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如何“透过现象抓本质”
摘要: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很多人很为自己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而沾沾自喜,批评起别人的观点来,总是振振有词。而本人认为,做人明白许许多多的道理,并不难,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和系统地明白一个道理,则是最难的。 
    ●宋朝祥符年间,京都汴梁(今开封)有一座宫殿被焚,皇帝派大臣丁渭主持修复,他制订了一个施工组织方案。考虑到工程需要大量的土,而土源过远,于是就近挖开大路取土,变成一条大沟。又命令挖开汴河与大构相通形成水道,解决了木材等物资运输问题。工程完工后,将残砖断瓦等建筑垃圾填入大沟,恢复大道。一举解决了取土、运输和垃圾处理三个问题,节约银两以亿万计。 
    ●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钱三强应邀在会上讲述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他讲到核原理时,毛泽东插话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钱三强一时语塞,因其时尚无人提出此问题。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却从容的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后来,科学实验果然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 

    内容提要: 
    前面,笔者阐述和论证了哲学应用的客观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以及哲学作用的二重性问题。接着,本稿主要探讨哲学的方法问题,指出了客观性是哲学基本要求,而系统性是哲学的最高要求,并着重对哲学的系统性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论证。 

    正文: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领域里要求要善于或精于管理。然而要想在实践领域里真正地做到善于或精于管理,其前提首先要在认识领域里做到善于或精于哲学,也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这些,笔者已在前面的拙作中作了一定阐述和论证。本稿着重探讨如何“透过现象抓本质”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透过现象抓本质”呢?笔者认为,所谓“透过现象抓本质”就是要求人们在观察、分析、认识或者说思考问题时必须要客观、全面、深刻和系统。何谓客观?何谓全面?何谓深刻?又何谓系统呢?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其依据是什么?等等。 
    一、客观性要求 
    所谓客观,通俗地说,就是看问题或事物不能想当然,不能意气用事,也就是不能自己认为或者觉得怎样怎样,而是要与问题或事物的事实相验证。对了,继续发扬;错了,必须要立即改正,并要汲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再犯同类错误。否则,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早晚都要栽跟头的。因为任何人都要向客观规律低头的,客观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人们只能发现和利用客观规律,而不能创造或改变客观规律。所谓“借风吹火,用力不多”顺势而为而已。不然,就要受到客观规律无情的惩罚。“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看问题或事物的客观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基本、最初级的要求。 
    二、全面性要求 
    所谓全面,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或事物,也就是要用矛盾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或事物,在统一中把握和掌控对立,在对立中寻找和体现统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等等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孙子》的“经五事”和“校七计”也包含这个意思。与全面相反的就是片面。对此,毛泽东在其《矛盾论》中早有精彩的论述,不妨直接照抄下来:“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只了解农民一方、不了解地主一方,只了解顺利情形一方、不了解困难情形一方,只了解过去一方、不了解将来一方,只了解个体一方、不了解总体一方,只了解缺点一方、不了解成绩一方,只了解原告一方、不了解被告一方,只了解革命的秘密工作一方、不了解革命的公开工作一方,如此等。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住他的话。”毛泽东先生的论述出自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针对当时战争情况下的政治和军事斗争需要而作的,距今已有近七十年的时间了,但无疑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市场经济生活仍有巨大的现实价值。我们居家过日子、为人处世、做买卖、干工作,合作还是竞争,管理还是经营,认识还是实践,等等,都需要讲究个全面性。否则,难免就会过多地碰钉子、栽跟头。 
    全面性也是一种客观性,而且还是更为可靠的客观性,也可以说是客观性的升华和提高,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具体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的“不要讲一面子道理”,“将心比心”,“逆向思维”等等,其实都是针对全面性而言的。 
    三、深刻性要求 
