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国外技术恐惧研究述评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国外探讨技术恐惧的概况,国外学者对技术恐惧的内涵、类型、心理模式和产生原因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作了简要的分析评价,提出了我们也应当关注技术恐惧及其相关问题,认为它对我们的自然辩证法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恐惧/技术心理/技术哲学


【正文】
近20年,国外学者在技术恐惧的问题上有了许多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则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论著,只是在报刊上见到有关技术恐惧的消息,如因特网恐惧,核恐惧、基因食品恐惧和克隆恐惧的报道。本文力图较为系统地介绍国外学者探讨技术恐惧的状况和内容,并给出自己的评价,以期引起自然辩证法探索的关注。
一、国外技术恐惧研究概况
技术恐惧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心理反应现象。tomothy jay是第一个提出“技术恐惧”概念的学者,他在《educational technology》1981年第21期上发表了《计算机恐惧:对它怎么办》的文章(computerphobia:what to do about it)[1]。自此,欧美国家的许多人对技术恐惧开展了多角度的探讨。
“技术恐惧”一词的英文为technophobia,是由techno-(技术、工艺)与phobia(惧怕、恐惧症)组合构成的复合词。英汉大词典将technophobia解释为“对技术对社会及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恐惧”,或等同于另一复合词technofear(fear指害怕、担忧和畏惧)。[2]与technophobia一词相近和相关联的,还有technostress(技术应激)和technoanxiety(技术焦虑)等。
技术恐惧表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营管理活动、教育、医疗部门等众多领域。研究技术恐惧的学者有心理学家、技术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管理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一般公众也关心和参与技术恐惧的讨论。在internet上就有多个有关“技术恐惧”的网站(),欢迎公众在网上描绘自己所经历的技术恐惧,专家们则在网上回答公众提出的相关问题。美、英、法、德、日本、比利时、瑞士等国,在1997-1999期间,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各类媒体,组织关于技术恐惧的访谈节目就有近150个。这些节目内容广泛,从有关技术的各种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的描述,到产生原因分析、咨询建议、应有策略等应有尽有。国外对技术恐惧问题的研究成果甚多,网上的有关文章有几百篇,与技术恐惧直接有关的书籍也有多本(笔者得到其中的3本原文,见参考文献[1][8][30])。
二、技术恐惧研究的主要内容
欧美学者对“技术恐惧”问题的研究,大致涉及到技术恐惧的涵义、类型、存在的普遍程度、心理模式、产生的根源和消除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1.技术恐惧涵义
对技术引发恐惧的研究,是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出现的,技术恐惧的定义多以人们对计算机产生的心理反应为内容。jay对“计算机恐惧”界说的外延较广,包括:(1)拒绝谈论计算机,甚至拒绝想到计算机;(2)对计算机产生焦虑感或恐惧感;(3)对计算机产生敌对情绪,以致于出现攻击破坏电脑的念头。他的定义涉及行为、情绪、态度三种成分。[3]
1990年,两位对技术恐惧进行十几年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m.weil和l.d.rosen认为,技术恐惧是指人与计算机和与计算机相关的技术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焦虑,或对计算机及其操作及其社会冲击产生的消极态度,以及在与现实的计算机相互作用或当考虑未来可能的相互作用时产生的消极认知或内在自我批评性的看法。[4]maurer(1983)把计算机焦虑界定为“使用计算机所唤醒的非理性恐惧感,以及由此导致在行为上避免或最少量使用计算机”,[1]maurer和simonson(1984)把计算机焦虑者的行为特征描述为:(1)逃避计算机和安置计算机的场所;(2)对计算机过度警惕;(3)对计算机持消极看法;(4)倾向于缩短必要的计算机使用时间。[3]
