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要提升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使人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攀登新高峰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艰苦奋斗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1
收集。
当人们感叹今日的大庆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时,我们怎能忘记当年这里满目荒草,到处风沙的景象。是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工人顶风雪,冒严寒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祖国甩掉了石油落后的帽子。
今日的大庆油花飘香,人民富裕安康,我们似乎已经在全国率先步入了小康。时下却出现了这样一种观点,“现代社会,消费年代,该享受享受了,还讲什么艰苦奋斗”?“小康社会就是要过好日子,艰苦奋斗过时了”,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是要不得的。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如果没有清醒认识,盲目乐观,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小康社会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党在十六大报告曾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依靠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们就可以乐观了吗,不!听一听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列举的数字,
但令人忧虑的是,一些地区和人们,摆阔显富,奢侈浪费,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贫困县,搞什么“形象工程”、“政绩品牌”,花钱如流水,劳民又伤财。留给而这些地区的老百姓是几十年还不起的帐,烂尾巴工程。还有一些明星、大款,挥金如土,极近铺张之能事,“极品餐”,“极品车”,“极品房”,甚至有一位著名棋手冲冠一怒,一掷一万美金买一双皮鞋,等等……最可怕的是有人对此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更是许多人梦寐追求的目标。“从简入奢易,从奢入简难”骄奢淫逸之风一旦形成,将后患无穷。 收集。
盛唐的衰落,明清的没落,古今中外,忘记忧患,失却本色,奢糜成风,最终招致灭顶之灾的事例不胜枚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神圣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埋头苦干,艰苦朴素。因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任务更加艰巨。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和全面建设小康紧密相连的,这种精神张扬得越普遍、越深入,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就会实现得越迅速、越牢靠。否则,丢掉了本色,失去了根基,再激动人心的目标也将付之东流,成为泡影。
艰苦奋斗是培养毅力的“熔炉”,是走向坚强的“栋梁”,是获取知识的“学校”。我们是铁人的后代,在建设大庆,发展大庆的今天,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要提升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更要建设精神文明,使人们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攀登新高峰的不竭动力。当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的时代特色,充实新的思想内涵,坚持弘扬与培育的辩证统一。今天,让我们踏着铁人的脚步,高举“三个代表”旗帜,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征途上,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光大艰苦奋斗本色,为大庆的二次创业再立新功,去迎接幸福美好的明天。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