    而所谓深刻,就是不能表面地看问题或事物,而是深入问题或事物的内部,去看问题或事物里面的问题或事物,问题或事物背后隐藏着的问题或事物,不能被其表面上的一些特点、现象所迷惑。粗枝大叶,蜻蜓点水都是不行的。人们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其实这种说法非常值得商榷。因为这是比较初级的、比较粗放的,也就是比较感性的一种认识,仅仅如此是远远满足不了现实需要的。市场经济情况下,上当受骗的事例屡见不鲜,想当年伪科学也几成气候。究其原因,不能不承认这都与轻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关。举个历史上的例子,唐高宗时期,武则天还不是皇后时生下一个女孩,王皇后因为怜爱并经常逗弄孩子玩。有一次皇后刚走,武则天趁没人将孩子掐死,又盖上被子。不多久高宗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与高宗一起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就又大声哭闹起来。问身边的人怎么回事,身边的人都说:“皇后刚刚来过这里。”高宗勃然大怒,认为就是皇后害死的。皇后刚走孩子就死了这是许多人都看见的,事实上并不是皇后害死的。因此,“眼见”未必就是“实”,“耳听”未必就是“虚”。当然,笔者说客观地看问题或事物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最基本的要求,但并不是全部的要求。因此,“透过现象抓本质”仅有客观性的要求是不够的。因为客观有外在、内在之分。外因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本质的必然是客观的,客观的未必就是本质的。我们常说“实事求是”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实事”是事实,“实事”中包含的“是”更是事实。“实事”是现象,而“是”才是本质。“是”是更深刻的事实。然而,深刻的东西都是肉眼看不见、摸不着。“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凑热闹。”这个“看”,不是用眼睛直接看,而是用脑子去想。 
    “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深刻性要求,是其客观性要求、全面性要求的继续、丰富和发展。 
    四、系统性要求 
    所谓系统,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深刻性要求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这源于物质世界的联系性、物质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问题或事物是无限多样的,又是普遍联系的,同时联系又是有规律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是在强调这个意思。“系统科学表明,任何事物(问题)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人们“透过现象抓本质”是一个由浅及深、由粗及细、由外及内、由点及面、由面及体、由个体及整体、由小的整体到大的整体……的缓慢发展的过程,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曲折的认识过程。正因为如此,才能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化,由天真幼稚不断成熟起来。因此,1977年,在夏威夷召开的世界第七届粒子物理学讨论会上,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格拉肖在发言中把物理学家逐层研究物质结构的历程形象地比作剥洋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事物的本质有相对、绝对之分。相对本质较之绝对本质而言是现象,而绝对本质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本质。绝对本质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和最终目的。人们正是通过一层层地对相对本质的认识和把握,来认识和把握绝对本质,并把人们的认识和把握不断引向深入。这正如毛泽东先生在其《矛盾论》一文中所说:“就人的认识运动的秩序说来,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的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这是两个认识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类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而每一次的循环(只要是严格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都可能使人类的认识提高一步,使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段话里面的“特殊的本质”就指的是相对本质,而“共同的本质”就指的是绝对本质。而所谓绝对本质,就是世界观的问题,就是关于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的问题。 
    五、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 
    为什么说系统性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最高要求和目的呢?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要探讨事物的绝对本质呢?或者说,为什么说哲学是关于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的学说?或者说,为什么几千年来哲学总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如何这个基本问题而争论不休呢?或者说,为什么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呢?等等。这些看似是好多问题的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正确解答这个问题,是探寻哲学奥秘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哲学在现实生存生活中的客观地位和作用的关键,之所以呼吁人们积极学习、探讨和掌握好哲学的全部意义也在于此。 
