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大全网 >> 理科论文 >> 地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丹霞地貌何以被误读?

丹霞地貌何以被误读?

  丹霞地貌因“选美中国”美名远扬,因成功“申遗”红遍天下。
  “丹霞热”带来了类似地貌的景区纷纷搭乘“丹霞”概念这班车,将一些不确实、有争议的概念、传说和称谓冠以“丹霞”为卖点,再由媒体强力宣传和游客误读传播。此现象危害是可怕的,也是深远的,引起了相关人士的忧虑。
  这其中有学术界在概念上的争议,有景区的借势炒作,有规划部门迎合景区的说辞……而这林林总总的原因,其后果都可能使公众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
  被误读的现象不仅仅只限于丹霞,还有“冰臼”、“冰川”遗迹,“水怪”,“名人故里”等话题也被刻意引入旅游开发中。如果概念被混淆,科学普及又有何意义?长此以往,那些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旅游现象,将失去生命力。
  为此,本期“1+6议事厅”,透过“丹霞地貌”被误读的现象,挖掘背后的利益驱动,探讨如何保证旅游科普的科学性与教育性。
  丹霞的美,值得你去看一看
  主持人:“丹霞地貌”是大自然造就的华美杰作,我们的话题就从丹霞的感性认识聊起。请大家谈谈对丹霞地貌有多少了解?都去过哪些类似的旅游景区?
  路明云(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
  我最初理解的丹霞地貌,顾名思义就是红色岩石,据说是因为我国特有的地区而得名。第一次接触丹霞地貌是在北京的地铁里看到的河南云台山的宣传广告,那红色岩石陡立的峡谷与绿荫碧波交错,如诗如画,让人有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在去年暑假,我带着弟弟去了云台山,感受了云台山红石峡的丹霞地貌,十分震撼。
  因为我是学体育的,又是一个旅游爱好者,特别喜欢登山,喜欢那种地貌独特的山。据说我国南方的丹霞地貌发育得很成熟,有广东的丹霞山、福建武夷山、还有江西的龙虎山等等,色彩都特别好看。不过看了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之后,知道了甘肃张掖的丹霞地貌,空旷而幽美,真的是太好看了,后来才知道早在2005年,张掖的丹霞地貌就已经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我国最美丹霞地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貌景观之一了,期待也能有一天亲自去看一看。
  罗冬波(天创智业规划院院长)
  很早就听说过“丹霞地貌”这个词,也知道其得名是源自于南岭深处的丹霞山。因工作关系,我有机会亲眼目睹了福建泰宁、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贵州赤水一带的丹霞地貌景观,当你置身那壮美的山水画卷中,留下的印象是很深刻的。
  在我大学时期的记忆里,丹霞地貌只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后来,读到 “选美中国”专辑,才知道我国北方也有丹霞存在。对此我是有疑问的。
  说到丹霞地貌景观的旅游价值,我记得在“中国丹霞”申遗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包含绝妙的自然现象或具有独特自然美和美学重要性的地区:高耸的山峰、陡峭的崖壁和幽深的峡谷,加之绝美的瀑布、河流、湖泊以及广为覆盖的植被,构成了中国丹霞壮美的景观”。这正是目前全国流行丹霞旅游热的缘故吧。
  李大光(中科院人文学院教授)
  因为“中国丹霞”的申遗成功,我知道了“丹霞地貌”这个名词。从传媒传播角度看,我认为目前丹霞景观的宣传还是全方位的。特别是一些知名景区的宣传,采用炫目标题、全景图片,引用专家评语的强大攻势,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
  张掖,被误读的丹霞地貌?!
  主持人:张掖入选“七大最美丹霞”景观后,学术界对其丹霞身份就一直质疑不断。当初,评选“最美丹霞”的依据是什么?张掖无缘“世界遗产”又能说明什么?