crag brod(1984)首先提出了技术应激(technostress)的概念,认为它是“不能以健康的方式处理新的计算机技术而引起的现代的适应疾病”,这个概念获得人们广泛认同。[1]技术应激不仅包括着计算机恐惧、计算机焦虑,还更普遍地涵盖着以机器为基础的应激问题。
2.技术恐惧类型
不同学者从各自视角研究技术恐惧,因而技术恐惧被划分为不同类别。
a,对“技术物体”的恐惧。例如有原子弹恐惧、汽车恐惧、ddt和化肥恐惧、电话恐惧、飞机恐惧、电脑恐惧、基因食品恐惧、放射物恐惧等。
b,依据技术类别划分的恐惧。例如有核技术恐惧、基因技术恐惧、克隆技术恐惧、人工智能技术恐惧、医药技术恐惧、网络技术恐惧等。
c,从主体的恐惧程度划分。rosen和weil从个体认知、生理变化、情绪和行为等方面反应程度的差异,把技术恐惧者划分为三种类型;感到不舒服的使用者(uncomfortable users),认知方面的计算机恐惧者(cognitive computerphobes)和情绪焦虑的计算机恐惧者(anxious computerphobes)。[4]
3.技术恐惧的普遍性
技术恐惧问题深入社会的各个行业,在工作、家庭和生活中众多人有不同程度的技术恐惧。
1995年美国的一项关于对技术的态度和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人对待技术的态度可划分为三类:有10%-15%的人属于技术热衷者(eager adopters),50%-60%的人属于技术迟疑者(hesistant"prove it"),30%-40%的人属于技术抵制者(resisters),技术抵制者大多是技术恐惧者。[5]
1992-1994年,rosen和weil在23个国家的38所大学选取3392名一年级的大学生,研究其技术熟练程度与技术恐惧的关系。技术熟练程度以技术消费品、学校计算机和拥有个人电脑的使用情况来衡量,利用计算机焦虑、认知和态度的量表来评估技术恐惧。他们把研究结果划分为无技术恐惧组、中等技术恐惧组和高技术恐惧组三种群体。研究表明,各国大学生中“高技术恐惧组”的百分比中有:新加坡18%、美国29%、德国33%、意大利38%、西班牙34%、泰国51%、墨西哥53%、波兰89%。[6]可见,技术恐惧是普遍存在的。
4.技术恐惧的心理模式
技术恐惧并不是简单的心理现象。rosen和weil研究了成人和青少年对各类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与技术的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技术恐惧是对技术的消极心理反应,并提出技术恐惧的构成公式:tp=0.194*j+0.566*t+0.223*xr-0.129*jr。[6]
式中tp是技术恐惧,j是技术焦虑水平,t是对技术的态度,xr是消极认知,jr是积极认知,j、t、xp和jr都是标准分,tp是由j、t、xp和jr四种成分组成,每种成分对tp产生不同影响,因此,以四项标准分乘以其权重得到的值就是tp。从该公式中看出,在组成技术恐惧的四种成分中,技术态度有最重要的影响,其次是消极认知和技术焦虑,对新技术的积极认知对技术恐具水平起反向作用。
有的学者考察了在网上初学搜寻者所体验的技术恐惧,对技术恐惧的情感变量进行了分类:(1)个人认识上的问题,如学习遇到困难时不愿坚持、避免与他人进行个人信息交流、贬低信息世界价值或对进入信息社会感到不快乐、对系统工作效率持不信任态度;不愿接受帮助,甚至当需要帮助时也是如此。(2)搜寻过程问题,如缺乏自信、缺乏上网搜寻动机,害怕思考;在线查寻时情绪过度紧张(如惊奇地跳起、或害怕、喘息 拍击而导致面部扭曲等),对查寻结果过度反应(感到泄气,谴责系统或谴责自己);(3)有关人机相互作用中的感受问题,如由于感到有压力或威胁而讨厌读标志、指南、指示语和屏幕指示;因特别担心破坏整个系统而不敢敲击键盘;因“可到处移动的东西太多”而不愿从菜单中做选择;不关心简明精确的键盘输入。[7]
5.技术恐惧原因分析
国外学者对技术恐惧原因分析集中在如下方面:
(1)技术本身的问题
技术系统不完善。任何技术都有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周期过程,处于成熟前期的技术存在某种缺陷、不足在所难免,即使是成熟技术也会出现难以意料的问题;大型复杂技术系统的故障,可带来灾难性事件,如核泄漏导致严重核辐射污染、飞机空难等。本世纪的大型技术灾难有一百多起,每次事件都引起公众的关注,引发强烈的心理震动。历史上的火车恐惧、汽车恐惧和当前仍存在的飞机恐惧、基因药品和食品恐惧都植根于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技术系统复杂性。机器设备或一些软件的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hudiburg(1989)编制了《电脑技术小故障量表》来测量计算机技术引发的心理应激。这一量表测量人们每日所经历的计算机故障,包括计算机运行问题和信息问题。其中,涉及电脑运行的问题有七个:程序运行太慢,电脑速度太慢,电脑坏了,程序错误,非法输入信息,界面差,软件存在缺陷;涉及电脑信息问题有八个方面:缺少电脑专家,需要学习新软件,键盘打字错误,出现问题时无帮助,需要新技能,增加时间要求,增加电脑使用期望,不理解电脑说明。测量结果表明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出现的故障与人的焦虑反应密切相关。[3]
