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玉米营养失调症及防治措施
摘 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玉米在生长期间所需的主要3大营养元素氮、磷、钾。本文介绍了缺乏时发生的症状、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营养失调症;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黑龙江省龙江县素有“玉米第一县”之称,全县共有耕地面积36万多公顷,仅玉米播种面积为32万多公顷。玉米在龙江县种植比重很大,提高玉米单产产量是龙江县农技推广部门多年的工作重点。玉米营养失调症近年来也是农技部门研究的课题之一,随着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开展,利用采土、化验、配肥等一条龙服务,让农民科学施肥,避免了玉米营养失调症的发生,大幅提高了龙江县玉米单产产量。现在简要介绍一下玉米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失调症及防治措施。
  1 玉米营养失调症的主要原因
  1.1 客观原因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含量过多、不足或营养元索之间不平衡。有的地块的土壤中营养总体是均衡的,但是农民为了提高玉米产量,盲目施用化肥,破坏了土壤中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平衡状态,人为造成了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过多或不足,最终导致作物体内养分过多或缺乏。
  1.2 有的土壤本身过酸或过碱
  酸碱度不平衡导致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平衡,导致玉米作物营养元素不平衡。如土壤偏酸,玉米容易缺磷。
  1.3 田间管理不科学
  种植密度过大,杂草病虫害等因素严重影响玉米生长发育,从而间接影响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1.4 微生物争夺土壤中的营养元素
  例如为了省时省力,农田机具的普遍利用导致了生秸秆、未熟堆肥以及锯屑、牛粪等大量投入于农田,将未熟有机物施于土壤中,就会给土壤微生物提供丰富的碳源,促使微生物繁殖旺盛,从而夺走土壤中的无机态氮。
  1.5 玉米苗期温度过低,导致玉米对营养元素吸收不好
  如在气温持续低温的状态下,就会影响玉米根系对磷的吸收,导致缺磷。
  1.6 土壤耕层物理性质不良
  土壤耕层物理性质不良或有不良的障碍层次,致使土壤潜在肥力不能发挥,或者作物根系生长受阻碍,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2 玉米营养缺乏的症状
  不同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各异。因此,缺少时出现的部位和症状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氮、磷、钾在植物体内是可以再利用的养分,缺少时其症状首先在老叶上出现。如果没有病斑,可能是缺氮或缺磷。如果有病斑,可能是缺钾。
  2.1 玉米缺氮症状
  玉米缺氮时幼苗瘦弱,植株矮小,叶片失绿变黄。氮是可移动的元素,所以叶片发黄从植株下部的老叶片开始,叶片从植株下面往上呈黄绿色。叶尖发黄,逐渐沿中脉扩展呈楔形,叶片中部较边缘部分先褪绿变黄,叶脉略带红色。当整个叶片都褪绿变黄后,叶鞘将变成红色,不久整个叶片变成黄褐色而枯死。中度缺氮情况下,植株中部叶片呈淡绿色,上部细嫩叶片仍呈绿色。如果玉米生长后期仍不能吸收到足够的氮,其抽穗期将延迟,雌穗不能正常发育,导致严重减产。
  2.2 缺磷的症状
  玉米缺磷时,最突出的特征是苗期整株叶呈紫红色、株杆瘦弱、矮小。玉米吸收磷素是从幼苗开始,如果此时缺磷,在叶尖部分沿着叶缘向叶鞘发展呈深绿带紫红色,逐渐扩展到整张叶片,症状从下部叶片向上片发展,甚至全株呈紫红色。严重缺磷叶片,从叶尖开始枯萎褪色、花丝抽出延迟,穗发育不完全,常弯曲、秃尖等。随着植株生长,紫红色会逐渐消失,下部叶片变成黄色。有的杂交种在缺磷的情况下,其幼苗并不表现紫红色症状,但缺磷植株明显低于正常植株。因此,在诊断缺磷时,要结合品种特性综合分析。玉米缺磷还会影响授粉与灌浆,导致果穗短小、弯曲、秃顶、籽粒排列不整齐、瘪粒多、成熟慢。
  2.3 玉米缺钾症状
  玉米缺钾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因为此时是玉米生产时期需要钾素最多的时期。此时,缺钾最突出的症状为玉米株植中下部老叶尖及叶缘黄化、焦枯,新出幼叶呈黄色或黄绿色,节间变短,整个植株矮小瘦弱,支撑根减少,叶片大小比例失调,呈现叶片密集堆叠矮缩的异常株型,茎秆易折,成熟期推迟,籽粒不饱满。
  3 防治措施
  一般玉米每生产100kg子粒需要:氮2.5~3.0kg,五氧化二磷0.86~1.25kg,氧化钾2.0~2.1kg。在生产过程中应依据地力、栽培水平、产

目标等因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农肥、化肥相结合;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合理搭配。
  种植玉米时,对玉米地的土壤进行测试,采用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试土壤中氮、磷、钾3元素含量是否正常。对测试出的数据,合理、科学的选用基肥。
  培肥地力。对于新开垦的、熟化程度低的要适量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有机肥的作用,除了供给作物多种养分外,更重要的是更新和积累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形成土壤团粒机构,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为作物高产优质创造条件。
  在玉米田的土壤中只有氮素不足时,可在翻耕整地时,配施一定量的速效氮肥作基肥。平均每667m2施纯氮15kg左右。如果是在苗期缺氮,可喷施1%尿素水溶液。这样可以保证氮元素的供给。
  如果是酸性土壤造成的缺磷元素,应增施有机肥料和石灰,这样可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同时培育壮秧,增强玉米根系吸收土壤中磷素的能力。
  如果土壤单纯缺磷时,可适当增施磷肥。如作基肥,通常每667m2施过磷酸钙20~25kg;作种肥施过磷酸钙3~5kg,但需先均匀拌入腐熟有机肥,而后播种或移栽。作根外追肥时,过磷酸钙的喷施浓度为l%~2%。
  作物缺钾矫治的针对性措施是施用钾肥,一般每667m2用钾肥7.5~10kg或草木灰75~100kg,可以1次基施。
  追肥时可施硫酸钾或氯化钾,15kg/667m2。苗期可叶面交替喷施天达2116和0.5%磷酸二氢钾1~2次。
  合理适当地施入其他微量元素,补充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不足。连年的种植,化肥的乱用,已经导致土壤的板结,土质下降,要想改良土壤,提高产量,必须保证作物所需各种元素缺一不可。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
    西方语言哲学是语言研究的营养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