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根据1978年以来国家支农政策,将至今的农民收入变动情况分为4个阶段,分析各个时期的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分析导致这种变动的政策性因素,寻找使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最后提出了作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建议,对现行政策进行补充。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入;经济政策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发生着变化。一般认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城镇居民家庭生活费加上各种非货币收入表示,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家庭人均纯收入来代替。虽然这两个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能大致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改革初期有所缩小,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呈扩大的趋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率1978年为2.36,1985年则下降到1.37,1987年扩大到2.07,1995年扩大到2.46。到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达到3.33。通过这些数据明显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出,需要经济界同仁共同努力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逐步探索的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就表现为逐渐变化的过程。同时,中国的经济改革又是分阶段实施的过程,每个阶段改革重点和难点都不同。所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会呈现一定阶段的波动。
2 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演变
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或为引导和调节经济活动,所规定的在经济生活上的行动准则和措施。在阶级社会里,经济政策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制定的。
(1)第一阶段:1978年-1984年农村经济改革破冰阶段。党中央在这一阶段农村政策主要倾向于让农民获得自主和实惠。在此期间党制定的两项政策使得农民收入实现飞速增长:首先,确立家庭联产承包制;再次,农产品收购价格有了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高速增长是本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3元。从此农民的货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有所增加,从1978年的41.9%,增加到了1984年的58.1%。
(2)第二阶段:1985年-1990年农村经济改革的开展阶段。农村政策市场化成为这一阶段政策的主要特点。本阶段实施农村政策主要有: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粮食统购政策,并在此同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农产品市场调节机制,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扶持、引导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较大。从1985年的397.5元增长到1990年的686,31元,扣除物价影响,年均递增率为2,97%。农民货币收入的增长速度波动较大。1988增长率为24.9%,1989年反而下降为10,8%,1990年则下降为3.3%。
(3)第三阶段:1991年-2000年农村改革的深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推动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首先,1991年-1996年农民收入开始回升。此期间主要得益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种粮农民的收入。再者,农民从乡镇企业和外出打工中得到的收入明显增加。其次,1997-2000年农民收入增幅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在农村中实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农民收入还在继续增长,但增幅逐渐放缓并且出现连续4年下降,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
(4)第四阶段:2001年-2007年农村经济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中心。围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推进税费改革试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至此。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处于增长的状态。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不断增长。
3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议
3.1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立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信息与动态;加强生产经营指导,通过召开产品发布会、展示会等形式打开产品销路,扩大市场容量,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型龙头企业以带动结构调整。
3.2 强化调整乡镇企业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充分,是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乡镇企业的积极性,政策才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确保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中的领头羊的作用。
3.3 普及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国农村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目前,我国仍有相当部分农村属于欠发达地区。搞这些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将直接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意义重大,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优越性。
4 结束语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则不益,过大则有害。究竟多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目前尚无定论可循,需要中国的经济学界不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