(2)经济因素
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特定行业的劳动者来讲,随着技术进步,可能导致部分在岗人员失业。如十九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初期,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导致大批工人失业。这引发了纺织工人捣毁织机,以反抗机器生产对劳动的威胁,这一对抗机器大工业的运动形成了后来所谓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卢德主义(ludditism)运动。卢德主义运动未能阻碍工业革命,却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机器使用是否会取代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导致劳动者失业,人受机器控制等。至今,这些问题也未获得满意的答案,对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社会经济意义问题,常常还有激烈的探讨,出现了新卢德主义(neo-ludditism)。[8]
不断更新的技术会增加人的经济负担,常常使人无奈、不满和害怕。例如,一项研究认为,医药技术恐惧(medical technophobia)正是由于医学技术不断改进导致医疗费用上升引起的。[9]有人提出,医疗通货膨胀慢慢超出了分析家的期望,大多数健康政策专家相信,医学技术是引起过高的健康费用的根本原因。甚至有人认为,医学技术变革,代价极为昂贵,它们将引起健康费用持续攀升,甚至会使整个健康保护系统瘫痪。
(3)心理因素
恐惧是由某种物体或情景引起的一种消极心理反应。一方面,人对庞然大物、不可控之事、身外之物具有原始的敬畏感(恐惧);另一方面,人对关系到自身的生死存亡问题极外敏感,如对基因食品和医药技术的安全性的关切,与人类的死亡恐惧是分不开的。此外,恐惧具有自我放大性和强烈的人际感染特征,一旦对某事或某物产生恐惧,会迅速地以非理性的方式蔓延扩展。

恐惧还来自人的心理定势影响。人们对于自己熟悉的技能,感觉得心应手,不愿放弃;而学习新技术,开始时总会遇到一定困难,工作效率不高,加上心理惰性的作用,就会使人对新技术产生抵触情绪。
人的认知风格、自我效能感、内控外控等人格特点与技术恐惧存在明显相关。立场独立认知风格、缺乏自我效能感和外控型人格的个体产生更多的技术恐惧。[1]
其他心理原因,如作为高层领导,作为受到尊敬的前辈,在新技术面前,要放下架子向下属或年轻人学习,存在丢面子的心理顾虑,也会使他们拒绝使用新技术;这一现象不仅在当今的电脑、网络技术应用中存在,早在1882年,德国就讨论过如何克服企业高层领导的电话恐惧问题。[10]
(4)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量的小说和科幻电影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的技术统治世界的图景,也是导致公众技术恐惧的原因,大众传媒的艺术夸张对技术恐惧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60年代因科幻电影引发的技术恐惧成为70年代电影的狂潮。在这些电影中,电脑技术从极机密的政府控制下解放,又从五六十年代宇宙飞船研究中走出,开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电脑化倾向增强的恐惧表现于在westworld(1973)、futureworld(1974)和demon seed(1977)等电影中。《电影如何反映技术恐惧》一文[11]认为,世界电影已不断证明来自于人类发明的公众恐惧情感。电影特别是科幻电影中的许多主题集中于真实世界的问题,如人类被“超人”超越,机器人控制甚至毁灭人类,核进攻的战争、空间探索、克隆的威胁等。star wars(1977)、star treke(1979)和the empire strikes back(1980)一类的电影,出于商业目的,依赖现代特技效果创设恐怖情景,电影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也煽动起公众对技术存在危险问题的极大关注。
此外,国外学者对技术伦理问题展开了许多研究,特别是人们对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恐惧,对网络犯罪、网络隐私问题、电脑依赖、网络成瘾、网络交往中出现网上自我与现实自我分裂等问题的忧虑,以及人们对“深蓝”战胜象棋大师产生的喜忧参半的复杂感情,都反映出技术恐惧产生有深刻的伦理根源。本文在此不作更具体阐述。