    那么,怎样才算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呢?正确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能不联想到中国有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老话,叫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质上这句话典型地道破了系统性在实践上,尤其是在认识上的决定性作用,即点出了人们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 
    六、部分离不开整体 
    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整体,在问题与事物的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问题与事物的部分。否则,人们对部分的认识和掌握就不会是真正的彻底的认识和掌握。为什么?因为部分是整体的部分,隶属于整体,受整体所决定。比如,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我们要想真正认识和掌握其中一个句子或段落,就必须把整本书或者整个文章通篇读完,否则这个句子或段落的真正含义就不可能弄明白。再比如下棋,没有全局在胸,是下不出一盘好起来的。牵一而动百。每走一步,整个棋局就会有一百个变化,假如不能把这一百个变化都计算清楚的话,需要走的这一步是不可能真正走到好处的。下棋,同样多的棋子,同样多的棋力,为什么会有赢家、输家呢?根本原因就在于赢家的每走一步相对于输家的每走一步更有效率而已,也就是说赢家比输家更会认识和把握棋盘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此,我们还要讲一个在“项目管理学”讲演中人们常常举证的富有深刻经济学意义的经典案例。宋朝祥符年间,京都汴梁(今开封)有一座宫殿被焚,皇帝派大臣丁渭主持修复,他制订了一个施工组织方案。考虑到工程需要大量的土,而土源过远,于是就近挖开大路取土,变成一条大沟。又命令挖开汴河与大构相通形成水道,解决了木材等物资运输问题。工程完工后,将残砖断瓦等建筑垃圾填入大沟,恢复大道。一举解决了取土、运输和垃圾处理三个问题,节约银两以亿万计。这个案例也说明了整体对部分的决定作用。对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毛泽东从军事上、政治上也讲得非常到位:“要求战役指挥员和战术指挥员了解某种程度的战略上的规律,何以成为必要?因为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因为局部性的东西是隶属于全局性的东西的。”什么叫“一时”?什么叫“一域”呢?“一时”是“万世”中的“一时”,“一域”是“全局”中的“一域”。所以,《韩非子》“小忠不可主法,小知不可谋事”与《管子》“大德不至贤,不可授于国柄”,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个思想。 


    七、整体也离不开部分 
    我们说,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部分的话,必须要先认识和掌握整体,在整体中认识和掌握部分。然而,人们要想认识和掌握整体的话,又必须先要从认识和掌握部分开始。因为“全局性的东西,不能脱离局部而存在,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因此,人们常说:“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点一点地做”,说得也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说法是不是矛盾的?这也是容易引起人们困惑的地方。事实上本质上,我们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因为它是辩证矛盾,但绝对不是形式上的逻辑矛盾,所以,我们又可以说不是。问题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问题,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对立统一包含了两个道理:一个是要求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问题中“既要低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拉车”与“看路”两者要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方能把问题或事情解决处理到好处。否则就很容易“前功尽弃”,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另一个则说明了人们在认识和把握任何问题与事物的过程中都会有反复,不是一次性就可以解决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读书或者看文章,读一遍,读两遍,读三遍……每读一遍的体会都是不一样的。人们做事情解决处理任何问题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会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呢?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人们会相信甚至迷信经验主义呢?也是这个原因。这也是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的客观根据或理论根据所在。当然,我们承认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并不反对内容上认识决定实践,而且还认为两者是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形式上的实践决定认识要由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来决定,内容上的认识决定实践要通过形式上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出来。此外,这个反复也说明了脑力劳动的艰巨性和繁琐性,其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一点也不亚于体力劳动,但体力劳动是显劳动,而脑力劳动为暗劳动,体力劳动看得见、摸得着,而脑力劳动看不见、摸不着,因为体力劳动是外部劳动,而脑力劳动是内部劳动。同时,这个反复也将脑力劳动同一般的“图省事”、偷懒耍滑、投机取巧严格地区分开来,两者之间有着相对质的差别,使两者不能简单地混淆起来。 
    八、整体与部分都具有无限性 
