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派发展史初探
媒介环境学会(mea)成立于1998年9月4日,首任会长为斯特雷特,林文刚当选副会长,保罗·莱文森当选执委会顾问。根据媒介环境学派对自身的定位:“旨在从媒介环境的角度看文化、技术和传播。”①但是媒介环境学(media ecology)的历史不仅限于此。
波兹曼认为,第一次使用“媒介环境”一词的学者为麦克卢汉。而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之后,开始公开使用“媒介环境学”一词,并致力于将媒介环境学发扬光大。
学者何道宽将媒介环境学历史分为三代: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学派先驱,第一代代表人物有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第二代代表人物有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
三代媒介环境学代表人之间均有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笔者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是从师承关系和学术派别上看媒介环境学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代表人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发展进程也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一、媒介环境学前史:触发灵感
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本杰明·李·沃尔夫和苏珊·朗格为媒介环境学派先驱,他们并不属于传播学学者,但是对媒介环境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格迪斯和芒福德均是城市规划理论家,他们在研究城市与人的关系中,发现了城市是如何在无形之中塑造人的思维,从而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沃尔夫和朗格均属于语言学家,他们在比较两种语言差异中,发现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并不只是承载信息的中介,还决定使用语言者的思维方法。他们的共同点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在于聚焦了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奠定了媒介环境学兴起的基础。芒福德的观点对后来媒介环境学的奠基者麦克卢汉影响颇深。
二、媒介环境学的第一阶段:开创新思路
这一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路易斯·福斯戴尔等,和先驱们相比,他们明确了媒介的定义,同时也更加专注于媒介与人关系的探讨,媒介环境学正式在学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伊尼斯和麦克卢汉是多伦多学派闪耀的“双子星”,其思想观点引发了巨大的关注与讨论。他们的主要思想观点见表2:
三、媒介环境学第二阶段:选取研究重点
和第一阶段的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相比,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和詹姆斯·凯利均是选取了媒介环境学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阶段进行研究。尼尔·波兹曼表达了对电子媒介的抗拒和对印刷时代的留恋与推崇,而詹姆斯·凯利则是坚持主张把传播当文化进行研究。他们将第一阶段学者的研究结论细化深入,以获得更进一步的结论,具体的思想观念见表3:
四、 媒介环境学发展第三阶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保罗·莱文森、林文刚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媒介环境学第三阶段的领军人物。其中莱文森和林文刚是波兹曼的弟子,均属于纽约学派。而埃里克·麦克卢汉是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儿子,是多伦多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这一阶段,学者们研究对象更贴近时代发展趋势,着眼于最新科技对人的改变和影响。这一阶段的主要思想观点见表4:
笔者由上得出以下结论:
一、媒介环境学派主要由两大学派组成: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其中多伦多学派在奠基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伊尼斯和麦克卢汉建立了媒介环境学基本的理论框架,而纽约学派在创建媒介环境学会和使其发扬光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间保持着比较直接的师生关系。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几乎都有师承关系。
三、媒介环境学的思想来源有四个方面:沃尔夫和朗格的语言相对论,格迪斯和芒福德的城市生态学,对格迪斯影响较大的芝加哥社会学和伊尼斯与麦克卢汉本来的专业—英国文学批评。这四个方面为媒介环境学的诞生起着重要的准备作用。
四、从理论上看,第一代的理论可归结为大而全,伊尼斯关注了媒介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麦克卢汉关注了媒介与人的关系;第二代在第一代的基础上,选取重点进行研究,波兹曼重点研究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之间的冲突与彼此的优劣,凯利重点关注传播仪式功能;第三阶段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将理论与现实状况相结合,完善学派的阶段。莱文森的创新点相对较多,提出了“媒介补偿论”等观点。总之,真正有创新点的依然是第一代——伊尼斯和麦克卢汉,他们打开了一扇窗,让人眼前一亮,一种从没有过的思考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第二和第三阶段均是在原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精确的说明。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