  彭华(中山大学教授)
  2005年,我参加了《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的评选。当时对丹霞地貌的评价标准包括四个方面:丹霞地貌景观的典型性、造型地貌及其周边组合景观的美学价值、自然人文景观的和谐性及其文化价值、自然风貌的完整性即未遭破坏。张掖丹霞的入选是基于它是当时所知的西部干旱区典型的丹霞地貌,又是特殊的宫殿式、泥乳式丹霞的命名地,同时它还有重要的石窟文化特色,从这些方面来看,它是有条件入选的。
  关于张掖丹霞地貌的争议主要是对临泽县的彩丘算不算丹霞的问题,而对肃南县等地的丹霞地貌,我认为并无争议。
  所谓彩丘就是彩色丘陵,取决于不同岩层的岩石色彩变化,没有色彩变化的就是丘陵式丹霞。一种情况下是岩性软弱,不能保持陡崖坡而演变为丘陵,另外典型的丹霞在发育初期或老化的晚期也表现为没有陡崖坡的丘陵状。所以,我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至于彩丘算不算丹霞,我觉得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从狭义的丹霞地貌定义来看,有些地方的彩丘具备丹霞的要件,即陆相红层和陡崖坡;有的不算,即岩石不红或完全无陡坡。从广义的丹霞地貌定义看,红层彩丘应该是丹霞。有没有陡崖坡主要取决于红层的岩性和外动力,丹霞陡崖坡主要发育在坚硬的砂砾岩红层上,而较软的红层则主要发育红层丘陵。但在干旱区,较软的泥质红层在一定的地段也可以发育陡崖坡,因此,可以称为丹霞。所以现在关于丹霞的分类中,根据红层岩性有砾岩丹霞、砂岩丹霞和泥质岩丹霞的分法,也有根据其特殊形态被分为土林式丹霞、彩丘式丹霞或丘陵式丹霞等分法。
  在我看来,张掖的临泽彩丘在岩石上属于夹杂色的陆相泥质红层,在地貌上局部有陡崖坡,大部分没有陡崖坡,归入彩丘式丹霞是可以的。
  尹泽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当年的“选美中国”我也是评委。对20处待选的丹霞景观点,我选了6处,都被确认,其中就有张掖临泽的火红丘陵。我对它的评语是:“像大地喷洒炽焰烈火,似山岩披上五彩霓裳,这是一处与众不同的丹霞景观。”
  此后,有不少人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它不完全是丹霞,至少那里的主要景观类型不是丹霞,为此,我请教了丹霞地貌的研究专家齐德利博士,他认为那里只是一种红色丘陵。这使我想到了在1993年,我在新疆吉木萨尔和奇台将军戈壁深处五彩湾就见到过类似的地貌景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认同了他的看法。张掖入选丹霞地貌令我深感遗憾,出现了这样的事端,是我个人的学识所限。
  至今“张掖丹霞”的概念已经声名远播,客观地还原它的真实面目尚待时日,希望社会大众能够正确地认识它。而张掖临泽,即便不完全是丹霞,那种漫山遍野红彤彤的炽烈景观,也令人过目不忘。即使是彩丘,不也是很有特色、很能吸引人的少有景观吗?

  陈安泽(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
  我对“张掖丹霞”的提法是持保留意见的,包括对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是否较大范围存在丹霞地貌发育也是有保留看法。
  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十分活跃,其社会关注度空前高涨。随着丹霞旅游区旅游点的增多,新闻媒体、学术和科普刊物对丹霞地貌的宣传普及,社会公众对丹霞地貌知识的认识就更加到位。这些年来以丹霞景观开发的旅游区旅游点很多,我对其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比较熟悉,据不完全统计,已建立以丹霞为主或包含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超过30多处,在138处国家地质公园中有12处,特别是我国已有的12处世界地质公园中,丹霞地貌占了两处。另外,还有为数很多的省市级的丹霞地貌景区没有统计在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丹霞景区涌现。丹霞地貌过去就有很多的争论,虽然成了世界遗产,但现在问题也并没有解决,依然有很多争议。因为丹霞地貌已经从地学殿堂步入社会,它已不再是单纯的地学问题,而是成为社会性的重要问题,需要地学界认真对待,尽快取得解决,让公众能真正地了解什么是丹霞地貌。
  80年了,丹霞地貌的概念仍“很模糊”
  主持人:“丹霞地貌”是我国科学家提出来的,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研究史了。请各位嘉宾就“丹霞地貌”向社会大众做一些科学普及。
  彭华(中山大学教授)
  丹霞地貌是我国地质学家20世纪20~30年代在广东丹霞山命名的。从那以后,凡是跟丹霞山一样,由红色砂砾岩发育的,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地貌都被认定为丹霞地貌。目前丹霞地貌被简明地定义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陆相红层地貌”。也就是说,丹霞地貌的本质属性被限定于两个构成要件,一是“陆相红层”,即在大陆盆地沉积的红色岩系,是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二是“陡崖坡”,即一般认为要有大于55度的基岩陡崖,是丹霞地貌的基本形态特征。有这两个条件,即可以判断属于丹霞地貌。