    人们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然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可是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又怎么能够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呢?的确,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为什么“人算不如天算”呢?就是因为这个无限性,因为世界其外无大,其内无小。比如,部分是整体的部分,一个小整体又是一个大整体的部分,一个大整体又是一个更大整体的部分,以此类推以至于无穷。相反也是如此,一个整体可以分为若干的部分,一个大的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小的部分,一个小的部分还可以分为若干更小的部分,依此类推也是以至于无穷。因此,按照要想认识和把握部分,须先认识和把握整体,而要想认识和把握整体,又须先从认识和把握部分开始的说法,由于整体和部分的无限性,人们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这也就是哲学史上不可知论的客观根据。我们知道,马列的观点认为世界是可知的。 
    那么,世界到底是不是可知的?我们的观点是,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但这个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因为虽然整体和部分都具有无限性,但人们可以通过对整体和部分的相对性(相对本质)认识和把握去认识和把握整体和部分的绝对性(绝对本质)。这一点,在实践领域里最为明显,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所谓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总是通过具体的部分但是在整体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的认识和把握来实现的,比如前面已举例过的“善张网者引其咎”的“咎”,再比如“擒贼先擒王”的“王”,“牵一而动百”的“一”,等等。这与战略中的“略”相一致。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试想,假如不这样,一个具体人的生命顶多能活百来岁,何来“谋万世”呢?物质世界联系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无限性规定了人们认识和把握物质世界问题的开放性、曲折性和前进性。所以说,世界是可知的,又是不可知的,可知是相对的,而不可知是绝对的,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是永无止境的。 
    九、人们的认识(把握)运动规律 
    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总是从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开始,在认识和把握了一定量的相对的具体的部分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这些部分进行概括和归纳,找出这些部分之间相同的或者说是共性的东西,然后又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反过头来重新认识和把握这些已经认识和把握过的部分,并对过去的认识和把握进行修正、补充和发展,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人们还会用这个相同或共性的东西作为指导,用来演绎和推断尚未认识和把握但需要继续认识和把握的其它部分,从而尽可能地增强后续认识和把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个过程,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这个过程包含了人们认识和把握问题与事物的两个特点:深入性和扩张性。其动力就是人的需求,人的内在需求。在人的需求,尤其是人的内在需求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引导下,人们对问题与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的“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会螺旋式的循环往复地分别向外和向内两个相反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即从部分到整体,再从整体到部分到小的部分,然后又会从小的部分到整体到更大的整体,再从更大的整体到整体到小的部分到更小的部分,然后又会从更小的部分到小的部分到部分到整体到更大的整体到更更大的整体,再从更更大的整体到更大的整体到大的整体到整体到部分到小的部分到更小的部分到更更小的部分到还要小的部分……以人为核心不断地呈螺旋状循环往复地朝两个相反的方向无限发展。或者说,从个别到相相对的一般,再从相相对的一般到个别到个别中的个别,然后又会从个别中的个别到个别到相相对的一般到相对的一般,再从相对的一般到相相对的一般到个别到个别中的个别到个别中的个别的个别,然后再从个别中的个别的个别到个别中的个别到个别到相相对的一般到相对的一般到比较绝对的一般,再从比较绝对的一般反方向地到更为个别的个别,依此类推以至于无穷。概括起来讲,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地呈螺旋状地循环往复地朝两个方向发展。但就具体人来说,人们的认识和把握是不会永远这样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相对的固定下来,也就说,不断地螺旋式的循环往复达到相当的程度后,人们就会对某个或某方面事物有个相对质的认识,当对若干某个或某方面的事物相对质的认识达到某种程度后,人们就会对整个世界有了一个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人们的世界观就是这样形成的。然后人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这个来解决处理生存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与事物,这也就是所谓方法论的问题。人的世界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形成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修正和丰富,因此,人们的认识运动并非完全停止下来,还会继续前进,但较之以前会缓慢了许多。当一个人或者一代人的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别的人或者后来的具体的人会通过一定的媒介、途径承接这个认识并在别人或前人的基础上继续下去,引向无限。 
