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近年来一部史诗级的战争巨作,这部影片,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商业上都被寄予厚望。然而,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将年度殊荣颁发给伊朗导演阿斯卡尔·法尔哈德执导的影片《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我国的《金陵十三钗》未能如愿以偿。文章将从艺术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两个主要方面就《金陵十三钗》冲击奥斯卡失败作出深刻解读。
关键词:《金陵十三钗》奥斯卡美国战争片
2011年,是传统认知上中国大片走过的第十个年头,普遍上认为,这一纪元始于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上映,即使是在此之前,“大片”这一概念也决不让中国观众感觉到陌生,早在九十年代,卡梅隆执导的《真实的谎言》以及《泰坦尼克号》早已走入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观众的视线。2000年第72届奥斯卡将“最佳外语片”奖的殊荣颁发给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后,中国大陆的顶级电影人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于是,在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电影界最有权势的电影人开始了一场至今仍在持续的“大片盛宴”。2011年,张艺谋执导了自己首部战争片《金陵十三钗》,该片以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为了救人而冒充神父的美国人、一群躲在教堂避难的女学生、一群风尘女子以及一队残余的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遭遇,共同面对这一劫难的故事。和过往的诸多华语大片一样,从制片方到主创人员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极大的期望——在斩获高额票房的同时,能够得到奥斯卡的垂青。
然而,事与愿违,2012年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颁发给了由伊朗导演阿斯卡尔·法尔哈德执导的影片《内达和西敏,一次别离》,连提名名单上都未能出现被中国电影人给予厚望的影片《金陵十三钗》,联想到该片在中国大陆地区获得的仅6亿票房(与该片预算持平,是否实现盈利也只有制片方自己才知道),这已经构成了我们对该片表示沮丧的足够理由。至此,中国电影人、广大观众开始习惯性地用政治视角来审视问题了——外交和军事上,伊朗是一个在当下与美国处在针尖对麦芒的国家,代表美国精英阶层的美国学院派电影人怎么会将这一桂冠让予来自“敌国”的导演呢?另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不管是不是为了迎合美国人的审美与价值观,我们国家的制作团队特意安排了美国人作为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还是没有能够“讨好”贵国电影评委。
事实上,电影《金陵十三钗》冲击奥斯卡失败有着深刻的内在原因,本文将着重讨论其失败的根源。整体上来看,这部电影没有能够被奥斯卡奖评委垂青的原因可以分为审美因素和非审美因素两部分。
一、 影片在电影美学上未能符合美国战争片的审美特征
受到战后新好莱坞电影艺术风格以及九十年代后,开放的中国所引进的传统认知上的美国“大片”美学风格的影响,从中国电影人到电影观众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所谓大片必须要有宏大的场面作支撑,毕竟,这一认知有充分的依据。理论上说,好莱坞的“大片”的确是建立在高投入、大制作基础之上的;从事实来看,中国观众看到的美国“大片”也基本上呈现出了为观众贡献“视听奇观”这一审美风格特征。善于模仿的中国人将我们眼中看到的这一好莱坞典型审美特征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处理,这也揭示了为什么近十年来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大陆顶级导演不断以古装电影宣誓自己在大片市场的存在,显然,古代战争为这些导演展现视听奇观提供了良好的舞台。然而从观众的口碑、反响以及各电影节的评价上来说,这些电影并不能算特别成功,起码它们的表现并不像这些导演之前预想的那样。因此,这一“鸿篇巨制”的理念由古代冷兵器战争或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移植到了现代战争,也不会取得一蹴而就的成功,甚至其劣势照美国战争片相比更加明显。这也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没能打动好莱坞评审的重要审美因素。
首先,在营造视听奇观上,《金陵十三钗》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战争场面的刻画,足以令国内电影人以及观众感到振奋,影片中表现南京巷战的一段,俨然呈现出了我们头脑中美国大片的风范,更没有人会怀疑摄像师出身的张艺谋导演场面调度的能力。然而,这一比较在某种程度上仅限于在中国电影之中,冲击奥斯卡,就必须拿出具有世界最高水准的作品来,这已经成为业内外的共识,换言之,你的制作水准必须能
