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唯有东北高粱以品质上乘而著称。多年来,广大群众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各地要因地制宜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使高粱生产不断向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方向发展。同时,要总结新的增产经验,把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提高到一个更高水平。
关键词:高粱;用途;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s514 文献标识码:a
高粱根系发达,可利用较深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既抗旱,又耐瘠薄,肥料利用率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高粱能获得稳定的较高产量,高粱还有抗涝和耐盐碱的特性,能在ph值5.5~8.5的各类土壤上正常生长。所以,高粱也是盐碱涝洼地区广泛栽培的高产作物。
1 高粱的主要用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粱作为主要食粮的用量逐年减少,而将大量的高粱用于饲料、酿酒及其他工业原料。在我国,用高粱籽粒酿制白酒或酒精,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如驰名中外的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及其他高档酒均系以高粱为原料酿成。高粱酒醇厚浓郁,芳香甘冽,品质极佳。
高粱是家畜家禽极好的精饲料,其饲用价值与玉米相近。从畜禽对营养物质需要来看,高粱籽粒可消化营养总量和粗淀粉等均较高,适于畜禽育肥,适当的单宁有利于防治畜禽,特别是仔畜、雏禽肠道疾病,有利于肠胃拔干、蠕动。在国外,把高粱配合饲料与其他配合饲料喂,能促进家畜的食欲与营养的吸收。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高粱将是畜禽、鱼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茎叶饲料高粱中,甜高粱的含糖量在18%左右。生物产量6~8万kg/hm2。据实验,用甜高粱作青贮饲料喂奶牛,可增加奶牛的食欲,使日产奶量提高0.5kg以上。在北方,近年来鹿场也开始用甜高粱喂鹿,取得较好的效果。茎叶高粱可用于发展高粱牧场和草场,其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高粱除酿酒、制糖以外,剩余废渣可制作纤维板。高粱秸秆在农村也大有用途,可做蔬菜生产中的支架、防风篱笆,高粱秆外皮可编织席茓等。总之,高粱在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高粱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高粱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秦岭黄河以北,长城以北是主产区。在栽培目的和用途上,用做含糖的比率明显减少,用于饲料酿酒的比例显著增加。高粱已成为集粮食、饲料,经济作物于一身的多元作物。近年来,随着高粱高产技术的不断推广,在栽培上初步总结出一套“高、矮、密”的高产栽培方法。
纵观全国高粱生产现状,我国高粱生产将会有一定回升,总的趋势看,高粱栽培区域将会继续由南向北,由平原地区向旱涝、盐碱、沙瘠地转移,由农区向牧区推进。从栽培目的和用途上考虑,高粱将由食用转变为饲用和酿造等工业原料。栽培的粒用高粱将由高秆大穗型向中矮秆密植型转变。在质量上,根据市场需求向专用型发展。以高粱作为高产饲料作物极富有发展前景。预计北方高粱面积将会有一定的发展。以高粱为原料酿造白酒,我国在世界上独占优势,且久负盛名,特别是吉、黑2省所产红高粱,在各名酒倍受欢迎。一个北方高粱市场的雏形正在形成。应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高粱生产,迅速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建立产、供、销为一体的高粱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使吉林成为我国高粱主要生产基地。
3 吉林省发展高粱生产的有利条件
3.1 地理环境适合发展高粱生产
吉林省地处北方干旱地区,常年降水量都在500mm左右,干旱经常威胁着农业生产。特别是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只有400mm,加之风沙大,地表蒸发量大且土壤贫瘠。在诸多的作物中,唯有高粱抗旱,耐瘠、耐盐碱。在此地区发展高粱生产,既经济又能获得高产稳产。此外,吉林省还有大面积贫水型洼地,这本是一些富含有机质和其他养分的肥沃土壤,虽然地势低洼易涝,但水源又不足,而高粱具有耐涝的特点,即使在遭受洪涝灾害的情况下,高粱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些地块、地段在20世纪5、60年代就盛产高粱,只是近些年来不适当地扩种了玉米,今后应遵循自然法则,改种高粱。
3.2 农民具有丰富的栽培经验
高粱历来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比如:西部地区如何抗旱抓全苗;中部地区做到浆打垅,适时播种,浅播重压,做到一次抓全苗;尤其是近年来大面积种植耐密型中矮秆品种,做
到以肥保密,以密求高产等。
3.3 良好的科研条件
在农业生产中,优良品种是夺取高产的内因,但是只有良种和良法相结合,才能获得预期的增产效益。为适应商品市场的需要,近年来吉林省科研单位,选育出一批耐密型中矮秆酿造高粱新杂交种,如早熟耐密的酿造型高粱吉杂52号。1992年种植面积近2万hm2,已成为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的主栽品种之一。
4 发展高粱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栽培技术方面,精细整地是高粱确保全苗的重要措施。吉林省冬春雨雪稀少,春季干旱、风多,为保证全苗,做好整地保墒是重要一环。对于秋翻平播的土地,在秋耙的基础上,早春土壤解冻时还应及时顶凌春耙,使土壤达到细、暄、平、上虚下实,为及时播种创造良好的条件。秋季雨雪多的地区或涝洼、盐碱地,可进行秋耕春耙,以利于土壤熟化和防止盐分上升。春翻地块,要随翻,随耙,防止水分蒸发。涝洼地要提早进行顶凌浅翻,否则进入反浆期,机车不能作业。垄作区,应力争秋起垄,以保水蓄墒,供种子发芽。
在选用良种方面,选用良种是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良种只能在一定自然、栽培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优良的种性。任何一个良种,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并要合理搭配,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
作者简介:张烁(1974-),女,汉族,本科,吉林省镇赉人,吉林省镇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