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阐述了形而上学的语义,分析了学科的“形而上学”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学科 形而上学 学术价值
一、形而上学的语义解释
“形而上学”译自英语metaphysics,metaphysics这个名称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本著作。实际上,亚里士多德自己在这本书里并不讲“形而上学”,而是讲“第一哲学”(prote philosophia),以区别于作为“物理学”(今日意义上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的“第二哲学”。后来人们就把这个书名当作一个学科名称。我国著名学者禾田认为,“形而上学”这个名称就是偶然形成的,甚至可以说是多余的,我们完全可以用“第一哲学”替代之。在英语解释中,牛津高级学习字典将其解释为关于存在性、真理与知识的哲学学科;柯林斯高级英语字典则认为metaphysics是关于理解存现实与发展、存在及我们如何知道它存在的哲学;而普林斯顿词汇网(http://wordnet.princeton.edu)将其解释为关于存在与明知的哲学。
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经》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既在字面意义上相近,在内涵意义上也很符合,当属经典翻译。《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1.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2.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方法论。它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化,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是故形而上学也叫玄学。
从语用学分析,在西方,形而上学一般是指哲学上的形而上学或将形而上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论及;在中国,由于受前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哲学被政治化倾向),形而上学一般是指“孤立的、片面的与静止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在中学高二年级语文教科书中,还专设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课程,将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非科学认知方法在基础教育中进行普及,而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或学科的形而上学一般为学术界所独用。
二、作为学科的形而上学
“学科的形而上学”是指已经形成自己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系统知识体系的形而上学。由西方哲学史分析,西方哲学是以形而上学为主线展开的,西方哲学经历了形成——完善——分化——怀疑——辩护——合并——批判等阶段,具体历程为:1.形式的建立的古希腊哲学阶段;2.形式的完善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客体不分时期);3.形式的自然科学产生使哲学和科学分割并把哲学称为形而上学以区分哲学和科学的唯理论(笛卡尔)和实证论(培根)的(主客体分离)的近代哲学;4.对形而上学何以为可能的对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怀疑的休默哲学;5.肯定形而上学的科学性,并证明了实践理性和道德理性是形式之所以产生的形而上学的基础(排除了由形式而出发的纯粹理性对本体认识的可能性,认为本体是不可知的)而开古典哲学先河的康德哲学;6.把存在的形式和原因统一于绝对精神的形式是在辩证发展的因而把科学重新统一到形而上学之中的、由于这种统一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困难——形式的证明的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的不可知性——从而反映出的形式化的认识论西方哲学的必然困境而最终解体的黑格尔哲学;7.从此后开始的由于形而上学对形式的本体论证明的无力和自然科学对形式的发现的进步的完全主体性的反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阶段。可以说,西方哲学的发展是在对存在的不断的形式化的过程中行进的,随着对存在的形式化的自然科学的兴起,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就显得无力,拒斥形而上学是形式化而科学化的哲学的必然结果。这就是说,不是拒斥“包容科学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而是“拒斥把哲学和科学作了分割后的”没有科学的形而上学即怀疑的形而上学。
将形而上学作为学科构建,始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在该形而上学著作中,亚氏首次确立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作为存在的存在,对形而上学下了定义,即形而上学研究的是“作为存在的存在”,考察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亚里士多德把对存在的形式中发生的内容的研究称为物理学,把对存在的形式自身的研究称为第一原理或第一哲学(物理学之后)。同时,亚里士多德系统地提出了其原因理论——“四因说”: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四种,即形式因、目的因、质料因和动力因。形式因指事物内在的或本质的结构形式;目的因指事物变化发展所追求的内在目的;质料因指构成事物的材料;动力因指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
三、形而上学的学术价值
首先,形而上学为我们带来了普遍化的学术方法。形而上学以存在论为核心,存在论通过“本质之问”(“先验之问”)达到“最普遍者”,因此,形而上学首先是本质之学和普遍之学。形而上学的发展与超越途径是与所谓“普遍化”的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根据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所作的区分,“普遍化”有两种方式,即“总体化”和“形式化”。所谓“总体化”也就是“概括”,就是传统哲学和逻辑的“属加种差”的概念定义方法,是“按照种类的普遍化”。“形式化”是具体化,是对本质的剥离与超越。形而上学要对存在和原因进行终极关怀,必须进行概括,从而追求总体化,而要达到总体化,探究事物的本质,就要对事物的实存即存在形式进行去魅(表现为实证的方法),就要对形而上与形而下进行区分。因此,形而上学也为形式化之学。在对世界的存在有可能以实证的方法进行认识时,实证的内容和实证的形式的区别导致(知识)对存在的形式化,把存在的形式化,使亚里士多德对哲学作了相应的形式的区分,产生了形而上学的哲学形式,即把存在形式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西方哲学传统。此外,建立在以形式(程序)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西方法治文明,也与形而上学把存在形式化息息相关。
其次,形而上学的另一大学术贡献是超越即批判的精神。形而上学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分即存在的内容与“存在的存在”的分离,最终带来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化,于是在这“对成范畴”之间产生裂缝,彼此相互发展、批判与证明,塑造了欧洲——西方文化的“硬核”:由存在学和神学这两门形而上学的根本学问来表现的“形式性”和“超越性”。存在学和神学是形而上学的两个追问路向和超越方式。存在学通过“本质之问”达到“最普遍者”,神学通过“实存之问”达到“至高者”。两者都是一种“超越”,途径有所不同。笼统地讲来,存在学的途径是理性,而神学的途径则是信仰。通常把西方文化传统了解为“两希文化”,着眼点正在于理性与信仰这两个基本组成。
近代以降,随着黑格尔等哲学大师搭建的思维形式和存在形式的同一性的本体论思想的破灭,西方哲学中的形式化进一步分解。当哲学的形式化对存在形式的解构与科学的形式思维的哲学统一性所决定时,哲学的形式化与科学形式无法分离,出现了所谓的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的终结。然而,当科学本身的形而上学本质逐渐暴露出来,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将是一种历史的和理性的必然——形而上学的超越正在酝酿之中。因为,“人可以像猪一样生活,而且通常我们的确也像猪一样生活着,但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有仰望星空的欲望。”(禾田语)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1.
[2]禾田哲学讲座.形而上学问题.2002.
[3]鞠曦.作为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形而上学的哲学./xuezhe%20wenji/ju%20xi.htm.
[4]童鹰.元哲学三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