    马列哲学以及毛泽东哲学虽然也指出了人们认识规律的反复的上升性的论述,但缺少了甚至忽视了其深入性以及与扩张性的关系,即全与专的关系的论述。人们认识和把握上的深入性、扩张性特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相反相成。很像是挖沙空,挖得越深,沙空的面积自然就会越大,相反也一样,沙空的面积越大,方能挖得越深。科技发展史足以证明这个道理,我们的机器设备技术越复杂越高级越成熟,使用起来也就越简单越直接越低级。我们读一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对此的体会尤为深刻。书中使用的计量单位要么极大,要么就极小,比如一亿亿亿英里,一万分之一英寸,一百万亿亿亿倍,十万亿亿亿亿亿分之一秒,等等,随处可见。 
    十、哲学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方面作用 
    从相对性中归纳、概括绝对性,然后再在绝对性的引导下演绎、推断相对性,如此螺旋式反方向循环往复,不断地将我们的认识引向深入和广泛,使我们驾驭自然的能力得到不断地提高和进步,哲学的主要意义就在这里。由此再来讨论哲学的作用,尤其是间接性作用,即哲学的实用性作用,我们就会发现,它又可分为基础性作用和应用性作用两种。 
    为什么说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种呢?除了外部物质世界的联系性和竞争性之外,原因还在于人的生存生活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生存生活的系统性,系统的客观性,以及人的本性,人生存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人生存生活的客观内在的目的和意义,要求和规定着人的生存生活在时间上既要致力于当前,又要蓄势于以后,而在空间上要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联。一个具体人的生存生活,不是活一天,不是活一年,不是活十几年,不是活几十年,而是活一辈子。不止如此,一个具体人的生存生活,不是单纯生理上猪一样的一个人的生存生活,而是客观上有联系包括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两个方面的生存生活,而是客观上有家庭、有组织、有社会的生存生活,人的生存生活不是具体的一个人活一辈子,也不是一代人的生存生活,而是代代相传、持续不断的生存生活,不管是什么样的生存生活,又都是具体的现实物质的生存生活。这是之一。 
    之二,人的生存生活,是不仅有量的要求而且还有质的要求的生存生活,是不仅有物质需求而且还精神需求的生存生活。这样的生存生活,要求人们不能仅仅满足于饭来张口、依来伸手的本能的被动的低级的苟延残喘的生存生活,而是还要需要通过主观的能动的高级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新的更为美妙的生存生活。否则,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人的生存与生活。这样的生存生活,要求生存生活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环境下的具体的现实的物质的人,不仅被动地做事,还要主动地做事,不仅要主动地做小事、做简单的事、做低级的事,而且还要做大事、做复杂的事、做高级的事,不仅要做事,而且还要做到好处、做到妙处,等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做事,做联系着的事,做联系着事的联系,不仅有大小、简单复杂、低级高级之分,还有被动、主动之别。因而,也就要求人们既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还要具备筹划事情的能力。筹划事情的能力就是哲学的具体应用,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即应变能力,即所谓敏锐性的问题,又是具体人的哲学素养的一个综合体现,表面上看来距离哲学很远,实质上还是需要哲学作为基础的。试想,“商场如战场”,在竞争愈来愈广泛愈来愈激烈、急剧变革发展时代下,“大兵都压境了”,“敌人都打到阵地上来了”,你还在那里“谋万世谋一时、谋全局谋一域”的,等人家都把你“灭”了你都还谋不清楚,那你还在谋得什么劲?然而现实上客观上又要求你不得不谋,因为这是涉及未来命运,甚至涉及生死的紧要关头,那么,怎么办?其实,这就要看你平时的积累了。积累的基础丰厚,处置得当,就有可能化险为夷、转难为安。否则,处置不得当,甚至手足无措、无所适从、听天由命,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哲学的基础性作用就是哲学间接性作用的间接性,或者说是工具的工具、手段的手段,而应用性作用就是哲学间接性作用的直接性,或者说是工具的目的、手段的目的,两者在绝对意义上是一回事,在相对意义上又是两回事,也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就其相对性而言,其基础性作用决定其应用性作用,手段决定目的,但又必须通过应用性表现出来,目的反映手段。毛泽东说得好,“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因此,哲学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假、大、空”言之无物的道德说教,真正的哲学既是综合的、抽象的,同时又必须是现实的、物质的和具体的。只不过从整体上就哲学与其它具体科学的关系而言,哲学是根,是本,其它则是枝,是末,其它科学是哲学的具体应用而已。科学史说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先从哲学开始的,后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不少具体学科才逐渐地从哲学中独立了出来。虽然任何科学都有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问题,但从整体而言哲学更侧重于从个别到一般,而其它具体科学更侧重于从一般到个别。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亲自主持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钱三强应邀在会上讲述物理学的研究发展概况。