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人工挖孔灌注桩有其特有的许多优点,使其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的,但是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施工工艺和方法,则易发生质量事故,本文讨论了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方法问题。
关键词: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注意;问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指的是采用人工挖掘的方法进行挖土至成孔,然后将事先制作好的钢筋笼安装,最后浇筑混凝土,使之成为可以支承上部结构的桩基础。
人工挖孔灌注桩在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这是因为其优点为施工机具设备操作简单,施工场地占用小,对施工场地周围环境及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安全可靠;在必要的时候,各个桩孔可以同时施工,进而加大施工速度,这样就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使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等。因此,近几年来在土木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有扩大头的桩基础施工中,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更有其优越性,能够弥补机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但是施工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施工工艺和方法,则易发生质量事故,本文谈谈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方法问题。
人工挖孔灌注桩在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挖孔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孔壁支护类型,一般可采用木框架、竹篱、柳条、荆笆、预制混凝土或钢板制成的井圈支护,也可以采用现浇或喷射混凝土护壁。
2.摩擦桩的临时性支撑及护壁,应在灌注混凝土时逐步拆除。无法拆除的临时性支护,不得用于摩擦桩。
3.在桩身截面不出现拉力的情况下,可以以现浇或喷射混凝土护壁作为桩身的一部分。护壁混凝土的级别不得低于桩身混凝土的级别。
4.挖孔时,应注意施工安全。挖孔工人必须配有安全帽、安全绳,必要时应搭设掩体。提取土渣的吊桶、吊钩、钢丝绳、卷扬机等机具。应经常检查。井口围护应高出地面200—300mm,防止土、石、杂物落人孔内伤人。挖孔工作暂停时,孔口必须罩盖。挖孔时,如孔内的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3%,或孔深超过1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
5.挖孔斜桩挖掘时容易坍孔,宜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护筒分节下沉护壁。
6.孔内岩石须爆破时,应采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强支撑和护壁,防止震塌孔壁。当桩底进入倾斜岩层时,桩底应凿成水平状或台阶形。孔内经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经检查无毒气后,施工人员方可下井继续工作。
7.为防止坍孔和保证操作安全,1.2m直径以上桩孔多设混凝土支护,每节高0.9—1.0m,厚8—15cm,或加配适量直径6-10mm光圆钢筋,混凝土用c2o或c25;1.2m以下桩孔,井口砌1/4砖或y/z砖护圈,高1.2m,下部遇不良土体用半砖护砌。
8.护壁模板采用组合式钢模板拼装而成,循环周转使用,模板同u形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不另设支撑;混凝土用吊桶运输,人工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lmpa即可拆模。
9.挖孔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镐、锹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破碎,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挖周边,允许尺寸3omm误差,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为防止扩底时扩大头处的土方坍塌,宜采取间隔挖土措施,留4—6个土肋条作为艾撑,待浇筑混凝土前再挖除。弃土装人活底吊桶内。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装支架、手动绞车由人工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机动翻斗车或手推车运出。
10.桩中线控制是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设十字控制点,每一节设横杆吊大线锤作中心线,用水平尺杆找圆周。
11.应在钢筋笼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其间距竖向为2m,横向圆周不得少于4处,钢筋笼顶端应设置吊环。
12.钢筋笼就位用小型吊运机具或吊车进行,上下节主筋采用帮条双面焊接,整个钢筋笼用槽钢悬挂在井壁上,借自重保持垂直度正确。
13.当孔底及孔壁渗人的地下水上升速度很小(≤6mm/min)时,孔内无积水,可采用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桩的方法,当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6mm/min)时,应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桩的方法。
14.混凝土用翻斗车、手推车或混凝土输送泵向桩孔内灌注。混凝土下料采用串筒,深桩孔用混凝土导管;导管或串筒应对准桩孔中心,混凝土在管中自由坠落。开始灌注时,孔底积水不宜超过50mm;灌注速度要尽量加快,应使混凝土对孔壁压力尽快地大于渗水压力。
15.孔内的混凝土应尽可能的连续浇筑,每
厚不超过1.5m。若施工缝不可避免时应按规范规定处理,并一律设置上下层的锚固钢筋,锚固钢筋的截面积应根据施工缝的位置确定。无资料时,可按桩截面积的1%配筋。施工缝处若设有钢筋骨架,则骨架主筋截面积可在1%配筋面积内扣除;若骨架主筋面积超过桩截面积的1%,则可不设锚固钢筋。
16.桩顶或承台连系梁底部2m以下灌注的混凝土,可依靠自由坠落沉实,不必再用人工振捣。在此线以上灌注的混凝土应以振捣器捣实。
17.灌注水下混凝土一般采用钢导管法施工,导管管径视桩径大小而定,导管直径一般为20—35cm,并应使导管(包括法兰盘的直径)与骨架内径周围留有必要的间距,以便导管自由拨出。导管内壁要求光滑,内径一致,两端焊有法兰盘,导管组装时接头必须密合不漏水。
18.导管内使用的混凝土止水球或木球胶垫大小要合适(大于导管内径lcm),安装要正,不能漏浆。止水球应安装在导管内水面以上约2ocm处。亦可安设特制活门代替止水球。
19.在试压好的导管表面用磁漆标出0.5m一格的连续标尺,并注明导管全长尺度,以便灌注混凝土时掌握提升高度及埋入深度。
20.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应先用一盘砂浆灌入止水球或特别活门上方,然后再将已拌制好的混凝土倒入漏斗,避免混凝土在储备过程中将出口堵塞。
21.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开始时,导管底部至孔底应有25—4ocm的空间。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初次埋置深度享1.o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22.管底在任何时候应在混凝土顶面以下2m。当导管下口埋置深度到2m左右或导管中混凝土下不去时,应立即提升导管。
2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导管位置居中。提升导管时应有专人撑握,不便倾斜、位移及将骨架钢筋挂住。
24.混凝土必须连续灌注,并掌握边灌注混凝土边提升和拆除上节导管,使混凝土经常处于流动状态。
25.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应有专人排除漫出之水,防止坍孔。
26.水下混凝土终凝后,轻轻凿去顶面0.5m左右厚的部分(泥浆与混凝土混合部分),直到露出纯净混凝土面,再灌注接桩混凝土。
27.处于地面或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刚性护筒,应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拨出;处于地面以上能拆除的护筒部分,须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才能拆除。当使用全护筒灌注混凝土时,应逐步提升护筒,护筒底面应保持在混凝土顶面以下1—2m。
28.桩混凝土的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标高低时,在混凝土浇筑12h后进行浇水养护,当桩顶标高比自然场地标高高时,混凝土浇筑12h后应覆盖草袋,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0.为防止出现缩颈、断桩、混凝土拒落、钢筋下沉等现象,应详细研究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31.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搅拌机能力,应能满足桩孔在规定时间内灌注完毕。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
32.当气温低于0°c时,灌注混凝土应采取保温措施。强度未达到设计等级50%的桩顶混凝土不得受冻。钢筋笼放入桩管内应按设计标高固定好,防止插斜、插偏和下沉。
33.在整个灌注时间内,出料口应伸入先前灌注的混凝土内至少2m,以防止泥浆和水冲入管内,且不得大于6m。
参考文献
[1]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