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试论传统编结服饰的美学意蕴

试论传统编结服饰的美学意蕴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美”的含义多种多样,墨子认为“食必常饱,然后求美”,其中的“美”,即指美味;《吕氏春秋》认为“人之于色也,无不知说美者”,其中的“美”,即指美色;汉代许慎认为“美,甘也。从羊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孔子认为“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孟子·告子上》认为“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里的美,指的是美感,凡是引起人们愉快的,都可以说成美。
  一切美的感觉都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体现,如黑格尔所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则通过外部多姿多彩的感性形式显示出来,这就是美。”编结艺术的美,正是通过不同材质、不同图案、不同组织、不同结构所组合成的物品来呈现的。
  编结服饰是我国传统服饰中的一种,人们利用不同的材质,通过盘结、编缀的方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美妙绝伦的服装与饰品。服装有铠甲、玉衣,饰品有组玉佩、绶带、步摇、凤冠以及珠串等。人们在制作编结服饰的同时,除了考虑到其实用功能外,还赋予了它很多美的想象,使着装者在佩挂这些编结服饰时,心情愉悦,神采奕奕,为一种艺术之美所感染。
  一、曲尽其妙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万物都有其不同的形貌,大千世界变化不已,人的艺术创造也应该与万物婉转徘徊,曲尽其妙。中国编结图形的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正是以一种“曲的心灵”领略大自然的委曲之妙,正如中国艺术中常常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现的轻烟戏林,藤蔓盘旋等,都是艺术家曲意婉转的性灵创造。
  在美学中,“曲”标志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美学家荷迦斯说,曲线往往产生优美。从造型心理学角度看,横线能使人产生稳实感,竖线有力量感,而曲线最富优美感、运动感。曲线代表一种自然本有的节奏,它是非人工的,非几何性的,曲线代表宛自天开的精神,曲线是优美的,运动中的曲线最具有生命力。
  编结艺术的盘结方式对曲线的偏爱最盛,婉若游龙,与飘若惊鸿的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南朝袁昂《古今书评》评薄绍之书说“字势蹉跎,如舞女低腰,仙人啸树”,他认为书法中的一波三折的舞“曲”,正是书法的妙境。中国编结艺术也是一种舞“曲”,是一种空间艺术,这一空间是“回荡的空间”,即让空间充满音乐的节奏,在舞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个编结艺术品的创作。例如图1中的藻井结,先将一根长线在竖向打四个圈圈,然后将下端垂下的线穿过结心,再将两个绳环分两边翻至上方,拉紧收缩后便编制完成,整个编结过程如同一个舞者在舞蹈一般。“舞”的精神之所以成为贯穿编结艺术的重要因素,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哲学强调以静制动,在静中表现活泼泼的生命精神,舞使其动了,一缠一绕,一挽一推,即是舞了;二是中国艺术中极为明显的重视线条的倾向,舞的精神是其最好的象征,舞是形,是一种对飞动意趣的追求。
  婉曲是中国诗中的最高境界,编结的这种曲曲折折,也是情感世界“曲折回环”的一种体现,因此,“结”常常被转移充当传递男女相思的信物,表达了男女之间缕缕丝丝的情爱。林逋《长相思》:“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诗中“罗带同心结未成”描写出了“相思情、别离恨”的情感。《楚辞·九章·哀郢》:“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屈原用心中的“结”,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和牵挂。《诗经·卫风·芄兰》记载:“芄兰之支,童子佩觹,虽则佩觹,能不我知。”芄兰是一种长得非常茂盛的植物,茂盛的芄兰旁边站着一个男孩,男孩身上佩带一个觹,觹是用来解开“结”的工具,虽然男孩身上佩带了觹,但是却解不开作者心中的“结”,因此,结成为一种纠缠曲折的情感。
  二、含蓄之美
  中国编结的这种曲曲绕绕含有一种“含蓄”之美,“含蓄”之美意在:不把话说饱,不把意思表达尽,一切都在调动鉴赏者的主动性。艺术不仅仅是现成的作品,它是有待于鉴赏者来填补的空间。从创作者的角度看,创作者将艺术视为沟通自己和鉴赏对象的通道,从鉴赏的角度看,鉴赏者在创造者有意的设计中,豁然之间发现了一个新世界,会有更深刻的审美感受,正如《文心雕龙》“隐秀篇”中讲的“秘响旁通”,中国美学理论强调,成功的作品宛如一部含蓄丰富的音乐,其中深藏着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这个世界随着人们的领会而不断扩大,鉴赏者犹如一位演奏者,他在演奏中不断释放着作品的隐微,作品中包含着无数意义的空间,有待于接受者来打开,延伸其中的世界,同样,结的图形也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图2是出土东汉永和四年的西王母、伏羲女娲画像石拓本,图中伏羲女娲盘成典型的中国结结构,这种结在今天的定名是“双钱结”,这种“双钱结”结型带有婚姻或者交媾的意象,双钱结在唐代诗文中被称作“同心结”,同心结与婚媾相关联,由于其“两结相连”的特点,常被用来象征男女间的爱情,取“永结同心”之意,婚仪中的程序“合髻”,是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结成同心样式的髻,然后与新娘的花一起,掷于新床下,表示以青丝系同心。
  同心结的含蓄在于一种力量,给人以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力量。这种力量,虽没有悍壮的形体,却隐含力能扛鼎的意蕴,它善于把握人的生命,而不为所觉。“结”又与“吉”谐音,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
  “五福,寿为先,有寿即有福”,长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健康长寿、长命百岁成为人们普遍而又强烈的欲望,寄托了人类对生命的炽热爱恋与永恒憧憬。龟是长寿的代表,龟能长寿不仅仅是神话,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实证,人们编结“龟”结来讨吉祥,图3中的龟结就是其中一例。

