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影响到社会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有效控制,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
建筑工程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通过施工所构成的,材料质量的优劣,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总成本中,建筑材料占了将近70%,可以说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发生微小的变化,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国对建筑材料的控制非常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过程中,必须对材料从采购到使用,每个流通环节都必须加强对它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把材料质量对施工技术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1]。
1.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受到设备因素的影响
设备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的使用不仅关系到材料的运输及加工环节,而且还贯穿于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设备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造成影响,最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设备因素不仅包括设备的自身质量,也包括其使用、保养、维护等各方面的质量,离开了这些,即使材料质量再好,也无法形成高质量的成品。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过程中,只有控制好设备自身及其使用、保养、维护等各方面的质量,才能使优质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优势,从而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1.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受到人员因素的影响
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主观因素。一方面,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必须通过施工人员的操作来完成,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及其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人员因素也是影响材料质量控制与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在材料的采购、检测、验收、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还是在设备的采购、使用、保养、维护等环节,人始终是主体,在这些工作中对质量控制产生重大的影响。
1.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包括三大方面:①自然环境:如项目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地理、地形、水文气象等;②劳动环境:如劳动工具、劳动组合等:③社会环境:如当地的治安情况、风土人情等;④管理环境:如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保障体系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造成影响。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管理力度。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有效进行,实现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目标,必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并不断地加以完善,使之具有比较齐全的功能和明确的责任,并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检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技术质量控制。
其次,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对关健部位与薄弱环节实施重点控制。一方面,要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工作,使其齐全而真实,并实现与施工进度的同步进行,使得工程的质量考核更加便利,竣工验收的技术资料更加完整。另一方面,对重点工程实施重点控制,如施工质量通病、隐蔽工程施工、对工程施工技术质量影响较大的关健部位或重要环节等,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技术质量检查与复核,并对已完工部分进行及时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工作。
2.2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是通过人的管理来实现的,施工人员如果不具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一切都只是空谈。因此,必须通过定期的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意识方面的培训,使施工人员建立起“质量
一,预防为主,用数据说话,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进行其他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如质量控制知识、施工技能、安全管理等,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这些培训,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对建筑材料、设备、施工过程等方面的质量控制水平,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更加地全面、彻底、有效。
2.3加强对施工设备与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就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控制。对于跟材料与设备相关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责任心、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确保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的成效。采购人员要对材料与设备比较熟悉,采购时能够对质量的好坏进行识别并货比三家、择优采购,把好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的第一关。材料、设备的验收人员必须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对进场的材料与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并登记备案,对于重要的材料或设备要进行必要的复测或取样试验,以确保其质量。材料与设备的管理人员则要对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避免材料与设备因管理不善而造成质量降低,对于临近使用期限的材料要优先使用,以避免材料过了保质期而造成浪费;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设备,要及时进行回收入库管理,避免设备的无故损坏。
2.4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首先,加强对混凝土配合比的换算与控制。由于在实验室得到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在比较理想的条件下得到的,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原料的实际情况与实验室中的有所差别,所以,混凝土的实际配比不能照搬实验室中得到的配比,必须根据实际的骨料超逊径颗粒和含水量等进行换算,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更加的科学、合理[2]。 其次,加强对混凝土和易性的改善与控制。和易性是混凝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性能指标,是对混凝土的保水性、流动性和粘结性的综述。虽然低水量的混凝土更容易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但这会导致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容易发生离析现象或导致振捣不实,因此,在实际的混凝土工程中,一般都是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以避免发生离析、泌水或振捣不实现象。
再次,加强对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与养护的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就是浇筑、振捣和养护,如果处理不善,很容易在内部出现孔洞、蜂窝等质量缺陷,而且难于发现,因此,必须加大对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的力度和严格的考核,并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使整个浇筑、振捣过程做到及时、连续,同时,还要按照规范要求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以避免产生裂缝,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5加强对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首先,在施工前加强对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与交流。在建筑工程中,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在钢结构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有关人员必须加强对图纸的研究、分析与交流,深入了解和掌握施工技术、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范等,这样才能保证钢结构的施工更加顺畅,最大限度上避免违规操作的发生。
其次,加强对钢结构施工组织计划的审查。钢结构的施工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对钢结构施工组织计划实施严格的审查,以确保其科学、合理,有利于提高钢结构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审查的内容主要有:是否有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及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全面、严格的培训;新工艺的使用是否有效;施工组织计划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能够满足钢结构工程的实际需求;施工进度与质量控制的措施是否正确有效[3]。
再次,加强对钢结构工程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安装梁柱时,必须保证垫铁平整、螺栓牢固可靠,并符合标准要求,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起吊安装;进行螺栓的连接时,连接孔的扩孔操作严禁使用气割,使用普通螺栓连接时垫片数最大不超过两个。钢结构在安装固定后,必须对柱底板进行二次浇筑,以确保其稳定性。在施工中使用高强度螺栓时,要先进行严格的合格验收,并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其平衡度,确保工程的质量。
3 结论
综上所述,施工单位必须在实际工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采取各种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促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姜海
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3(7).
[2]马小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锦绣,2013(7).
[3]赵勇.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j].科学时代?下半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