他讲到核原理时,毛泽东插话问:“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是这样。”“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钱三强一时语塞,因其时尚无人提出此问题。他思考着回答道:“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只知道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毛泽东却从容的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嘛!现在,实验室里还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后来,科学实验果然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人们为什么会有敏锐力?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敏锐力呢?原因就在于敏锐力是哲学素养的综合体现,有不同的哲学素养就会有不同的综合表现。我们仔细研究一下西方哲学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著名的哲学家往往还是数学家、化学家或者是物理学家,最为典型的是亚里士多德,其科学著作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了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解剖学、生理学以及伦理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修辞学,等等,等等,总之是古希腊人已知的各门学科。亚里士多德总结了泰勒斯以来哲学发展的结果,首次将哲学和其他科学区别开来,开创了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的独立研究。除了亚里士多德外,最早期的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德谟克利特,到伽利略、牛顿、笛卡儿,等等,等等。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律学、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众多方面,据传共有52种之多,但大多已经失传或散落了。不过,马克思和恩格斯仍认为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据说研究牛顿的学者发现,牛顿有关哲学方面的底稿有1300多万字,远远多于其自然科学方面的800多万字的底稿。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总感觉在学校里学到知识没有什么用处,真的没有用吗?不是的,只不过这些知识大多起到的是基础性作用,而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并未深刻地体会到而已。 
    十一、结论 
    李嘉诚说:“愚昧是世上最大的敌人”。哲学反对主观、浮浅、狭隘和零碎,一句话,就是反对愚昧糊涂。为什么要客观、全面、深刻、系统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世界的联系性和矛盾性或者说是竞争性。其中,系统性是其最高的要求。有人说哲学家就是用常人都不懂的词汇来讲常人都懂的道理。这个说法说明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我们现在确实有些所谓的哲学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另一个就是持此观点的人对哲学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说:“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现在有很多的人喜欢把“不按牌理出牌”奉若神明,简单地认为不按规则办事就能赢。其实,这是非常糊涂的。为什么?因为“不按牌理出牌”、不按规则办事、不遵循办这个事的客观规律,往往大多是不可能成为赢家的,是不可能办成事的。那么,这些所谓的“不按牌理出牌”为什么会赢呢?之所以会赢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运气,所谓“歪打正着”,碰巧了而已,但这并不具备范例效应;另一种则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不按牌理出牌”,实质上恰恰相反,而是对“牌理”彻底理解透了,达到了运用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超出了一般人、多数人的想象了,给人以出其不意感觉的缘故,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而已。所以《孙子》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空城计”为什么只有诸葛孔明来唱呢?因为看似同样的问题,诸葛孔明理解得要比我们会更加深刻,因此做起事来会更加有的放矢。再来拿下棋作比方,什么叫大师?什么叫高手?象走方,马走斜,炮是隔山打等等,大家好像人人都明白,其实大师、高手对此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是有区别的,他们理解的就是比我们的理解深刻得多、系统得多,不服不行,所以下棋起来就会有输有赢。有很多人自认为明白很多很多的道理而洋洋自得,批评起别人来总是振振有辞,很以为是。其实,明白很多很多的道理并不难,然而客观地、全面地、深刻地和系统地明白一个道理是最难的。因为要想真正地明白一个道理,就得把与之相联系的若干道理,甚至成千上万个道理都要弄明白了才行。否则,就是假明白,而不是真明白。就好像学语文,能认识好多的字、好多的词,并没有太多的价值,而问题是怎样把这些字、词通过一定的形式联系起来,充分反映出某种更加新颖的东西来,那就值钱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浅谈如何进行施工现场管理
    如何让农村数学课堂活起来
    如何在职业学校数学课中渗透信息化教育
    谈如何提高森林涵养水源的能力
    试论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高校如何利用微课程促进计算机教学的应用
    如何促进施工技术的完善创新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说说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