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设计技巧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考点中电学实验又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型之一。电学实验往往要进行器材选择和电路设计,使相当一部分同学对这种题型产生了恐惧心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这类题型,我将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作了归纳总结,希望与同学们分享后能使这种恐惧心理有所缓解!
目前高中的实验电路设计大体分为二类:一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二是测电阻。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相对简单一些,方法也较为单一,同学们掌握起来应该不会太难。常见电路设计方案有如图甲、乙所示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的二种情形。但由于乙方案中所产生的系统误差过大而很少使用,所以通常只采用甲方案。下面就通过例题与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这类实验的设计思路。
【例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①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1节;
b.滑动变阻器(0~20ω);
c.滑动变阻器(0~1kω);
d.电压表(0~3v,内阻约2kω);
e.电流表(0~0.6a,内阻约2ω);
f.电流表(0~3a);[来源:zxxk.com]
g.开关、导线若干
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电流表选 。(只填器材前的序号)
②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测量电路(图中有部分线路已连好)。.
③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根据图线, 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v,内电阻r = ω.
■
【解析】①、分析本实验的电路设计后,可从电源的电动势仅为1.5v左右入手,得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不能选得过大(一般为20ω左右),否则回路中的电流过小不便测量。再由所给电压和电阻的大小就可断定所选器材应为:b、e。
②、在连接实物图时,可先将电路图中的导线都标上号(如图所示),再把它对应到实物上。
③、根据u—i图中的物理意义可得知:e=1.46±0.03v,r=0.70±0.05ω。
测量电阻的情形就要复杂得多,首先要确定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是采用分压还是限流作用;接着要确定电压表、电流表是采用内接,还是外接;有时题中还不直接给出合适量程的电压表或电流表,而需要把它改装成符合要求的电表。下面还是通过例题来与大家共同分亨这类电路的设计技巧吧!
【例2】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 (已知其长度为l0,直径为d,电阻小于50ω);
电流表a1 (量程为10 ma ,内阻r1=40ω);
电流表a2 (量程为500μa ,内阻r2=750ω);
电压表v (量程为10v ,内阻为10kω);
保护电阻r1(阻值为100 ω);
滑动变阻器r2(总阻值约为20ω);
滑动变阻器r3(总阻值约为2000ω);
电池e(电动势为1.5v ,内阻很小);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1)在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 ,则表达式ρ=____,写出题目中未给符号的意义是_____。
【解析】(1)、这是一道典型的电路设计,且在电路设计过程中要求选取合适的测量仪器。
■
关于电路的设计,笔者认为任何电路都离不开电源和电键,所以可以首先作出电路的电源和电键部分(如图1所示)。
然后确定好所需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及其接法,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接法有二种;一种是限流作用,另一种是分压作用。一般来说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比待测电阻阻值大,则滑动变阻器应作为限流电阻使用;反之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
比待测电阻小,则滑动变阻器就要作为分压电阻使用。
接着设计如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在电阻测量中设计的思路笔者认为始终要以伏安法为基础,而伏安法测电阻也有二种方法:一种是内接法;另一种是外接法。究竟要采用那种方法可根据这样三个方面来判断:
①、题中所给条件如果能大致判定电表内阻和待测电阻的大小关系,则有:rv>>rx时用外接法;ra<<rx时用内接法; <br=""> ②、在二者大小关系不太明确的情况下可由:■用外接法;■用内接法;
③、在电表电阻和待测电阻的阻值完全不清楚的情况下,就需采用试探法(如图3所示),如果电压表示数变化的百分率大些则用外接法,反之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百分率大就用内接法。在弄楚电阻的测量方法后,还需确定电表的量程
■
(注:其中所述rv为电压表内阻,rx为待测电阻, ra为电流表内阻。)
(2) ■式中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 ,d为金属丝的直径,l为金属丝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