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中国化路径

马克思“人民历史观”的中国化路径

  “人民历史观”是马克思通过考察人类历史的整体性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具体是在回答“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社会认识史上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时首次提出的科学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经过大量的阐述后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无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1]3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创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1]341“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39马克思“人民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历史观”的内容凸显了人民在社会历史产生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遵循马克思“人民历史观”并辩证发展了这一原理。
  一、“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中国化的开端
  以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为理论基础的“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恩格斯亲自参与工人运动时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285“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283这为我党在革命中确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190的群众路线提供了理论指南。区别于以往任何时期革命的纲领和目的,从而在中华大地上开创了人民群众是主人、是力量的历史先河。
  中国革命时期,我党通过对广大农民实行减租减息、分配土地等惠农政策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耕者有其田”权益;通过“绝不侵犯中农土地”、“保护工商业”等举措保护了社会中产阶层的合法利益。在“全民所有制”改造中,广大人民初次有了自己成为社会物质财富主人的经济地位感、政治民主感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愉悦感。这是“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化体现。“为群众谋利益是我们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共产党人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谙熟“我们的一切路线、纲领和政策,不论如何正确,要是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直接拥护和坚持到底的斗争都是无法实现的”[2]285的道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了把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与“人民利益第一性”相统一,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展的成果分享给群众,这是我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
  二、“三个有利于”——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中国化的深化,在我国的力量泉源
  “三个有利于”是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本质论”基础上对“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证明。其中“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的落脚点,是评价改革开放是否对人民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标准,是我党做出各项决策和判断这些决策是否正确的确凿依据。特别是十三大确立的“三步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实现了马克思“人民历史观”在“群众路线”基础上的切实深化,高度体现了我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蓝图。“第一步”和“第二步”分别在1988年和1996年提前完成,落到了实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社会安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中华民族由此摆脱了贫困,这是我党对人民历史主体地位和人民利益至上的辩证认可和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实践检验。
  在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讨论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即到21世纪中叶全中国人民的总体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相信“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因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普通的人,而是认识到人民自己的利益并为之而奋斗的有坚定信念的人。”[3]193“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所以“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克服任何困难和挫折。”“三个有利于”不仅在实践中检验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预期效果,在理论上更是对“群众路线”的切实深化。
  三、“三个代表”——现代化建设时期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中国化的发展,在我国的航灯路标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的首要思想,是“三个有利于”思想的升华和发展,是对马克思科学的历史创造论的坚持和对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首创地位的进一步肯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我党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愿望,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中国化的典型发展。因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3]25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党“才能始终保持较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4]344所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党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基础,把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最高标准,把“人民高兴、人民赞成、人民答应、人民拥护”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原则和准绳。这种视人民的利益第一、坚持并发展人民是历史真正主人的“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与“人民利益第一性”相统一原理在我国的进一步深化,是我国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成功的最终保障。
  四、“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中国化的完善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变幻中不断凸显的新矛盾、新挑战和新机遇,以及我国在新时期发展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及时准确地提出了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方法,力争使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发展到了2020年实现“五个成为”[5]21,即: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在逐步向“五个成为”过渡中,我党根据世界历史和现实,辩证汲取发达国家发展史上或异地异族掠夺财富或对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惨痛教训,借鉴成功了的发展中国家先进的发展经验,避免类似于“拉美陷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所造成的危害,努力争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发展和政治革新协调持续。
  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力以赴、聚精会神规避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风险,战胜了许多新的挑战,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巩固和加强了农业基础。各项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工程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科学发展,就是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人民历史观”为根的理论大树在中国大地上的硕果展现,也是具体完善。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其哲学思想中的地位
    从西方哲学史上的超越主体看马克思主义哲学
    论马克思多维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观的契…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及启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
    探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以十八大为契机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海洋生态道德关怀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