够赶超美国主流电影导演的作品才有被奥斯卡评委垂青的可能。
也许,1999年被称为“好莱坞最有权势导演”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能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端倪。这部影片,我们并不陌生,在这里只谈一个侧面的评价,众所周知,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在开篇的20分钟就营造了一个颇为使人震撼的登陆战争场面,这一段落(至少在那个时期)堪称表现现代战争的最高水平。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人谴责,斯皮尔伯格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威提高了以后拍摄战争场面的难度。这一评价显然是对斯皮尔伯格的变相褒扬,至少,作为观众的我们不得不折服于大导演的才华横溢。在此之后的诸多好莱坞战争片有意无意地模仿和沿袭了这一技术和美学风格。事实上,斯皮尔伯格并不是新好莱坞战争片的典型代表,拍摄了经典越战片《现代启示录》的科波拉才是这一风格的基本确立者。但不管怎么说,重复、模仿与沿袭,重申了新好莱坞战争片的基本美学风格。冷静来看,这一风格由好莱坞庞大的资金系统和美国先进的电影科技作为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旁人难以问及这一风格的根源。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淅地看到,电影《金陵十三钗》冲击好莱坞,其为表现战争美学所营造的视听语言就势必会成为看惯了美国大片视听轰炸的好莱坞评审团队检验的对象。可以直言不讳地说,《金陵十三钗》在营造战争场面的美学效果方面相比于美国大片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由于技术与创意的制约,以我们国家当前的电影制作水平,用战争片去冲击奥斯卡奖,也是相当吃亏的。因此,我们需要务实地看到,与新好莱坞战争片相比,我们在这一领域里还较为稚嫩,若要赶超他们,的确还需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对战争片的审美要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便是对其非战争场面的营造,事实上,美国战争片除了我们所共知的对战争场面的描绘无所不用其极之外,在非战争情景的叙述上,也往往呈现出某种程式化的特征。以伊拉克战争为背景拍摄的电影《星条旗永不落》中,导演便以驻伊美军士兵打电话、运动等日常生活场景切入,影片有大量篇幅展现了这些国家的“勇士”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细腻之处也感人至深。再如著名美国电视剧《兄弟连》和《血战太平洋》,前者以“二战”时期美国王牌部队101空降师远征欧陆为主要表现对象,后者顾名思义,展示了在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的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将士与日本法西斯展开殊死战斗的故事。这两部戏的制作来自于同一套班底,除了一如既往对战争场面的刻画外,剧集还较为细致地描绘了美军官兵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抽烟、喝酒或喝咖啡、新兵学剃胡须、听唱片或读写家信,战友之间会开些低俗玩笑等等,它们已成为美国战争片的仪式性的场景,影片中甚至会出现某些意志不坚定者亦或是一段美丽的爱情,也总少不了部队中某战友收养了宠物的片段。这些片段的出现,不得不承认,在战争片当中有着极大的美学含义。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作为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的节奏调节,它们的作用有些许类似于剧情片中展现生活情趣与时间流逝的空镜头。第二,通过这样的段落能够非常巧妙地表现部队官兵温情的一面,相比之下,“敌军”将士的生活往往不这么去表现,即使有,也更多地呈现出负面甚至污秽的一面,进而表达主创人员的褒贬之意,比如德国影片《帝国的毁灭》中,爱娃·布劳恩在第三帝国即将走向历史的终结之际,与帝国总理府驻守官兵及女孩疯狂跳舞的段落就表现了这样一层含义,类似的还有《行动目标希特勒》以及《南京!南京!》等表现法西斯势力的段落最为典型。总之,这一美学倾向的诉求是,在观众的视线中塑造一场“天使对魔鬼的战争”。这一美学诉求,与新闻学当中的讨论热点——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一脉相承。反观《金陵十三钗》,在非战斗性元素上的营造,就没有能够很好地迎合美国战争片的一贯审美趋向。今天的好莱坞早已建立起了一套高度系统化、标准化的作业模式,怀揣新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好莱坞精英们在这一思维的影响之下,当然不容易接受程式化以外的产物,最起码,不容易和他们之间营造认同感。进一步说,《金陵十三钗》在诸多细节之处忽视了美国战争片中的典型要素。以奥斯卡的眼光来看,这一认知的忽视,在其价值观的阐述上存在着更大的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