  但是关于丹霞地貌的定义在国内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前面说的是绝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还有两个声音较大的观点,一类是宽口径定义,主张凡是具有赤壁丹崖的地貌,不管什么岩石构成,包括红色石灰岩、红色火山岩,有的甚至主张红色花岗岩地貌,都属于丹霞地貌。这种观点注重了地貌的外观,即赤壁丹崖,而忽略岩石性质。第二类是窄口径定义,主张尊重命名者的原意,严格比照丹霞山,只有发育在白垩纪红色河湖相砂砾岩中的地貌才能称为丹霞地貌。这种观点强调了岩性和岩石沉积时代。
  陈安泽(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
  丹霞地貌这一名词是地学界首先使用的,但开始并不是由地理学家、地貌学家,而是由地质学家提出来的。1928年,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冯景兰、朱翙声教授在韶关市的曲江、仁化、始兴、南雄等一带进行地质调查时,将在仁化丹霞山一带出露的一套红色碎屑岩系定名为“丹霞层”,丹霞层首次作为地质学名词问世。就在冯先生提出丹霞层7年以后,陈国达先生发表了《广东之红色岩系》一文,对红色岩系成因、构成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对丹霞层的研究,自然要牵涉到它所在的地形。冯景兰先生对丹霞层所在地域的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分布实例做了生动的描述。1978年,我国的著名地貌学家曾昭璇先生将此类地形使用“丹霞地貌”。中山大学黄进先生在1982年发表的《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的论文,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而那时候正是我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初期,丹霞地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影响也日益增大,引起地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彭华(中山大学教授)
  这种由中国人自己命名的特殊地貌类型,目前也已被国际地质(iugs)、地貌(iag)学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网络(ggn)和世界遗产中心(whc)所关注。
  在国际上没有同类研究的情况下,国际同行认为应该先在中国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启动,然后逐步完善而适用于全球的丹霞地貌理论体系。但是,国际同行也提出,按照中国的定义,将使得国际上许多类似地貌被排除在外,不利于号召国际同行加入研究,主张在初步的研究中适度放宽,再慢慢寻求普适性的定义。从而认定了丹霞的狭义和广义两个定义,“狭义的丹霞指以陡崖坡为特征的陆相红层地貌;广义的丹霞则泛指各类红层地貌,包括各种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所形成的侵蚀地貌”。
  尹泽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丹霞自面世以来,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作为一种岩石地貌分支学科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其中黄进先生就是一位孜孜以求的探路者。但我们也发现,关于丹霞的定义却处于讨论状态,久久没有定论。
  我们大家熟悉的定义是黄进先生在1988年总结出的概念:“发育与侏罗纪到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厚层紫红色砂砾岩层之上,沿岩层的垂直节理由水流侵蚀及风化剥蚀和崩塌后退,形成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丹崖赤壁地貌”。他把时代、产状、岩性、层位、颜色全做了约定,学术界也大致认可了这一定义。
  但此后的数年,丹霞研究群体以自身的认识在变化为由,把丹霞的定义也放在时刻变化中。有人说黄进先生的定义字数太长,于是就硬性简化它,从原来的这87个字一下子减至20个字,又减少到13个字,再减到11个字。那11个字的定义是:“由沉积岩构成的丹崖赤壁”!这一减,把那些岩相问题、形态问题、时代问题、产状问题全都减没了。也就是说,只要是沉积岩、带点红色、有些陡壁,就是丹霞地貌,这就难怪整个华夏大地到处都号称“丹霞”。
  误读现象很普遍,也很“时尚”
  主持人:除丹霞之外,目前旅游开发宣传中,还有哪些误读现象?种种争论是否更加剧了误读?
