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是按照作者在2007年3月26日国际能源署的“ 中国 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做“改变命运,创造新的能源格局”。我想描绘的主语是中国,即中国正在试图改变她的能源命运,并且通过这一搏斗,创造世界能源的新格局。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
我只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我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着世界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能源与环境方面的挑战。第二,中国在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方面正在进行的努力具有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潜力。
1. 中国面临着世界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挑战
第一个观点,我想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讲:
1.1 规模空前绝后
首先是
2.改变命运,创造新的能源格局
面对这些巨大而严峻的挑战, 中国 是“坐以待毙”,还是努力抗争、争取创造世界新的能源格局?这是我想讲第二个观点,中国正在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世界能源的新格局。
2.1 改变 经济 增长模式
中国的 发展 面临着严重的能源资源短缺,而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模式又是粗放型的,在严重浪费资源的同时又给环境带来巨大的代价。这样下去,不光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中国发展对世界的环境 影响 也非常巨大。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意识到,中国经济必须改变增长方式,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继环境保护在十多年前被列为“基本国策”以后,中国最近又把资源节约也列为“基本国策”,提出了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 社会 。
中国采取的最典型的举措就是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上规定的几个约束性目标,其中最显著的两个为:2010年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当地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这些约束性目标是具有 法律 约束力的。为落实它们,政府已经逐级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省市,各区县,并与主要的大型耗能单位签订节能降耗协议。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和政府工程也正在得到落实,如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发展,强制性关闭高污染低效率的小电厂,小钢铁,小水泥工厂等。
2.2 与增长的吸引力搏斗
世界上多数国家,发达国家也好、发展中国家也好,都沿着一条共同的经济与能耗发展模式往上走,即: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人均能耗也在不断增加,直到完全 工业 化以后,人均能耗才与人均gdp的增长的关系出现变缓的趋势。然而,要等到中国发展到美国或欧洲的水平再来考虑节能减排,那么中国和世界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撑。中国现在所做的,是要致力于开创新的道路,不重蹈覆辙。如果中国能够实现目标(比如2020年gdp和单位能耗的目标),那么可以说有史以来,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能耗增长与gdp增长关系的道路。
2.3 “挖掘单位gdp能耗的隧道”
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单位gdp能耗相对于人均gdp通常遵循一条钟形曲线。这条曲线可以被比作一座小山,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收入水平,一个国家必须 “登山”。发达国家 目前 已经在山后的下坡端,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在上坡端艰难攀登,正在经历着一种更为能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将之比喻为“愚公爬山”。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要避免这一条老路,不能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降低单位gdp能耗。实现的路径是改“愚公爬山”为“智叟穿山”,跳跃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从能源资源密集向信息密集的发展模式。这相当于在单位gdp能耗的山上打一条隧道,增加人均gdp而不增加单位gdp能耗,直接通到山坡的另一端。我认为中国正在探索“智叟穿山”的 方法 ,开拓一条单位gdp能耗的隧道。这就是20%节能目标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2.4 开发替代燃料与新能源技术
针对面临的能源安全 问题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努力。以石油为例,中国在保障石油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包含:增加国内的产出,进口多样化,走出去战略,提高可再生能源和其他替代能源的比例,特别是煤基燃料的比例,还有提升贸易方面的能力等。
中国在发展煤基替代燃料方面的努力最值得关注。按照“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指导思想,中国在努力利用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来进行深度加工,开发车用替代燃料和石化行业的替代原料。神华集团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百万吨煤直接液化项目,兖矿集团正在筹建同等规模的煤间接液化项目,还有多个煤直接液化项目的可行性 研究 正在进行。除了煤液化外,中国还在尝试煤制甲醇和二甲醚作为替代燃料,甲醇燃料的 应用 示范正在一些地区进行,二甲醚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也正在推广,二甲醚汽车示范工作也在进行。
在替代化工原料用油方面,中国重点鼓励发展正在走向成熟的煤制烯烃等技术,逐步改“油头”为“煤头”。中国自主研发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两个年产60万吨的甲醇制烯烃项目正在建设。