6,克服和消除技术恐惧的措施
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研究技术恐惧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和消除恐惧,并提出了许多消除恐惧的具体措施,概括说有:
(1)变革技术设计。技术设计者、工程师应考虑使用者的需要、兴趣等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使技术真正具有简单、方便、友好等特点,具有宜人性。
(2)改变使用技术的人。调适人的心理,使人适应技术发展。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实践机会,培养、提高与技术相关的知识、经验技能,改变消极的技术态度。对于不同群体的技术恐惧还要有具体针对性。[4]
三、国外技术恐惧研究的评价与启示
人们从多学科视野研究技术恐惧,对技术恐惧的研究也有多学科的意义。
首先,探讨技术恐惧问题有助于深化心理学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恐惧心理的本质、根源、表现及其治疗措施的探讨,一直是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国外心理学近期不仅关注于考察同技术有关的恐惧,而且还注意探讨同技术有关的其他心理现象,如技术崇拜(technophilia)[12]、技术依赖(techno-addiction)。或许,探讨技术恐惧、技术应激、技术焦虑、技术依赖和技术崇拜等技术心理反应的表现、种类、原因、心理模式、调适策略和办法,加上有关发明创造的心理、工程设计的心理、环境建设的心理等内容,有可能演化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技术心理学。
从表层看,技术恐惧是一种消极、负性的社会心理反应,但从深层次上理解,技术恐惧关涉人的社会适应问题,即人是否要适应技术化的社会,该怎样适应变化的技术、变化的社会的问题,“人适应社会”在何种意义上是符合人性的,在何种意义上又潜伏着导致人的导化问题?因此,对技术恐惧的探讨不仅在实践上有助于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而且可以从理论上思考心理健康的标准问题,扩展和充实健康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其次,国外学者研究技术恐惧并不仅仅是学术兴趣,其重要目的是基于实践需要,如改进技术设计,开展出满足用户需要的好的技术产品,如在商业活动中研究消费者心理确定商品营销定位,教育中研究教师与学生技术恐惧的相关性及对学生学习、发展的影响。实际上,技术恐惧确实关涉到众多的实践问题。例如,80年代对商业管理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老的管理者反对在其办公桌出现电脑。于是,这项调查导致电脑产业把pc机市场开发定位在年轻人身上。到90年代中期,研究表明年龄已不再是拥有电脑的主要预期变量,老人使用电脑的普及程度与其他成人群体并无区别,这一现状是电脑商家不可忽视的重要商业信息。技术产品生产者和营销者要研究不同群体的技术恐惧问题,找寻克服技术恐惧的有效措施,如怎样教会老人获得电脑操作技能,这对打开市场销路有重要意义。也可以说,对技术恐惧的关注和研究有重要的经济学意义。
再者,了解技术恐惧研究的情况和成果,对于我们的自然辩证法特别是技术哲学的探索也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对技术恐惧的考察可以深化关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人性的、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经济的、政治的、伦理的等多角度全面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技术及其发展,是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必须研究的课题。国外学者对技术恐惧的研究可能引发如下四方面的思考:
1.怎样认识技术哲学家的理论与大众技术心理的关系,首先是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恐惧的关系。笔者在读海德格尔的书时开始很难理解他对现代技术的批评,看不懂,在把技术恐惧作为大众对技术的社会心理基础同海德格尔的思想联系起来,就多少感到这位哲人的观点比较易于理解了。或许,如果我们把技术恐惧、技术焦虑、技术依赖和技术崇拜等大众化的、底层的社会心理现象,看作构成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批评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可能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和更确切地把握和评价技术哲学的各种思潮和批评。
