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对幼儿来说,学数学算是他们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身需要。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数学作为一门培养和锻炼思维能力的基础课,人们形象地称数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学是人类思维的“体操”。幼儿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学,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适当教孩子们一些数学的初步知识,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得到较快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更好地投入数学活动中去呢?因此,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根据现代幼教理论,根据幼儿自身的特点,能快乐有效的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有趣游戏,使幼儿乐在其中。
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幼儿喜欢做游戏的心理,让妙趣横生的做做玩玩进入课堂,能使幼儿以良好的情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如个体活动游戏“火眼金睛”:让幼儿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各种物体(圆形、长方形、梯形等)分别有什么特征?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初步感知几何物体的特征及异同;区别“左和右”的游戏贴尾巴:前面放着缺少尾巴的猴子,让一幼儿蒙眼听其他幼儿用方位词指示将尾巴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幼儿会集中精力辨别左右以致完成任务;在上“统计”课时,幼儿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和没戴帽子的、穿皮鞋的和穿运动鞋的、穿夹克和穿毛衣的等相关问题,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幼儿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在“猫捉老鼠”的师幼互动游戏中让小班幼儿感知“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一只猫妈妈,许多小猫;捉到老鼠有大有小,大老鼠中有1只黑的,许多是灰的;小老鼠中1只是白的,许多是灰的等等。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广开思路。
爱想象是人的本能。恰当的、精彩的问题对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如教学“5的加法”时,我以熊猫宝宝过生日时准备许多水果招待朋友的故事为线索,让幼儿在情景中体会加数与和分别代表的意义。并激发幼儿的想象,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加法题。幼儿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如教学“8的分合"时,让幼儿自己探索8可以怎样分?几和几合成8?怎样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就能对所学知识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幼儿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关注学习过程,让幼儿体验成功。
积极关注幼儿参与学习的过程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幼儿积极参与的教学应该是失败的。如“争分夺秒”中引导幼儿用眨眨眼、拍拍手、喘喘气来表现一秒钟,带领幼儿慢跑一分钟,跳一分钟绳,玩一分钟滑梯等,在关注幼儿的同时,积极创设机会让幼儿体验了成功的快感。天真活泼好动的幼儿对什么都好奇,教师要抓住各年龄段的幼儿心理特点,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手段呈现学习内容。如学习“排序”时让幼儿给爱美的小公鸡设计串项链、教学“顺数和倒数”时用多媒体大屏幕上小猪上楼梯的动画情景吸引幼儿,有了外在的诱惑力,就会诱发幼儿的内在需求,从而去积极探究,发现问题,突发奇想,理解新知,乐在其中。有了这样的体验,幼儿才能感到探究的趣味所在,当取得成功时,那份喜悦是别人难以体会的,可以说喜悦是发自内心的。再运用“你回答得真好”“你来试一试”等表扬、鼓励的语言对幼儿的表现作出肯定评价,它有着强化作用,能提高幼儿的积极性,产生愉悦的情感,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以致用,让幼儿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以模拟的方式再现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得幼儿学习起来更感轻松、自然和真实。如学习“顺数、倒数”的活动中,幼儿通过“搭建楼梯”的操作活动,具体感知楼梯从低到高和从高到低的变化规律;通
过生活中的“红绿灯”、“倒计时”联想,形象地感知并发现顺数、倒数时的数序规律等。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
“数学来自生活,最终必回归生活”,这句至理名言充分强调了数学教学的最终归宿——用幼儿能理解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让幼儿参与为美化环境活动—摆放花盆,整合数的排序经验和社会性情感,通过个体习得的排序经验,享用共同的经验,并加以拓展运用。体育课前的准备工作,“帮老师搬来8个呼啦圈”、“拿来5个皮球”、“老师需要9把椅子,数数现在还差多少”、“帮老师数数16根跳绳够了没有”等等,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成就感、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又引导他们用相关的经验来理解和解决问题,还培养了他们为集体服务的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中培养幼儿的兴趣至关重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数学活动游戏化,鼓励幼儿发现自己身边的数学趣事,采用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教学法,使幼儿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在愉悦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