中国是多煤贫油的国家。以煤为原料生产替代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是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煤化工同时给煤炭工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煤炭的清洁利用与转化,中国试图将煤炭从污染负担转变为新的发展机遇,并为此正在开发多种技术。在中国正在开发的多种新型煤利用技术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煤基多联产系统。该系统以煤炭气化为龙头工艺,根据市场需求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同时生产化工产品、液体燃料和电力。通过系统集成并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煤基多联产可将煤炭中的污染物最大限度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煤中硫份可回收利用、高纯度二氧化碳便于利用或封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技术研发团队。在将煤炭变负担为机遇的过程中,这一强大的团队有可能创造出可以改变世界能源面貌的新能源技术。
2.5 开发海外能源资源
中国的努力也包括走出国门去开发海外的油气资源。自1993年以来,中国石油 企业 共在30多个国家参与油气合作开发合作项目,目前在海外的权益油总量在3000万吨左右,预计在2010达到5000万吨不成问题。最近几年,中国石油企业转变了在全球各地收购单个油气田的做法而进入新一轮更大手笔的企业兼并。然而,在当今的高油价 时代 “走出去”到处收购国外油气资源毕竟面临着高成本的风险。
国际上有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海外油气开发是中国政府为了能源安全,有组织的行为,我认为公司的行为要大于政府的行为。我认为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开发海外油气资源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部分。连电冰箱洗衣机的公司都到国外建厂了,石油公司为什么不能到海外去开发油气资源?从更深一层次,我认为中国公司积极地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可能受以下的因素驱动:1)新的上游资源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基础;2)经济利益驱动,希望分享石油市场价格与平均生产成本之间的巨额利润;3)国有油气公司的希望利用自身在市场,工程技术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开展国际业务;4)更好地利用中国目前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另外,中国公司可能还受到油气资源稀缺论的影响,认为要争夺现在还剩余的油气资源。我想中国到海外开发油气资源应该是无可厚非的,关键在于他们所从事的油气项目是否有效地评估和抵御风险,使得在商务上可行,能否与所在国取得共赢。
就象美国能源部去年初就中国公司海外油气并购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所做的评估报告所称,中国的海外油气并购并不能增加中国的能源安全,也不会降低美国的能源安全。由于中国公司海外股份油的绝大部分是卖到国际市场,中国的海外油气开发是给国际石油市场增加供应。中国政府也认识到,石油供应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任何单一国家,哪怕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不能单方面保证自己的能源安全。基于这一认识,胡锦涛主席去年在八国集团的峰会上提出了“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3.中国领跑世界
国际能源署在去年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6》中提到,如果世界按照目前的模式继续发展,未来的能源会是肮脏的、不安全的、不可持续的。他们提出三个主要措施来改变局面,即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发展核能。我在该报告的发布会上讲,中国在三个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面。第一是节能20%的约束性目标,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国雄心勃勃的在做;第二个是有关可再生能源,中国提出2020年达到16%的目标,并且在可再生能源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当然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善;第三个核能,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核能潜在市场,政府制定的核能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达到40gw的容量规模。
中国在改变能源命运方面具有示范性作用。继中国政府提出了5年内降低单位gdp能耗20%的目标后,欧盟和美国都相继提出了多个20%的目标。去年底通过的欧盟能源政策规定,欧盟要在2020年达到以下三个20% 的目标: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比例要达到20%; 单位gdp能耗要比2005年降低20%;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降低20%。无独有偶,美国总统在2006年的国情咨文中表示,美国要在今后10年里降低汽油消耗总量降低20%。我无法严格考证美国与欧盟的这些20%目标与中国的20%节能目标的因果联系,但我想,这些目标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也就是说所表达的 政治 意愿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彻底扭转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趋势,创造一个能源与环境的新局面。
光是从石油角度来讲,如果中国能够取得政府所规定的目标,我想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个在节能方面,如果中国能够实现2020年的节能目标,就是在2010年的基础上,能够继续把这些节能措施落实下去,到2020年预计中国在节油方面可以达到8千万吨。发改委能源所做过预测,到2020年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走下去,中国石油需求是五亿三千万吨,而政府目标是将石油需求控制在四亿五千万吨左右。
第二个在替代能源方面,如果政府能够达到现在正在做的目标,应该有7千万吨左右替代的能力。其中生物质燃料1千万吨,煤基燃料可能达到6千万吨左右,另外中国还存在通过采取燃料替换来节约石油(如改造燃油工业锅炉为燃煤等)的潜力,这部分可能有2千万吨左右。
第三在国内石油生产方面,国际能源署对2020年的预测是1.65亿吨左右,中国正在努力将产量提到2亿吨左右,国内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中国还在在海外开发资源,希望能在2020年达到1亿吨左右的份额油。
我想这些努力加起来会对全球的石油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改变各机构对中国长期石油供需状况的预测。
4.中国能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