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形势变化,高考生和家长对大学的选择性日益增加,大学之间对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校园文化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品牌已经成为学校赢得生源和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我校通过普及国际标准舞,形成颇具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既增强了师生体质,提高了知名度,协调了教育效果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特色;名片;国际标准舞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与国际标准舞的关系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要成员,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德育、文化娱乐、公益活动等,可以形成一种感染力极强的氛围和风尚。校园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同时也是教育文化和微观组织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它具有导向与示范、扬弃与创造、凝聚与熏陶、平衡与协调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又具有知识性、社会性、传播性、思想性、科学性、美育性的价值,对校园人文环境氛围的培育、对人才素质的提高、对建设先进文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和知识技能等。更是学校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抓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就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它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氛围,是引导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一种内在动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校园文化做出了特色就是一个品牌。打造校园文化,要在“特色”上做文章。校园文化特色首先体现在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有个性的校园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是高校的一种无形资产。实施品牌战略,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是大学目前应对挑战的重要举措。目前,国际标准舞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
二、国际标准舞的内容及其为什么受到学生的欢迎
国际标准舞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是体育与音乐的结合,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是力与美的结合。国际标准舞是将体育、舞蹈、音乐和艺术的多种形式融为一体的一项新型的艺术体育项目,是竞技运动的典范,是全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是一种国际社交活动的舞蹈。国际标准舞蹈集健身、娱乐、消遣和竞技、表演于一身。国际标准舞包括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共十七种舞蹈。
我校在开设国际标准舞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460名学生中,94.5%的女大学生和75.4%男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国际标准舞。大学生为什么喜欢国际标准舞呢?这是因为,第一,国际标准舞对参与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群体,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高,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掌握国际标准舞。第二,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才思敏捷,感情丰富。第三,年轻人爱美、爱交际、爱表现自己、爱在竞争中获得满足,参加国际标准舞训练,能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第五,国际标准舞课拓宽了教学范畴,扩展了我校课程的类型,激活了我校教学的机制。总之,社会的发展使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学校也应随流而动。我校开设国际标准舞后,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训练热情。由于学生们中学阶段专心准备高考长期伏案读书,身体姿态多少都有些不垂直、不挺拔,甚至有的“三道弯”。通过一段时间国际标准舞课的训练,学生们的形体得到了修正和美化,人挺拔了,有的学生说感觉我就像长高了,有了这样的自信,精神面貌明显与以前大不相同,形成了良性循环。由于国际标准舞课的受众面广,知名度高,学生们喜爱程度强烈,跳国际标准舞已经成为我校学生的自发行动。
三、把国际标准舞打造成我校的文化名片
大学是人类文化的集中地,文化是一个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大学校园的魅力在于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文化,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教国际标准舞意在传授一种文化,不只是传授技术、技巧。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国际标准舞,这样一开始就会把国际标准舞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有
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不论是在课堂上教授大众学生,还是在训练队教授尖子学生,都坚持文化思想不动摇,深入思考并自觉实践着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懂得国际标准舞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化的舞蹈,是在不同民族的迁移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逐渐生成的,是一种具有混杂文化背景的舞蹈,是一种表现方式多元化的舞蹈。比如跳拉丁舞时,人体的状态分成三部分:上半身,尤其是肩部应巍然不动,体现了西班牙人的高贵,是拉丁舞中白人文化的精髓体现。?身体中部,包括腰部和胯部应尽情地扭动,彰显了非洲文化活泼、外向的特点。下半身,腿和脚的动作起源于印第安人的文化,拉丁舞中的舞步有一些是起源于此。国际标准舞与中国文化也能融合的相当好,中央电视台舞蹈大赛获得冠军的舞蹈《别》、《十面埋伏》、《蝶恋》、国标舞剧《长恨歌》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国际比赛中,德国编导用闽南音乐、旗袍、斗笠等中国元素创编了表现南海风情的舞蹈,更说明了中国文化能够与国际标准舞很好的融合。把国际标准舞课堂变成了解世界文化的一种途径,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感受国际标准舞的本身,从而使单一的国际标准舞教育变成即健体又开拓知识的多元化教学。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把沧州师范学院师生潜在的艺术底蕴、健全的文化品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为学校精心打造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
我校的实践证明,营造广大师生跳国际标准舞、人人爱国际标准舞的校园环境,是创建我校校园文化的突出特色,是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正能量。国际标准舞所具有的艺术功能、体育功能、教育的功能和娱乐功能,在优化大学校园育人环境,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对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艺术修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除了需加强学风和校风建设外,还需要精心设计,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黄静潇,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2010.2
[2]欧阳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对策,[j]湘潮(理论版)2007.3
[3]钟秉枢,中国学校体育,[j]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2007.2
[4]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oo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