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对科技哲学研究生开设创造学课程的探索

对科技哲学研究生开设创造学课程的探索

 创造学是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过程、特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1938年,纽约bbdo广告公司副经理奥斯本提出并采用“头脑风暴法”,在激发人们的创造设想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继而又发明了被称为创造技法之母的“检核表论文联盟http://法”,以后又相继撰写了《思考的方法》(1941)、《发挥创造力》(1948)、《创造性想象》(1953)等一系列著作,为现代创造学奠定了基础,他本人被誉为创造学之父。创造学诞生后,美国各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相继开出了创造学课程供本科生、研究生选读,创造力开发在美国形成一种广泛的群众性运动。在日本,1955年前后,大、中、小学也先后开设了创造课,1982年又在政府决议中确认“国民创造力开发是日本迈向21世纪的保证”[1],创造教育得到空前重视。20世纪80年代初,创造学被引入我国,迅速得到推广和应用。中国发明协会、中国创造协会的成立,专业学术刊物的推出,使创造学的体制化建设逐步完善。部分大学相继对本科开设创造学课程,比如中国矿业大学将其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还开设了硕士研究方向[2],中国科技大学也招收创造学方向的博士。但是对于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创造学教育,从整体而言却是我国创造教育的一个盲点。而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特殊性又暗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不消除这个盲点,此盲点的负效应将被扩大;将此盲点转化为亮点,亮点的正效应将被协同、扩大。原因何在?本文从这一问题的现状出发,系统地探讨在科学技术哲学专业中开设创造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创造学教育在科技哲学专业中的实然之境
  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名称是从自然辩证法发展而来,从我国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演变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审视这一问题。最早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包括三大块: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3]。在方法论中有哲学层面上的创造性思维,比较笼统地介绍创造性思维的性质、特点及在科学发现上的功能。这只能算是创造学在科技哲学专业教育上的“一点微光”吧。随着现代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日益凸现。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得以丰富和细化,分为:自然观、科学观和技术观、科学方法论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sts)。在新体系中,科学方法论按照历史继承的原则,仍然是从哲学的层面介绍归纳、演绎,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等。技术方法论对技术创新的研究着墨较多,侧重于对技术创新过程、机制进行技术哲学维度的研究,对个别典型的创造技法也有描述。总的说来,创造学教育的渗透力度有很大提高。但是距系统完整的创造学教育还相差甚远,并且所引入的零散的创造思想和创造技法也是为了佐证其它技术哲学的论点,而不是精心按排,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学教育。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的其他相关课程,出于对学科体系完整的考虑,又因创造学本身是一们新兴学科,所以是“拒斥创造学”的。可见,系统完整的创造学在科技哲学教育中是实在的盲点。
  2 创造学在科技哲学专业中开设的必要性
  2.1 从科技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科学技术和哲学基础,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以及科学技术哲学教学或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人才[4]。对照这一目标,不难发现:科技哲学的研究生一定要具备相当高的创造学水平才能达到该培养目标。创造学的本体论部分:创造的本质、分类、意义,创造动力等,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培养创造的基本素质,为创造力的不断提升提供源泉。创造技法部分可以使研究生掌握系统的、具体的技法,改变对单一技法的狭隘理解。创造思维训练部分将改进以往思维教育的方式。以往的思维教育大多是静态的,是方法论高度的。创造学的思维训练将静态的教育方式通过具体的习题、案例、社会实践的训练而转化为动态的模式,从而有效提高了对创造技法的运用能力。
  2.2 从科技哲学研究生的毕业流向看 自然辩证法是我国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由于这样的课程结构原因,科技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们大多毕业后在高校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此不难洞察出科技哲学研究生创造学水平高低的潜在价值。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增加理工农医类硕士人文素养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科技观和方法论,从而指导他们在科研中的创造性活动,促使创造成果的涌现。作为教授自然辩证法的专业老师,自身的创造学理论水平不高、创造力不强,势必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影响理工类硕士们创造力的培养和创造技法的掌握。这种说法丝毫没有夸大,创造学指导实践的意义是重大的。众多的创造学案例可以验证这一点,比如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对员工进行创造力开发培训,第二年通用电气公司专利申请量便猛增三倍,世人瞩目。所以开设创造学,提高科技哲学研究生的创造水平,进而提高理工类硕士们整体的创造水平是必要和紧迫的。
  3 在科技哲学专业中开设创造学的应然之域
  3.1 开发创造学的校本课程
  于光远曾把自然辩证法比作“一个大口袋学科”,也就是说科技哲学的研究领域较广。基于这样的学科特征,我国的科技哲学研究生的培养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没有统一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因此各高校的培养计划也不尽相同,自然对创造学的相关知识点的侧重也应不一。所以各个高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对照创造学的主干内容:创造学本体论、创造技法和创造工程、创造思维训练,开发出适合自身基础的校本课程,合理安排课程的进度、形式,使之成为有特色的创造学课程。
  3.2 要注意东西方创造学的融会贯通
  梁启超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梁启超《劝学篇》)这一点作为东西文化的划界当然不够准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文化的不同侧重点。在创造学上,西方注重“成物”,而中国创造学注重“成己”。具体地说,西方创造学讲究各种创造技法,注重利益实效,不大注意创造者本身的精神状态和心灵境界问题。而我国创造学学者刘仲林教授等人致力研究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创造学”所注意的核心问题不是各种各样的创造技法,而是万法归一的创造之“道”[5]。只有把握了创造之道,才把握了创造的本根,才能举本统末,贯通所有技法。用孔子的话说,是“下学”和“上达”的关系,即学习了许多创造技法以后,把各种技法融会贯通,合而为一。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创造境界,才能把握创造学的精华与真谛。
  3.3 构建网络平台进行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学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学科,同时其实践性很强,必须进行大量相关的思维训练才能真正把握创造学。然而科技哲学研究生既要学习科技史等科技基础类课程,又要学习相关的哲学、社会学等社科类课程,学习时间宝贵。不可能在创造学的课堂上进行大规模的创造思维训练。所以可以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将思维训练的习题、案例分析和模拟情景训练等置于平台上,开发创造学的第二课堂,引导研究生们利用平时或者假期的时间登陆平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确保创造学的教学质量。另外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的学习,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6],也更适合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特点。
  在创造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提高科技哲学研究生的创造学水平切入,从而提高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创造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科技哲学的研究生不仅要学习创造学,还要研究创造学,更要发展创造学。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科技论文《智能交通灯模型设计原理》
    科技哲学思想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
    工业设计中“科技关怀”思想的体现与互动
    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专题十三 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科技文化
    专题十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文化
    模式转变、赶超战略与科技第二次解放思想
    让现代科技占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世界科技与思想文化
    论老子的科技思想及其对科学技术产生的影响
    区域科技创新平台运行绩效评价指标研究
    “航天科技连着你和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