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原人》中,冯友兰先生努力吸收西方现代性精神,将个人从传统儒家的群体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突出人在宇宙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冯先生对于
关键词:觉解;主体;理性;境界
如果说冯友兰先生的自然观的基础是逻辑思辨,主要体现在《新理学》中,那么他的人生观的基础,就是现代性的工具理性。西方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就是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下,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和工具理性的高扬。工具理性的高扬,使科技日益进步,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与社会都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长足的发展。
一件事一个物是客观的,而它们的意义则产生于人对于它们的了解,由人的主观认识所决定。在这里,冯先生对事物的性质、可能引起的后果、与他事物关系等方面的意义,这些客观的意义都不讲;只讲人对于它们了解之后,这些事物对于人自身的意义,而意义的世界是属于人的,其他任何东西,如禽兽,是没有意义世界的。从而突出人自身的重要性,使人具有主体的地位。一切都因人的存在而具有意义,人不再是神的仆人,不再是道德的奴隶。人在宇宙中主体地位的确立,这种思想不仅是西方启蒙运动的核心,也是西方现代文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在
(二)以庄子思想来解释人生修养和境界,突出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庄子和儒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庄子强调个人,而儒家强调集体。因此,用庄子思想来诠释传统儒家的人生哲学,能够更好地凸显人作为个体的重要性。而庄子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表现在他对个体自由的强调上,这种自由既有作为物质体的个体的自由,也有作为精神体的个体的自由,可以说是最适合解释境界,因此,在《新原人》中,冯先生大量引用《庄子》来解说人生境界,来解释比对人生现象。首先,在解释觉解之时,冯先生引用《庄子·齐物论》:“梦 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由梦到知其为梦,由知梦到知其为大梦,从而完成了从不觉到觉,最后到大觉的过程,以此来说明觉解的层次性,肯定个体的人的主观努力能使人获得更高的境界。其次,在解释境界时,主要引用《庄子》解释自然境界和天地境界:以《庄子·马蹄》中的“其行填填,其视颠颠”来比喻自然境界,以《庄子·在宥》中的‘浑浑沌沌,终生不离’来赞美自然境界的朴素美,以《庄子》所谓恬愉之乐来解说自然境界的人的精神之乐,以《庄子·齐物论》之“一”来解说“大全”,以“至人无己”、“圣人无我”来解说天地境界中的人精神状态,以道家“得道”的最高境界来解说儒家同天的境界,即天地境界。可见“就强调‘同天’境界必须超越道德阶段来说,他是属于道家的。”复次,对才、命、死、生的阐述。以《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和小鸟,来说明人的才(天资)的不同,来说明天地境界中不受才的影响;以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和“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来说明命的不可改变性。用《庄子·大宗师》“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来说明自然境界中的人对生死的态度。以“不生不死”来说明天地境界之人的超生死的态度,强调人作为个体的自由。
二、理性的分析与认知
工具理性是西方现代性发展的方法论。人们通过将对象分门别类,形成概念,然后,借助理性的分析和归纳,获得可还原的知识,从而极大地发展了人的认识能力。可以说工具理陛是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得以发展,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方法。因此,
人有能知之心,物有可知之性;主观和客观结合。就是尽心知性。最后知天。这仍然是程朱理学的老路,只不过冯先生将天换成了理。所以冯先生的思路是从理到性到心。冯先生不用“了解”而用“觉解”,一个“觉”字便道尽了其人生境界的内在涵义。总之,觉解事物获得对于事物的知识,觉解使生命获得对于人生的知识,从而获得人生的价值。
同时,冯友兰先生还专门就人脑和人心做出区别:“人的脑子的活动,是人的心的存在的基础。知觉灵明,是人的心的要素。”其实,人脑和人心都是人的精神活动,冯先生之所以要做出这一区别,即在于他要保留
(二)经验知识的学养观。冯先生承接程朱理学中的道德至上主义思想,他的人生观实际上也就是他的道德观,道德观实际上就是人生观。他所说的人生修养实际上就是程朱的功夫,包括两个方面:觉解和敬。学是觉解,养是敬。觉解和敬,虽然是一种境界和形式的观念,但它们在两个方面包括知识或者说需要知识:其一,要得到这种境界和哲学的观念需要经验知识。“上所说的哲学底观念,虽是形式的观念,但人之得之,亦必借助于经验。我们虽不能知,亦不必知,宇宙间所有底事物,都是什么,但我们必须对于有些事物,有些知识,然后可有宇宙的观念。”人必须先有知识经验,然后才能觉解和敬,否则,犹如“空锅煮饭”,如佛道然。知识不仅是必要条件,也是逻辑的先在。在这一点上,冯先生讲的内容虽然和程朱相同,但冯先生讲得更加清楚,原因就在于,冯先生加入了知识的内容,进行了形式和内容的区别,比程朱只讲经验自然要明白得多。其二,现代知识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可验证性。只有具有可验证性的知识才能成为科学的知识,可验证性是现代科学知识不同于传统经验的根本所在;只有具备可验证性知识,才具有教 授、推广、普及的价值。这也是现代性在知识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特性。
参考文献:
[1]冯友兰,冯友兰文集第五卷·新原人[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5
[2]张永义,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