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人力资源;人才;开发
论文摘要:社会体育管理人才是社会体育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将直接影响社会体育的顺利开发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和实现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因此,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队伍十分重要。
1、前言
按照我国人事部门关于人才的界定:人才即为“经过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类大学的培养,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一定的素质,毕业后能初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依赖程度也与日俱增。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创造者与拥有者则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人力”作为一种资源,与自然资源相比,重大差别就在于: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既是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发展目的的实现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马克思在其生产力要素论中,将“人力”界定为生产力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纵观我国现今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社会拥有的主要资源,即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不论从创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增强竞争优势等方面都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它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所谓体育人力资源即指体育领域内接受过体育专业教育或受过专门体育运动训练的、能够推动整个体育发展、能在体育领域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体育社会人力资源或接收过专业训练,或拥有专门运动技能,或懂得体育竞赛管理,或为体育市场营销人员,是社会大众体育运动的促进者、推广者与管理者,其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特性较为突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将直接影响社会体育的顺利开展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全民健身计划落实。因此,有计划地开发我国体育方面社会人力资源,将使我国社会体育发展水平跃升到一个新台阶。
2、体育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动力分析
我国加人wto以后,生产力水平呈加速发展势头,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成为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因此,实现现代化的手段来源于先进的技术,而先进的技术发展则来源于科学的管理。
在社会体育方面,同样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我国基本劳动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力劳动强度逐步降低,余暇时间逐步增加,享受余暇时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社会体育在此过程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成为引导人们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主要途径。社会对社会体育的需求呈现上升势头,而我国目前的社会体育发展还极其薄弱,尚难以满足社会越来越强劲的需求。这其中,体育类社会人力资源的匾乏正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随着社会运动休闲方式的日渐时尚,人们对运动休闲的社会供给需求逐步趋于旺盛,相应的,社会对体育类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目前体育类社会人力资源结构尚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文化层次不高、年龄出现同步老化、知识结构严重失调,体育的组织管理人才跟不上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所以,面对社会体育健身计划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开发高素质、高层次的社会体育人力资源是完全必要的,它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和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构建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新结构
我国体育事业的社会化程度逐年提高,体育正向第三产业转化,以往以政府或以单位为主导的福利型体育开始迅速向以个体消费为主的个性化方向转型。因此,原有以政府或以单位为核心建立起来的社会体育人力资源从组织管理上看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做出相应的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我国现行的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是由国家体育及文化相关部门直接领导,各省、市的体育类各协会协助,共同行使社会体育的职能。目前看来,各地方体育、文化局功能有限,其涉及社会体育的范围及深度均存在问题,对地方性活动组织指导力度不够,无法调动社会大众参与运动健身的积极性,群众参与率尚且偏低。在我国社会体育新发展的情况下,开发社会这方面的人力资源,担当起相应的发动社会体育的职能,并与政府各级体育管理队伍一起,分工合作,共同走活社会体育这步棋不失为目前较明智的选择。
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统筹规划,制定各项社会体育发展的规划,而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则可在日常的组织实施、文化体育活动开展、运动技艺传授辅导、科学健身指导方面,发挥自身的重要功能,与政府机构一起,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搞活社会体育。
4、构建开发我国体育类社会人力资源的新体制
4. 1构建开发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新途径
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体育发展情况来看,体育类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1从原有的体育管理人才中选拔并加以培养
这是解决我国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由于这类人才一般比较了解本地区的社会体育开展情况、熟悉业务,只要通过适当培训即可胜任相应的工作。
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在选拔体育管理人才时,主要依靠以下两点:一是上审下议、上下结合,也就是依靠组织决策机构和基层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来推荐干部。二是管用结合以用为主,即负责体育人力资源的人事部门要与使用人才的职能部门结合起来考察了解干部。
4. 1. 2从体育院校招纳毕业生
这些学生受过专业的体育科学系统的训练与学习,有较强的专长和理论,是我国社会管理人才的重要力量。我国建国之初就设立了十多所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体育院校,目前,体院培养目标正由以往单一的培养体育教师与教练员向为社会培养社会体育工作人员转型。高等院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在体育院校中开设体育管理专业,系统地学习各种管理知识,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这是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
4.1.3从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招纳人才
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类型广泛,人才类别繁多,涉及的学科广泛,社会应注重接纳综合素质与能力强的学生。
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应把培养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培养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采用上下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使规划订得切实可行,使培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 2改革体育社会人力资源培养选拔制度
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我国目前的社会人力资源选拔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包括:选举制、招聘制、助理制、委任制。这些选拔体制无论在形式上或方法上都各有特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在选拔体育人才的制度上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情况加以筛选,选择适合本部门的最佳方案。
面对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体育人力资源因目前水平不高,深感工作困难,打不开局面,还有一些社会体育工作者因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造成工作上的失误,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加强体育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体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和其他基层的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宜采取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或者采取访问学者、在外深造学习不断提高学历等多种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目前体育社会人力资源队伍的现状来看,多数人急需知识更新、技能学习、理念更新,应采取动态培养方法来提高管理者的思想、业务水平。所谓动态培养法是指在使用人才时用其所长,酬其所劳、励其所劳。为提高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业务素质,还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参观、访问、学习、交流以及吸取先进地区、先进部门的宝贵经验,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4. 3建立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
社会体育人力资源来源广泛,在组织管理上存在散漫的倾向。因此,要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行之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在组织管理方面,其目标应为人才的决策机构的最优化机构,指构成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管理领导班子的各成员在专业、知识面和年龄结构等方面的最佳搭配,形成一个精干高效的工作指挥系统。
在专业管理方面应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将具有主体专业、辅助专业或同一专业的不同侧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和管理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年轻化、知识化、结构科学化的比例结构。
在智能管理方面,应根据各级体育职能部门的特点,将善于战略规划的决策者,具有高度组织能力的指挥者以及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扎扎实实苦干精神的执行者,按恰当的比例组合起来。在体育管理者必须具有广博知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性质,按照高中低不同层次知识结构的适当比例,有所侧重地选配体育管理人才。
在人员配备管理方面,年龄结构上应由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和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年人构成一个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以适应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绩效管理方面,应按照“绩效”原则加以选配。按照绩效原则选配体育人力资源,把每个参与者安排在最能施展,也最有利于扩展其才能的岗位上,是科学管理人才的重要一环。要使体育人才的选配工作符合绩效原则,还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人才的调剂、流动工作,允许人才合理流动。最优化人才的核心是人员结构问题,即用最少的人力办最多的事,形成结构优化的工作系统。这样既可以避免人才的浪费,又充分调动了广大体育社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
5、小结
总之,要使我国体育社会人力资源得以很好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切实解决此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培养、任用机制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远远滞后于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除了由于以往体育工作重心偏移问题以外,社会缺乏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体育社会人力资源储备是一个不争的实事。在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体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分量逐步突出,社会体育将是和谐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将其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并通过科学系统的选拔和培养措施,发掘这一资源,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体育活动的有力推动者和执行者。通过他们,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广大的群众开展各种类型的全民健身娱乐活动,从而起到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的作用,使得体育真正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可以享受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