  尹泽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类似误读的还有云台山。说到云台山,那里的旅游开发效果显著,在全国旅游景区范围内具有标杆意义。2000年秋天,我们去编制第一轮的云台山旅游规划,在大约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山上山下跑了很多地方,对地质背景、主要造景形态、组成岩层、地貌发育、地质文化遗产等许多方面,有了较为深切的认识。其中有一个峡谷温盘峪(红石峡),景观很壮美是真的不假,但有人说它是中国第一大峡谷,却有些言过其实了。但它的大火特火,却是因为丹霞,也就更令人费解了。   误读来自各个方面。在一些旅行社的宣传页以及一些网站上,描述云台山不断出现像“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景观”、“丹霞之魂”、“14亿年形成的丹霞”,“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的云台山红石峡”等等词语,很难让人认同。云台山地貌的主体景观是山前和山地沟谷中的巨大岩壁和每级岩壁间近乎水平的台坎,主体岩石是早寒武系-奥陶系的碳酸盐岩,这与丹霞应该是由中生代的砂岩组成的地貌相去甚远,山形整体也很不相同,将云台山视为丹霞,也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误读现象。
  路明云(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
  去云台山之前,我在网上了解了一些背景知识。除了有正面描述红石峡景区特色的文字外,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它不是丹霞地貌的信息。但在红石峡景区游览过程中,当地导游对我们讲的也都是这里的丹霞特色如何如何。他们还专门出了一本书来宣传他们的独特地貌呢,他们说北方很少有丹霞地貌的,但是在云台山却被发现了。
  今天听几位老师这样说,才知道 “丹霞”认定的背后还有着许多学术争议呢。但是作为一个旅游者,我们真的无法分辩这一地貌现象,只能是公共信息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罗冬波(天创智业规划院院长)
  记得在南京大学读书时,去庐山进行资源实习,那是1979年,当时就有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的争议,分为两派,一个是李四光先生的第四纪冰川派,一个是泥石流派,到目前为止,庐山到底属于哪一种冰川还不明确。这些都有可能产生误读现象。
  当然,争论并不是坏事,但有些争论已经脱离了事实的轨道,故意使人误解。一般公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读接受了,会贻害无穷。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名人故里之

争,华南虎造假事件,长白山水怪、喀纳斯水怪等等。其中文化类的名人之争比自然知识类的要多得多,而且还比较难处理。
  不顾客观条件,景区过度营销和规划公司的过度策划是造成误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寻找神农架野人的营销,是有意识地引导人误读从而产生一些公众关注效应。景区规划中,甲方往往要求成为“中国第一”,“中国之最”,而规划单位迫于甲方的压力,科学认知最终臣服于经济利益。更有匪夷所思的事情,如《阿凡达》电影在张家界拍摄,张家界景区就要将其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典型的过度炒作在很大程度上会误导公众。
  尹泽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庐山冰川的争论起自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李四光先生研究庐山第四纪冰川并发表了《冰期之庐山》,开始了至今尚未停止的论争。但真正争论是从1986年施雅风先生组织30多人的庐山考察并发表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研究》专著后进入高潮。这个争论可能对同一事物性质产生不同看法,这种看法和以上谈及的误读现象有本质上的差别。几天前我去庐山呆了五六天,有一次还专程去秀峰最高处神仙洞看“冰川擦痕”,令人遗憾的是赶上路险封山,无缘得见,但庐山冰川的神秘反而更加吸引人。我不认为这种属于正常的学术争论产生的学术观点和对事物理解上的差异,同上面谈到的误读性质是一个范畴,所以应该区别对待。
  陈安泽(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
