政管理人员是“知识人”,但就其工作性质和承当的角色来看,他们同时也是“管理人”。他们承担着学校最为繁杂的事物性工作,同时又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推动者、支持者和执行者。
我国的大学基本上是隶属于政府的,是面向政府办学的。长期以来,我们将大学看作是行政机构的附属机构或延伸机构,对大学办学实行严格的行政控制,大学内部起主导作用的是行政权力和行政逻辑,大学的行政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尽管如此,大学毕竟是大学,不是政府机关。在大学的行政体制中,尽管可以借鉴政府科层体制,毕竟政令畅通是我们所需要的,但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与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是不一样的。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师生,大学的主要活动是知识的传承、传播、发现、应用、创造和创新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动有自己的特点、规则与方式,相应地,学术活动的管理也就不同于其他领域的管理,那么对于在大学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自然而然地有特定的要求。
(一)大学的行政管理干部是“知识人”.要不断地补充“知识”
大学的行政管理干部,不同于地方行政干部,要求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论语·子张》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后半句很多人都熟悉,可前半句就未必了‘我认为“仕而优则学”的意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做宫做得比较优秀的人,就应该去读书,做做学问。因为如此一来“学”与“仕”可以共长,即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地增长知识,完善素质,提高水平等等,水平提高了,工作自然就会更上一层楼。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更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身体力行,只有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在大学的管理岗位上游刃有余。
(二)大学的行政管理干部应做到“有匠心,无匠气”
尽管大学的行政管理干部很多都是从教学第一线走上来的,但走到行政岗位,特别是领导岗位之后理应重新进行角色定位。“行政人员和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士是不一样的,学者有点脾气并不奇怪,人们可以忍受他们身上一些突出的个性”。但是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容许有太大的“脾气”,太强的“个性”。有学者认为,所谓“大师”就是“有匠心、无匠气”之人,意思是说大师的水平是通过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真才实学体现出来的,而绝不会在生活中流露出一点自以为是的傲气。我认为,大学的行政管理人员也可以从中有所借鉴,要有责任感,而无“官气”。毕竟大学管理者的责任就是服务于师生,服务于学校的发展,而且是有丰富的服务内容和高服务质量的“高级服务”。
(三)大学的长足发展需要行政管理者和教师的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曾被《商业周刊》称为“当代最不朽的管理思想大师”的奥地利裔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在“将来,大部分知识人会在组织成员的情境下来使用他们的知识。因此,知识人一定得为同时生活与工作在两种文化中做准备:一个是知识人文化,强调的是表达与构思;另一个是管理人的文化,强调的是团队和效用”。“知识人需要组织作为一种工具,通过这种工具,他们才能有效运用专门知识。管理人则把知识当成组织执行的一种手段。这两种人是互补的,而不是互斥的,大家需要互相帮助。知识人的世界如果没有管理人的参与,就会变成“各搞各的”结果什么事也做不了。管理人如果没有知识人的参与,就会变成“组织人充斥的官僚机关。如果这两者互相取得平衡,肯定就会激荡出创造与规划、动力与方向的结合,在大学里,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和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就好比彼德·德鲁克所说的“知识人”和“管理人”,尽管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同时也是“知识人”。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对新招收的教师,都要求做几年行政管理工作,然后才能回到教学第一线去;教授们暂做几年行政工作,管理一下教学、科研等事物,也已经是十分顺理成章的事情。同时,高校教师“从政热”现象也早就是不争的事实,许多博士、教授、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取得丰硕成果以后,都希望到行政岗位上再展风采。大学的行政管理干部和大学教师从一定程度上正在相互渗透和融合,这也正是我国大学取得长足发展所需要的。我们不仅要看到这些良好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不能回避存在的问题,有意将行政与学术拉开距离、有意将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分得清清楚楚的现象依然存在。要想使大学取得长足的发展,行政管理人员和大学教师的携手并进,互相帮助就必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