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主要讨论如下几个问题:如何认识与把握以经济一体化为驱动力的在审美文化方面逐渐形成的全球化语境;学术界有必要从全球化语境的实质、内涵、判断的核心标准以及本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生存等方面作出解释。其次,应当关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与研究的特点和误区。本文认为当代大众文化在跨国集团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操纵与诱导下表现出世俗化、欲望化的审美特征。当代审美文化实践正不断消解着传统的价值观,其审美格调有向下探的趋向。第三,针对以上事实,……
一、全球化语境
全球化或者说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了一个当代最为流行的词语。它不但表明以五百强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打破国家的界限兼并整合全球市场的事实,同时,它也给不同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语境。然而,当人们操着这个时髦的词高谈阔论时,当人们津津乐道加入wto带来的诸多好处时,当一些人一相情愿地大谈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辩证关系时,我们是否真的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有了足够的认识,特别是它对我们生活形态的巨大改变,对我们一直坚守和信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消解,很难得出完全正面的评价。更进一步,当学术界提出全球化语境这一概念时,有必要问一句,什么是全球化语境?其实质是什么?其外延都包括哪些方面?全球化体现什么样的价值观念?
虽然不必像某些学者那样将全球化视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阴谋与陷阱,进而在意识形态上与它划清界限,但一定的警觉和合理的怀疑应该是可以的。本文认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如火如荼的“经济一体化运动”,应该被看作是冷战结束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因冷战的“不战而胜”(布热金斯基语)而信心大增,进而要重新整合市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使其国家利益最大化,保持其绝对优势并以其信奉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支配世界的一场革命。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将其看作是一场文化的革命决不是危言耸听。一方面,用经济的手段,以多边贸易的方式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但表面的平等并不能掩饰和抵消规则制定者与解释者对后来者的不平等。其实西方一些学者早就预言这将是一场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的战争(亨廷顿语)。另一方面,对中国来说,正如很多学者已经指出的,我们不单要改革经济体制与运行方式,要改革政府的组织与管理体制,要调整不同集团的利益划分,更要改变我们的观念——包括作为意识形态核心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是一把地地道道的双刃剑,当外在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往往会结成政治上的神圣同盟,并以民族主义为旗帜。西方传媒和学者对此点表现出的异乎寻常的敏感,更说明这把剑的威力。
本文认为,尽管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思想,提供了平等参与的可能,但这并不能掩饰经济一体化所具有的某种殖民性。虽然指出这一点要冒着将学术问题意识形态化,甚至被看作新左派或民族主义者的嫌疑。
全球化语境就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经由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种合力而成的一个语意场,它还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完整的话语系统,因为各种势力、各种文化、思想、观点正在不断地交锋、调和,西方学者在这一过程中更多地具有解释权利,全球化语境不能提供一套完备的理论,它最多只能被定位为杂糅各种理论主张和观点的一种思潮。从思想谱系上看,其基本的概念与范畴以及进行判断的核心标准都源于西方文化中主流价值观念。正因为这一思潮处于发展变化中,文化多元化的主张才具有了生存的可能。
二、审美文化
作为美学范畴的审美文化概念显然和今天的学者们正在使用的审美文化有所不同,它更多地脱离了理论的纯粹性而成为一种批评话语。在这一概念的使用上,即便是这一领域最优秀的学者也各不相同。譬如,陈炎主编的系列丛书《中国审美文化史》、滕守尧的《审美心理描述》、周宪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聂振斌等的《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肖鹰的《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等,他们对审美文化的定义表现出了各自理论背景的不同。本文认为,当代文化经由审美化转换使当代人的生存也被审美化,而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使人的生存成为一种享乐式的游戏,文化彻底失却了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意义。这一点肖鹰的结论很是精湛:“用审美文化概念代替艺术活动的概念,并不是为了表明艺术活动的普遍性,而是为了表明当代个人的生活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审美化的,表明当代人认同世界的关系已被抽象为纯粹的,即片面的审美观。在这种关系中,不是实在、整体、永恒,而是现象、片段、瞬间成为基本要素。……当代文化的审美特征性在于它把真实作为一个理性问题悬挂起来而直接认同于现象和幻象的直观。审美文化的确立,使当代文化成为无中介的文化。也就是说,个人与文化在当下即得的直观中获得了联系。但是因为这样,文化就失去超越品质,而成为纯粹的直观。”(注: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第137—138页。)
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就已经注意到了文化商品化的现实,如詹姆逊就说:“今天,审美生产已经普遍地转换成为商品生产。”于是,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就与日常娱乐和消费这一基本的生存需求融为一体。提供这些产品的制造业就成为了当今最热卖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而“整个世界都得通过文化工业这个过滤器”。譬如,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我国的诸多电视综艺栏目如《快乐大本营》等。所以,审美文化越来越向大众文化靠拢。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这三种粗略的文化形态的划分表现出分化与趋同现象。分化,或者说分离表现为历史和精英成为一种代表性的符号。譬如现代建筑的中西合璧形式——西式的建筑物前的狮子不过是中式文化的一个符号;综艺节目中的嘉宾们的身份不过是被商家用来作为商业宣传而已,他们和它们的真正价值并未得以体现。趋同则表现为大众文化引起流行性和通俗性并经由商业的推波助澜使其成为主潮。媒体与精英阶层的生存意识使其中的部分不断向大众文化靠拢、献媚。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则有被孤立的趋势,众多获得“五个一”作品奖的作品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极为优秀,但“叫好不叫座”。这难道不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吗?