  三、韵律之美
  编结服饰品遵循了美的设计规律,体现了节奏与韵律之美。编结服饰品包含了步摇、组玉佩、穿珠、凤冠、云肩等。以组玉佩为例,组玉佩是由两种以上的玉组成,级别越高的人,身上的组玉佩就越长,行走时的步子就越小、越缓和雍容。图4中的组玉佩由玉璜、玉珠等组成,并以一种叫“纶”的丝绳婉转结之,以固定住玉璜及玉环,并打结装饰而成。此组玉佩的形状、大小、位置、比例都进行了规律性的排列和增减并形成段落,呈现出一种单位重复节奏的韵律。组玉佩下端(胸前部分)为单位重复节奏等距离排列,组玉佩上端(颈部)呈渐变节奏变化,珠子的形状由中心渐大向两边渐小排列,产生了连续的动感和节奏。
  5为清代的朝珠,它是清代官吏在行礼时所佩的一种饰物。朝珠由108粒珠贯串而成,每隔27粒串入一粒材质不同的大珠,称为“佛头”,与垂于胸前正中一粒佛头相对的一粒大珠为“佛头塔”,由佛头塔缀黄绦,中穿背云,末端坠一葫芦形佛嘴。背云和佛嘴垂于背后。在佛头塔两侧缀有三串小珠,每串有小珠10粒,名为“纪念”。朝珠的质料以产于松花江的东珠为最贵重,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能戴。此外质料还有翡翠、玛瑙、红蓝宝石、水晶、白玉、绿玉、青金石、珊瑚、绿松石、蜜珀、菩提、金刚子、白檀等。贯穿朝珠的线,皇帝用明黄色,而下为金黄色、石青色。图5中的朝珠采用了绝对对称的美学原理,庄重而又美观。
  四、以小为美
  中国编结饰品往往是以小来点缀服装,在中国美学中,“以小为美”的思想是以中唐为界限而转换的,中唐之前我国美学和艺术欣赏的趣味以大为主,先秦汉民族常以大为美,形容人则有“生而长大,美而无双”(《庄子·盗跖》);“长令蛟美,天下之杰也”(《荀子·非相》);从先秦时期出土的鼎器中,也可看出当时人们对恢弘阔大的追求,秦汉思想中以大为美的倾向更加明显,只要看看秦始皇兵马俑和汉代大赋的创作就可以感觉到这一点了。中唐以后,“以小为美”的思想渐渐占据主流。
  从人的心理构成来看,大和小可以带来不同的感受。我们看到山高耸入云,心中往往有一种恐惧的感觉,一个笼罩着自我的实在是如此的巨大,唤起人对自身地位的思考,使人产生一种超乎现象的思考。在早期的宗教崇拜中,巨大的体积、莫名所以的力量、不可解释的世界图景,是唤起人们宗教情绪的重要原因。从量上说,小未必就是微不足道,少未必就是不值一提,小中能够达到大,少中能够产生多,关键在于艺术的处理。小的世界可以延伸,而大的世界却容易黔驴技穷。以小为美,是在小宇宙中体现大宇宙。
  编结服饰品多以小为主,小而精细,无论是玉佩、绶带还是簪钗、步摇,都体现了一种以小为美的原则,从而点缀着整体的服装。图6与图7中人物的腰部都垂挂编结饰品,一个是用丝带编成,一个是组佩,这两件腰饰都用较小的宝石、珍珠、玉石串联而成,

体现了着装者高贵的身份,又展现了饰品的精致华美。
  《新唐书·五行志》:“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妇人则簪步摇钗,衿袖窄小……”,唐代妇女的步摇,一般多用较小的金玉编制成鸟雀状,在鸟雀的口中,挂衔着小型珠串,随着人体的走动,小型珠串便会摇曳颤动,十分之美。图7便是唐懿德太子墓石椁线雕中的一位头戴步摇冠的仕女。
  美学上由大到小的转换,反映了中国人内在文化心理的变化,对小的重视,反映了人们注重平和、悠远、淡雅的心理需求。在人的心理中,中唐以后的人们重视人的心灵体验,以小见大,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在一勺池水中能驰骋广袤,在一片叶子中就包含着世界的秘密,追求心灵深层的直接体验。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编结服饰综合了以小为美、以曲为美、以韵为美、含蓄之美的特征,使得一根根平实的线条,一颗颗分散的珠子在弯曲、串接、穿越中创造出无限意蕴之美,这是一种吉祥之美,是一种伦理之美,一种秩序之美。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更新时间:
    试论如何加强营林生产管理
    试论我国智能终端产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性缺失
    对接地方传统的产品设计研究
    试论计算机无线网络安全技术
    试论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的相互促…
    试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从魏晋名士看鲁迅面对传统文化的矛盾
    试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之道
    试论慈善理念的伦理透析
    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认识的差异与启示
    试论莱布尼茨对逻辑学发展的影响
    关于体育哲学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涵盖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