2.怎样认识技术恐惧和技术恐惧研究的“合理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内部就存在对立和分歧,有人认为技术本身是中立的,技术本身无所谓好坏和善恶,因此也不存在着真正的技术恐惧,所谓技术恐惧只是反映了人们害怕不正当的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另有学者则认为技术本身就是有“价值负荷”的和有“两重性”的,技术价值的消极的、负性的一面就是技术恐惧的内在根据,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真正的技术恐惧,认为人们应该认真研究技术恐惧并细化为技术应激、技术焦虑、计算机焦虑,认真研究技术恐惧的表现程度、原因、本质和作用。我们对这些意见也应有所回应。
3.怎样思考究竟什么是技术。探讨技术恐惧,不仅涉及到技术的两重性,而且会涉及到对技术本质的认识。例如,既然叫“技术恐惧”,当然是人对技术的恐惧,需要进一步追问被人们所恐惧或所害怕的技术是什么或“技术是指什么?”国外学者在描述技术恐惧时常常以对机器、ddt、核武器的恐惧为据,在说明技术的中立性时用手枪既可以打坏人也可以打好人为例,那么,计算机、ddt、原子弹、手枪就是技术吗?如果蒸汽机、电动机、计算机、数控机床根本不是技术(不是technology),技术、技术发明、技术专利、技术进步究竟是什么?如果ddt、炸弹、原子弹、手枪就是技术,它们何以是技术?定义技术是困难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要绕开和回避界定技术也是困难的乃至是不可能的。
4.应当怎样对待技术或有合理的“技术态度”。关于科学,人们多讲到要有科学精神,几乎不涉及科学恐惧问题,对于技术,人们则几乎不讲有没有技术态度,而多谈论技术恐惧。那么,我们可否提出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技术和技术进步,对技术和技术变化应该形成什么样的“技术态度”的问题呢?实际上,技术恐惧或技术崇拜,热爱技术或逃避技术,是成为技术卢德者好还是成为技术嬉皮士好,是赞同技术发展还是反对技术发展,是主张技术悲观主义还是坚持技术乐观主义,都是属于技术态度。问题是我们怎样界说“技术态度”以及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合理的技术态度,包括应当怎样看待和对待技术价值、技术的两重性、技术伦理、技术风险和技术评估,这些都是自然辩证法研究可以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mark j.brosnan:technophobia-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12,12,13,16,16,13.
[2] 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vol.2.3575-3576.
[3] assessing and managing technostress./mddi/archive/97/07/001.html
[10] 〔美〕王嘉廉著、林佩琳译:电脑时代的恐惧与压力(techno vision),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11。
[11] nancy bourke:how technophobia has been reflected in film.http//www.loyola.edu/dept/philosophy/techne/film.htm
[12] ellen ullman:close to the machine-technophilia and its discontents.san francisco:261 columbus avenue,1997.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种子包衣技术课题细化到工厂育苗和飞播技术…
    林业技术推广在基层林业站存在问题与对策
    森林天然更新技术分析
    基于3S技术的林业信息系统构建分析
    基于交互式MRAS的矿山电机车无速度传感器技…
    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中GIS技术应用的价…
    米波着陆系统技术研究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设施管理系统的实现
    新时期移动电子信息软件设计技术探讨
    刍议化工管道加热保温技术及实施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年级智障学生语文课堂合作…
    供热管网技术的问题及其具体完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