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生活境况 农村社会保障
【论文摘要】 文章从物质供养、医疗卫生、子女供养等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境况并对造成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的原因进行 了剖析,进而提出了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贫困的有效对策,以期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有益参考。
目前我 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阶段 ,老年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尤为重要。人 口总数增加 、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 .降低了家庭生产力,加重了农村家庭 的生活负担 ,使得我国农村传统的养儿防老体系不断弱化 ,老年人的养老、医疗得不到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境况堪忧。根据我 国统计局的统计.截止 2005年,中国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 1.16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 ,其中绝大多数集 中在农村,农村老年人是推动我国进入老龄社会的主体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进程中,农村老年人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弱势群体 。
一、 我国当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境况
(一 )物质供养状况
1.农村老年人 的经济收入来源
农 村老年人由于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较低 ,不能再像年轻人那样 四处奔波 ,寻找赚钱的 门路 ,他们 只能在家守着几亩薄 田维持生计 。因此 。只要他们的身体状况允许 ,全部投入生产劳动中去,自己养活自己。迫于生计 ,他们只能采取这种“活到老做到老”的方式,这使他们终 日劳累,辛劳度 日,不能像城市老年人那样安度晚年。
2.农村老年人 的收入水平
上表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大部分面临经济生活的困境 。由于受身体状况和传统习惯的影响。一方面 ,农 村老年人进入老年 以后 ,虽然仍可 以从事劳动 ,但他们不能再像年轻时一样施农药、浇灌 、背重物等 干一些较 重的体力活 ,并且他们进入老年后 身体 动作明显减慢 .降低 了劳动效率 ,因此收入明显减 少 :另一方面 ,受传 统习惯 的影响 ,为子女完婚是父母 的责任 ,子女结婚 的费用 大多由父母负担。在父母看来 .为儿女 的完婚既是人生的责任 ,又是一项保险投资 。因此 ,父母倾其所有给儿 子盖房子 ,给女儿办置嫁妆 .并力求让儿女体面完婚 。另外养 育儿女 ,把 儿女 抚养成人,等到他们都独立了门户,农村老人们也花光了全部积蓄,而他们也习惯了不为 自己预留 .这也造成他们老年后经济水平较低 。
3.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由于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单一。收入水平较低 ,很难有所积蓄,更不能像城市老年人一样有退休金、养老保险作为生活保障,以致农村老年人勉强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鸡鸭鱼肉之类 对他们来说都成了奢侈 品.更不用说营养品、保健品了 ,农村老年人营养严重不 良,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 的关注 。
(二 )农村老年人 的医疗卫生状况
农村老年人患病率在全民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一方面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为 了生活、庭而拼命赚钱、劳作,生活的负担超过了负荷 ,使他年轻耐就落下一身病 :另一方面,人到老年之后,身体系统的功能降低,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趁虚而入。据统计.老年, 所需医药费为总人口平均数的 2.5倍 .一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的医药费用将 占用其一生医药费的 80%以上 。医药费用支出数据也显示退休人员的人均 医药费用均为在职职工的 2~3倍 ,这对 于农村老年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并且在农村老年人 中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的只占 20.7%.所有这些享受医疗保 险的老人都是企事业单位 的退休职工 ,即非农业户 口居民。还有 79.3%的老人不享受 医疗 保险,这部分老人都是农业户 口,从这一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老年人享受医疗保险的人数接近于零。以农村老年人只能从少得可怜 的收入中拿 出一部分用于看病、吃药,这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拮据。因此.他们选择在条件差 的医疗单位就医 ,这使他们的病情得不 到控制甚至会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诊断时间。
(三)子女的供养状况
大多数农村子女成家立业后,仍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为了生活和家庭奔波劳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他们的父母。而社会保 障制度又不完善,所以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对此问题杨宗传(2000)就论述了家庭养老问题包括经济供养、生活服务和居住方式等多方面内容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几方面都出现了从家庭提供为主向社会提供为主 的过度趋势。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在 市场经济条件 下 。年轻人为了更好 地参与竞争,就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工作上 ,照顾老年人的精力会相应减少。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劳动的生产方式,必将带来人们生 活方式 和家务劳动 的现代化 、社会化 ,并引起依靠 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养 老方式发生变化 ,使老年人 生活由家庭负担 的 比例有所 下降,由社会服务的比重逐渐上升。当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根基很深,这种转变只能是渐进的。
二 、农村 老年人生活境况的原因解析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缺位是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
根据笔 者实地调研 ,到 目前为止 ,我 国农村基本上 依赖以土地养老保障为核心的家庭养老 。但由于农业经营的绝对收益越来越低,土地负担越来越重,土地价格越来越低。同时 ,年轻人都 到外面打工 ,由于老 年人 的身体 等方面 的原因对 土地 的经营面积大大减 少 ,导致土地保障功能不断弱化 。使农村家庭养老面临极 大困境 。而其 它保 障体 系在农村 还没有建立起来 。农村 社会福 利、政府救济和低保 投入严重不足,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基本处在社会经 济保 障体系之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中 .广大农村尤其是处 于弱势地位 的老年人群体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他们身上体现不够。据第五次人 口普查统计,农村老年人口为 8557万 ,占老年人 口总数 的 65.82%,农村老龄化程度 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由于农村整体收入水平低 ,老年人收入更低 ,贫 困率高达 l/6.农村老人基本没有社会保障 。2003年参保农民 5428万人 ,其 中领取养老金 的只有 198万人 。占农村老人总人数 的 3%.人均养老金 492元 ,这也主要集中于京 、津 、江 、浙等地 ,像 山西这样的欠发达省份 ,农村老年人养老基金只在个别富裕村才有 .广 大农 村老年人是难以享受到养老金的。
