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萧山区义蓬镇青春村新农村住宅规划为例,阐述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结合农村居住习惯及环境特点,建设农村特色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探索一种新的农居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拆迁安置;规划 【abstract】xiaoshan district, village youth yipeng town planning as an example of new rural residential on the scientific use of land resources. combination of rural living habit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improving their living quality, and explore a new model of agricultural habita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demolition resettlement; planning 1. 前言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其主要议程就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确定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也明确表示“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为指引,结合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农村住宅的集居显得犹为重要。当前,大部分村镇住宅的建设缺少统一的住宅规划,在广大农村,住宅基本上以户为单位建造;在小城镇,也缺少统一的农居点规划,住宅结构松散、布局零乱。建房选点随意,滥占耕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既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不利于组织生产生活和节约耕地。我们对杭州周边农居进行调研,发现城中村改造及城市周边村已实施多层农民公寓甚至高层公寓,但郊区乡镇仍大量推广两户联建农居,考虑农民习惯思维,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我们觉得在两户联建的基础上尚有进一步节约土地,提升品质的可能性。笔者结合萧山区义蓬镇的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做相应研究。 2.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萧山区义蓬镇拆迁安置小区,位于义蓬镇青春村、地块东临小泗水埠直河,西邻规划道路,南北两侧为普通农居,其中西南角有一排水站和变电站。项目总用地11.16公顷。地块东北侧现有六幢双联农居,鉴于其属于于新农村建设范畴,且建成不久,当地政府要求予以保留。 3. 规划原则 3.1结合现有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2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3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发展空间,以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3.4节约土地、尊重现状、方便生活和环境良好。 3.5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农村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组建邻里单元院落型式。 4. 规划目标 4.1在整体规划符合当前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同时,能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型式。 4.2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 4.3建设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质量。 4.4力求体现江南新民居的特色。 5. 规划设计 5.1邻里单元。每个邻里单元由南、北两排连体式排屋和侧面的配套、服务用房等组成,整个单元呈半围合型。其中南排排屋在中间开口形成内院公共的入口,由一条步行道和每户人家的后院相连接,后院均采用低矮的围栏,这样有利于住户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前院紧临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主要以机动车和搬运出入为主,夜间步行主要以邻里内院为主要出入口,这样即有利用住户的步行出入又有利于住户的安全管理。在邻里单元内分为南进和北进两种户型,由于南进户型在一层部位设有停车库减少了一个南面的房间,考虑到住户的均好性,我们加大了南进户型的前院,减小了北进户型的前院。在大、中户型底层均设有停车位,小户型由于占地面积的限制我们结合公共服务用房设置有室外的停车场供小户及其余住户客用临时停车使用。 5.2总体布局。空间布局上农村建设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开发,空间的均衡性要求高,又由于规划村庄的用地都较为平整,因此规划村庄采取规整的布局方式。规划上在地块的西面靠近规划道路的一侧布置了部分多层安置公寓和公共服务设置(包括村庄办公楼、幼儿园和运动场地),在地块的东北角结合保留的原新建住宅设置了部分多层安置公寓和双联农村住宅,其余由13个邻里单元相互连接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