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析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接受改革开放实践的检验,也为这一伟大的实践提供着理论的指导和支持。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内容和重大贡献之一,就是将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概括、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改革开放既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依据和逻辑起点,又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源泉和强大动力;同时,不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接受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检验,又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指引着方向。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深人把握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密切关系和有机联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意义和基本内容,也有助于我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也更加自觉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改革开放的实践呼唤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突出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建立、又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内在地要求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强调理论只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跟上形势和任务变化的步伐,跟上实践发展的步伐,才能充分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充分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全部历史,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算起,至今已有160年。马克思、恩格斯所能贡献的,是根据他们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的现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揭示了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和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能够参与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当然也不可能准确地设计出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另外,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具体设想是基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模式,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乃至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是未曾经过发达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如果完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设想去搞社会主义建设,求社会主义发展,必然会脱离实际而走弯路。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一再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然而,曾几何时,尤其是“文革”期间,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本本上讲了的东西和列宁、斯大林在苏联做了的模式,不但要信守基本原理,而且要烙守到每一个细节,否则将是大逆不道。其结果是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上犯了严重的脱离实际的错误,形成了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严重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甚至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以打破僵化教条的旧观念和脱离实际的旧体制的束缚,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极其深刻而广泛的伟大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及其所要探索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基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的崭新事业。要完成这一伟业,就需要中国人民在继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将这一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开拓和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并不断地总结实践的经验,摸索其中的规律,将其升华为理论认识,以此来具体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因此,改革开放的实践呼唤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呼唤着中国化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需要与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也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势在必然,应运而生。

    二、改革开放的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纠正了“左”的错误,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得以破题。从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起改革开放推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拓展,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着重要实践源泉和发展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向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这三大转变打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口,推动了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的结合、社会主义同经济全球化的对接、社会主义同民主法制的融合,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开拓出广阔空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使我们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并依据新的实践经验,校正我们的思维、修正我们的理论,从而为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构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国人民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也是科学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改革内含着创新要求,而创新则推动着改革的深化、实现着改革的目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在各个领域实现的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等,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素材。这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不但通过体制创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且通过理论创新,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而既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创新发展,从而能够“磅礴于全世界,而葆其美妙之青春”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三、改革开放的实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勃勃生机
    实践发展对理论创新的推动,主要是通过理论不断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而进行的,理论只有植根于实践的土壤,并不断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才有生机和活力。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回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从而,先后创立、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创
    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以及发达国家的态势和矛盾,特别是对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和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进行正确分析总结,作出科学判断。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上,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创立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同志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通过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并据此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初步形成了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奠定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从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往开来
    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理论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以江择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认识到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变化:我们党从一个在建国前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革命党,变成建国以后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也认识到这种地位变化要求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可以说,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将党的建设问题突出摆在全党面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致力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任务以丰富的时代内容,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既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作出了科学总结,又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它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集中体现了我党面向新世纪、面向现代化的崭新执政理念。

    3.科学发展观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可以说,我国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各种社会问题矛盾集中凸显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新要求,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和趋势,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
    科学发展观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的基础上,准确提出并紧紧围绕着发展这个主题,明确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初步实践,全面拓展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境界。
    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三大理论成果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它们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关联承接的,是对中国特定时期突出问题的历史性回应;它们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互相补充,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大厦,是对我国3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概括;它们是我们党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宝贵理论成果,共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改革开放实践指明了正确方向
    理论创新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的发展。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人的实践活动才能摆脱盲目自发的状态,进人自觉理性的境界,获得改造世界的成功。我国的改革开放所以能获得今天的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党既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又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从而在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同时,又重视理论武装,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使“理论掌握群众”,从而实现科学理论对改革开放实践的正确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一个集指导思想、指导方针、指导原则、指导方法于一体的理论体系。它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社会间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新的认识视野,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为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和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把握更加全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得以充分体现
    五、改革开放实践不断检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创新理沦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证自己的真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源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这一伟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归纳和升华。它是否具有真理性,也只有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确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又通过转化为党的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指导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进程。而这一进程取得的成功和成绩,就能够说明作为其指导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成功和成就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吸取了当代世界的先进理念和理沦,并与当代中国国情紧密结合,是对中国实际的正确反映,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
    六、在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特征。由此,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具有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品质。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也只有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实践、新的进程中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尽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在实践之中,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作进一步探索,需要作进一步回答;还有许多新的实践经验需要我们概括提炼;一系列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需要我们解疑释惑。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涵盖新的理论创新内容,从而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和党对理论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新的内容。一方面,在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理论;另一方面,又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开放实践。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应以研究回答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回应时代课题的作用,坚持把理论研究同推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同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矛盾结合起来,同指导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从而使理论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思路,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样,在改革开放的新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就可以既不断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境界,也不断谱写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篇章。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析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中职机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改革与教育理念的转变新课程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激励理论运用
    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
    物联网工程专业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莫奈作品的艺术特征
    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浅析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及施工措施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
    浅析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