(二 )老年人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
经过近 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 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表 面看来 ,我 们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 .并不排除某些 阶层 和成员 的利益受 到一定程 度的损害 .更不排除人们获得改革利益的多寡之别 。所以 ,改革过程中利益格局 的调整 ,必然会 出现两个基本 的社会 群体,即从改革中受益最多的社会群体和受益最少的群体。这两个群体可以理 解为改革 的相对受益者和相对受损者。由于改革进程 中市场 的无序变化 ,如权力 寻租活动 、垄断和腐败 ,改革使部分社会 阶层收入水平相对 下降甚至绝对下降 。从城乡结构来看 ,农村 居民是改革的利益受损者。从 年龄结构来看 .老年人是改革 的利益受损者。从 这两点看 ,农村 老年人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
(三 )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的限制
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极低,大多数近乎文盲或半文盲 ,这就导致他们医疗保健意识差,法律 意识淡薄.不能用笔向政府 、社会反映 自己的生活现状和生存需求 。他们相信命运 ,认为贫富是命里注定的 ,是不能改变 的。事实上 .他们的年 龄、知识 、能力 、身体状况很 难帮助他 们改变现实。他们认为 ,钱多多花 ,钱少少花 ,没钱 不花 。他们 不会因生活艰苦过多 地抱怨子女 ,他们深知子女生 活的艰辛 ,不愿 意再给子女增加负担 。他们更没有想到向国家要钱 。 而城市老年人能够很好地反映他们的情况,因此政府对老年人扶助政策就落在城市 ,农 村老年人仍没有养老保险 。救济 金等 ,因而生存状况得不到改善 。
(四)农村尊老观念弱化以及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诸多观念发生转变.传统的家庭 养老模式无异也会受到不同方面的猛烈冲击。使尊老观念有所弱化,尊老的传统文化观念有所丧失 ,年轻人的道德意识薄弱。同时尽管国家颁布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由于与农村养老密切相关的法律存在空白,不能形 成一个完整 的法律体系,影响到该法律的执行。在 土地保障和家庭成员为农村老人解决养老 问题都有其 局限性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障就应为农村老人多提供一些 帮助 。但现行 的农 村社会保 障制度建 设还很不完善 ,农村以养老 、医疗为重点 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试 点实施 .没有在全国大范围内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 范围较小 ,医疗保 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 。农村社会保 障功能较差 。据卫生部统计医疗资源只有 20%分布在农村 .由于农村 的卫生经费 的比例从 1991年 的 20%降至 10%。农民人均卫 生费只有 12元 .仅为城市 的 28%。2003年农村 每千人 口医师仅为 0.68人 ,为城市 的 39%,还有 1/10的农村无 医疗点 。新 的农村 合作 医疗 覆盖率仅为 9.5%,约有 40%一6o%的农民因病致贫和返贫 。
三、农村老年人生活境况的现实思考
(一 )大力改善农村 医疗卫生条件,构建农村医疗 保障体系
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问题 :一是要 发展各 级政府对 合作医疗组织 的管 理职能 ,采 取因地制 宜 。民办公助等原则逐 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是各级政府要加快农村卫生服务站 的建设 步伐 .增加对农村 医疗卫 生事业 的资金投入,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乡镇卫生服务水平,建立村级卫生服务站 ,使老年人得到及时可靠的医疗保障:三是定期免费为农村老年人做检查 .解决老年人看病晚,病情恶化的问题。
(二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社会保障”等方 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强调“我们 要高度 重视这些问题.继续加以认真解决”.并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 ,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 .逐步完善已有的敬老院 ,福利院的设施 ,提高其服务管理水平以保障孤寡老人的生活:另一方面,积极建立和发展农村社 区服务工作。开展的敬老爱老 活动,为高龄老人,病残老人和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提供生活 、医疗疾病护理等服务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发放经济补贴,建立农村老年人生活保障事业
农村老年人仍然要靠自己劳动维持最低的生 活水平,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政府还没有健全相关的经济补贴政策。对“五保户”进行救济。对病残老人进行经济救助和医疗帮助,使农村老年人从艰难的生活困境中摆脱出来安度晚年。
(四)强化 以德养老和以法养老的双重效能 .为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提供道德支持与法律保障
养老敬老是 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赡养老人。一方面,加大对敬老养老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养老意识 ,形成养老敬老的 良好社会风气 :另一方 面,对优秀的养老典型及和谐相处的家庭给予精神上的支 持表扬 ,以起到对大家的鼓励和推动作用.并对先进 的养老典范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帮助。虽然我国有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但也有人视道德于不顾 ,致使不赡养老人 ,虐待、打骂老人 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是法律制度造成 的空白 .因此要制订和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地方性老年法规和相关条例 .健全规章制度.为家庭养老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并保障把农村社会工作做到农幸寸老年人这种弱势群体 中去 ,切实地为他们的生存状况着想 把胧 务做引实处 .这样他们才能从 中受益 ,生存 状况才能从 木上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一2006[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全 国老年工作委 员会.老龄 工作干部读本.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 .2005
[3]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经济评论,2000(3):59—61.
[4]张岭泉,邬沧萍,段世江.解读农村老年人的”零消费”现象.甘肃社会科学,2008(1):211—214.
[5]王瑞娟.农村老年人 1:2养老问题透视.理论探索,2006(4):97—100.
[6]桂世勋.上海市老年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