三、全球化审美文化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形态在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形成自身特有的审美文化。在目前地球成为一个村落的时代,一种文化形态内的审美文化能否独自生存是值得怀疑的。人们的审美标准与审美习惯尽管相对稳定,但却是不断变化的。中国以往的文化发展史证明,一种文化必须处于开放的格局中,在与外来文化交流与交融中,才能健康地发展与生存。每一个时代文化结晶逐渐积累成为最为宝贵财富而为后来者所信奉。如果唐代没有与西域的交往和融合,就不会有最为辉煌的大唐文化。佛教东传并经过创造性的本土性转化,一些佛教教义已经成为我们道德、价值观的一部分。今天,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特别是以电脑、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比如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必然出现新的审美文化。而时尚的引导,尤其是它在全球的迅猛流行又使身处不同文化与国度的人表现出审美习惯上的趋同性。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那些发明并占有新的载体的集团,比如,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默克多的传媒帝国,好茉坞的梦工厂等,这些不同领域的巨头们取得了支配人们生活习惯和价值标准的权利。所以,今天我们面对的审美文化不单是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文化,而且是全球化了的审美文化。这一点应该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四、中国当代审美文化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发展,当代中国社会的每一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地表现为由六七十年代的封闭走向今天的开放,由改革开放前的单一主导到今天的多元并存,由强调自力更生、自我生存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国际组织的共同发展。可以说,中国社会完成了由宗教般的神权社会到世俗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各种长期被压抑的欲望和主张得到空前的释放和表达,因此,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还是研究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前面,我们提到了全球化审美文化的概念,这一概念中隐含着文化全球化。以媒体为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不同的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支配的各国媒体,在形式与趣味以及价值取向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同性。这一现象的后果不仅仅是传统的美学理论面对纷纭复杂的当代审美实践时表现出来的不适的窘困和尴尬,它还造成判定审美文化实践活动中评价标准的失语和错乱。本文无力给出理论上的回答,而只是想通过指出当代审美文化实践的一些特点来提醒人们意识到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些误区。
首先,从审美趋向看,张扬个性、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主张多元并存是一个现代社会实行民主、保持发展的活力的前提。但是,在多元的旗帜下不但为消极的东西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与借口,更使一些恶俗的反文明的现象得以死灰复燃。
其次,这一审美趋向直接导致了审美格调的堕落,审美格调更多地体现为欲望化。在女权主义盛行的时代,在时尚与传媒中,体现的仍然是男性主导的以维护男权为目的的观念。女性在时尚的诱惑下,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在各种时髦理论的纵容下不断被欲望化、符号化和工具化。事实上,女性仍然处于被看的地位。车展之处必有“香车美人”,因为这是男人成功的标志和象征。这种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正是当代审美意识的偏差。与此相应的大众文化的审美过程是以文化消费的形式完成的。它所消费的产品恰恰是工业化大生产制造的含金量极低的文化快餐。当代大众文化在跨国集团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操纵与诱导下表现出世俗化、欲望化的审美特征。当代审美文化实践正不断消解着传统的价值观,其审美格调有向下探的趋向。以享乐式、消费式完成的审美活动在强调个性与多元并存的观念引导下出现了许多反文明现象,如对欲望的纵容,对皇权、男权的推崇,对传统伦理的蔑视等。同样,它也使那些追逐时尚的人,那些强调个性、推崇个人价值的人用物质欲望的满足替代人性的体验和超越。举个例子,当染发成为时尚时,我们看到众多的染着五颜六色头发的个性表达者,这构成了当今时代的黑色幽默式的绝妙的反讽。人的生存成了预先编好的程序的演示,时尚化、程序化生成替代了个性化、人性化生存。
五、文化帝国主义和全球化意识形态
法国学者马特拉提出了“全球化意识形态”的观点,这对那些倡导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人是一个忠告。以往的时间证明,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是文化一元化而不是相反,而文化的一元化必然带来价值观的一元化,更进一步会带来以某一强势文明为依托的单一意识形态,它有可能就是全球化意识形态。弱势的民族文化被动地或主动地向强势文化靠拢,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以模仿发达地区的消费习惯为时尚,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如何使受教育者接受本民族文化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不可回避的课题。
传播媒介的发达与普及客观上已经形成了文化帝国主义的雏形。如果说政治上、军事上的帝国主义是由国家来完成的,是由微软那样的跨国集团完成的,那么文化上的帝国主义将要由好莱坞和默克多那样的传媒巨头来完成。譬如,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票房收入的美国大片《真实的谎言》,人们在欣赏高科技制作的精彩画面、惊心动魄的场面和施瓦辛格展示的强劲的动作和发达的肌肉的同时,还应看到如下一些事实:1.美国人的爱国主义,对美式生活的维护。2.它不加证明地将恐怖分子安排成阿拉伯人,将他们等同于破坏文明秩序的原教旨主义者联系到美国以反恐旗号打击的阿富汗和用“邪恶轴心”称呼的伊拉克,这一切隐含着对除西方文明之外的其他文明的恐惧和歧视。所以,当我们在享受《真实的谎言》给我们带来的快感时,当无数大片都在传播相似的信息时,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好莱坞所传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确立呢?
由此,有必要提出两个问题:一、本土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下生存。二、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文化实践和审美文化研究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对于前一点本文暂不作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提王德胜的观点,“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核心,就在于它必须能够直接向现实说话,即能够站在现实文化的起点上,面向现实的文化存在与实践过程,以文化批评为自己的有效方式,直接介入到文化建设的具体进程之中。这也是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在今天的存在合法性之所在。”
此外,还有两点要补充。第一,通过学术研究不断提供新的理论与操作方式。第二,针对大众文化的巨大侵蚀性,知识分子应更多地向政府靠拢,将自己的理论转换成为政府的思想与政策。同时,向一些学者那样尽可能地占据流行的大众文化平台,用自己的理论给大众提供一个导向。这一点,经济学家已经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注释:
②见《审美文化研究:向现实说话的批评活动》,载《中国文化报》2001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