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一种新型农村住宅规划模式

【摘要】以萧山区义蓬镇青春村新农村住宅规划为例,阐述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结合农村居住习惯及环境特点,建设农村特色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探索一种新的农居模式。
【关键词】新农村;拆迁安置;规划
【abstract】xiaoshan district, village youth yipeng town planning as an example of new rural residential on the scientific use of land resources. combination of rural living habit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improving their living quality, and explore a new model of agricultural habita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demolition resettlement; planning
        1.  前言2008年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其主要议程就是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确定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也明确表示“允许农民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为指引,结合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农村住宅的集居显得犹为重要。当前,大部分村镇住宅的建设缺少统一的住宅规划,在广大农村,住宅基本上以户为单位建造;在小城镇,也缺少统一的农居点规划,住宅结构松散、布局零乱。建房选点随意,滥占耕地,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既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不利于组织生产生活和节约耕地。我们对杭州周边农居进行调研,发现城中村改造及城市周边村已实施多层农民公寓甚至高层公寓,但郊区乡镇仍大量推广两户联建农居,考虑农民习惯思维,结合当地农村实际,我们觉得在两户联建的基础上尚有进一步节约土地,提升品质的可能性。笔者结合萧山区义蓬镇的一个拆迁安置小区做相应研究。
        2.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萧山区义蓬镇拆迁安置小区,位于义蓬镇青春村、地块东临小泗水埠直河,西邻规划道路,南北两侧为普通农居,其中西南角有一排水站和变电站。项目总用地11.16公顷。地块东北侧现有六幢双联农居,鉴于其属于于新农村建设范畴,且建成不久,当地政府要求予以保留。
        3.  规划原则
        3.1结合现有自然环境及自然景观,积极保护生态,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
        3.2注重村庄的空间型式和网络结构,创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3优化村庄布局结构,扩展建设发展空间,以适应村庄的可持续发展。
        3.4节约土地、尊重现状、方便生活和环境良好。
        3.5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农村生活习惯,强化邻里交往,组建邻里单元院落型式。
        4. 规划目标
        4.1在整体规划符合当前杭州市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同时,能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型式。
        4.2满足当前农村多样化的需要,规划多样性的户型。
        4.3建设有农村特色的基础设施,提高居住质量。
        4.4力求体现江南新民居的特色。
        5.  规划设计
        5.1邻里单元。每个邻里单元由南、北两排连体式排屋和侧面的配套、服务用房等组成,整个单元呈半围合型。其中南排排屋在中间开口形成内院公共的入口,由一条步行道和每户人家的后院相连接,后院均采用低矮的围栏,这样有利于住户邻里之间的相互交流,前院紧临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主要以机动车和搬运出入为主,夜间步行主要以邻里内院为主要出入口,这样即有利用住户的步行出入又有利于住户的安全管理。在邻里单元内分为南进和北进两种户型,由于南进户型在一层部位设有停车库减少了一个南面的房间,考虑到住户的均好性,我们加大了南进户型的前院,减小了北进户型的前院。在大、中户型底层均设有停车位,小户型由于占地面积的限制我们结合公共服务用房设置有室外的停车场供小户及其余住户客用临时停车使用。
        5.2总体布局。空间布局上农村建设不同于城市的商品房开发,空间的均衡性要求高,又由于规划村庄的用地都较为平整,因此规划村庄采取规整的布局方式。规划上在地块的西面靠近规划道路的一侧布置了部分多层安置公寓和公共服务设置(包括村庄办公楼、幼儿园和运动场地),在地块的东北角结合保留的原新建住宅设置了部分多层安置公寓和双联农村住宅,其余由13个邻里单元相互连接组成。

        5.3交通组织。主入口与次入口设在地块西侧规划道路上,主入口处相对开阔,村庄办公楼和幼儿园设在主入口轴线上,成为小区景观中心轴。走过共建中心是公共绿地,与沿河景观相互渗透,同时与各个邻里单元相互联系。内部小区道路和组团道路四周环通,消防车可顺畅到达每幢建筑物。村庄建筑以连排式住宅为主,建筑层数为三层,日照均为满足居住建筑1:1.3的要求。
        5.4公建配套。村庄配套有幼儿园、村委会、活动中心、运动场地、卫生保健室、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另外在内部邻里单元之间形成一条商业配套服务街,为村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5.5景观组织。在规划中将绿化分散设置,为的是让每户居民都能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这是设计的根本。主要绿化景观体系呈带状布置,这样是为了尽可能的为更多居民所共享。景观规划充分考虑了外部水系的引入。水系被引入到绿化景观体系之中,结合带状绿地进行设置,这样将带给每位居民以清新、舒适的感受。
        6.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围绕着以人为本,以环境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农民的生活习惯及地方特色,提供一系列动静分区明确,功能组织合理,交通便捷,空间舒适,造型简洁,美观又便于实施的农居,在保护耕地、节约土地的前提下做到以实用为主,采取多种单元类型,系列化拼接,注意节能措施的实施和使用节能减排。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合理选择朝向,综合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资源。
        6.1户型设计。在户型设计中充分考虑当地村民的生活习俗,在大中户型入口处均设有传统型式的堂屋,每户人家分别设有前、后两个院子,前院主要以日常生活为主,后院主要以种植为主;每个户型中均设计有较大朝南的露台,充分满足居民对晾晒的要求。其余功能均做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不互相干扰、交通顺畅,客厅与餐厅、厨房空间配置紧密协调,有直接采光,并保证了日照的要求。
        6.2建筑风格。在造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建筑的多样性,设计两个不同的立面风格。一个是以江南民居为题材,把民居中的传统特征和传统符号进行保留和简化,使建筑具有江南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色彩上使用白色和灰色,能很好的体现出建筑的历史文化延续。另一个是采用四坡屋顶和简洁线条的处理手法,使新农村既具有居民的特征又具有现代的气息,在色彩上以暖色为主,能很好的提高建筑的亲和力。屋面和外墙均设计有节能保温材料,满足居住建筑节能要求。屋顶设计有太阳能集热器,能为洗浴、做饭等提供热水。
        7.  结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渐成为我国目前的建设重点问题,农村的人居建设研究也越来越具有迫切性. 我国当代的农村建设缺乏模式可依,处于相对无序的状态,存在农村居住质量低下,居住环境较差,农村风貌遭到破坏,古村落古建筑保护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造成了影响.人居环境是西方学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指出人类居住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自然、社会、人类密切联系的.农村聚落与城市聚落是同等重要的居住类型,然而长期以来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农村的居住条件更多的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限制,生产生活也紧密的与住宅联系在一起,甚至是一种情感上的寄托。目前农村正面临着生存、环境和发展不断恶化的问题。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节能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方面面,要围绕节能、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走新农村发展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
    建设中职旅游专业新型课堂
    对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及其规划策略的探讨
    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对策分析
    新型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人才的方法与措施研究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所面临的困境及应…
    创新型新闻传播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探析大力培训新型农民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浅谈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信用合作的分析
    关于贵州新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探索与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