  景区过分夸大定位的问题十分严重,比如野三坡和云台山,都自称是“世界第一大峡谷”。如果被国际友人看到我们这样的宣传,肯定会想科罗拉多大峡谷排在第几位呢?还有福建的白水洋,当时宣传说是“宇宙之谜,世界奇观”,我去了之后发现,这个谜从地质学上是很简单的,就是两块大石头在河口里面,每块4万平方米。这样的夸大定位只会让景区受到更多的质疑,让游客接受更多的错误信息。
  学术争议可以理解,刻意误读是利益驱动
  主持人:在旅游快速发展背景下,来自于学界专家、旅游景区、规划公司的信息都可能成为公众误读的源头,请问产生这些误读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罗冬波(天创智业规划院院长)
  争议的原因我将其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看,一方面从旅游的角度看。
  从科学的角度看,第一种是学术造假型,这个现象一时难以避免。第二种是学术纷争型,即有学术争议,不易分辨真假。第三种类型是传递失误型,专家主观臆断了不属于自身领域的事物而被广泛传播和扩散。
  从旅游的角度来看,误读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利益干预科学真实,体现了在旅游市场利益驱动背景下的地方主义。比如名人故里之争、华南虎造假事件、长白山水怪问题等。第二方面来自于旅游景区的过度营销,如神农架野人,喀纳斯水怪,这个是主观误读。第三方面是规划公司的过度策划,如一个小景区往往被描绘成“中国第一”、“中国之最”。
  彭华(中山大学教授)
  对于拿丹霞地貌搞旅游的,大概是因为丹霞的名字比较好听,加上近年来丹霞地貌申遗形成的社会广泛认知度吧。如果它真的是丹霞地貌,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没有经过研究,就自己“傍大款”硬披上丹霞的外衣,就有故意炒作之嫌了。但我想地方上一般不会自己认定的,他们在确定身份的时候一般会找个地质专家或地理专家看看,写写宣传资料等。这就要求我们的专家需要负责任,而不要轻率“认定”。有时候一个专家说“可能是”的东西,会被敏感的商家发现商机把“可能”去掉,就“是”了。
  李大光(中科院人文学院教授)
  我曾自驾去过新疆、四川、山东以及长白山、张掖等地方,七月份刚到过新疆魔鬼城雅丹。由于跑过很多地方,也注意到这些情况,地方旅游业或旅游景区在地方政府的管理下,为了吸引人,弄些牛鬼蛇神、奇闻怪谈的赚大家眼球的东西,放到景区里,而科学的东西却摆到一边无人顾及。长期以来,科学家也没有有效干预其中。我想,地方景区可能觉得,科学家如果介入其中,会过于严肃,从而影响大家的兴趣,所以不太愿意他们介入,也就造成了现在科普宣传乱象丛生的局面。
  彭华(中山大学教授)
  地方上做旅游宣传总要找个借口,找个归属,这种心情和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胡乱归类可能产生误导旅游者和读者的问题。有些地方打着科普旅游的旗号,宣传他自己都无法相信的所谓科学知识,就是为了标新立异,吸引眼球,追求利益,就变性为科学欺诈了。这种情况一旦形成先入为主的认知,短时间里很难纠正,有的地方或企业又不愿意纠正,还堂而皇之地大肆组织学生搞科普旅游,可谓遗患无穷。

  我觉得旅游宣传一般不会影响到科学研究,因为丹霞地貌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有完善的学科体系,一些不同的观点是学科内的事,不会受到社会宣传的影响。尤其是真正的科学家的研究是建立在科学考察、分析、比较、鉴定的基础上的,不会受旅游宣传的干扰,也不会影响未来的认定。
  直面质疑,有争议也是卖点
  主持人:旅游的整个过程都是科普的重要阵地,其实客观呈现争议,一样可以吸引游客。我们的学界、规划界和旅游界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误读现象蔓延?
  罗冬波(天创智业规划院院长)
  首先,应该由权威机构,比如科学协会,对景区进行命名管理或者地名规范管理。其次,是规范媒体的行为。为此,需要长期努力,加强对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逐步提高甄别真和假的能力。像《中国国家地理》、《中国生态旅游》这样的科学普及杂志应该担起媒体责任。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各类出格行为。最后,要加强参与旅游过程中的各个行业的自律管理。
  我们要用两种科学精神来对待旅游行为,第一种是对整个科学界已经明确的东西,我们应该用去伪存真的态度对待,是假的就要打。第二种是对于学术界有争议的,我们要求真存疑,把它们摆出来,关于怎么摆,我们要通过各种设计和营销手段来解决。
  总之,我认为一定要坚持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手段,把有争议的东西变为一种旅游机会和市场行为,解决误读现象。
  陈安泽(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研究会副会长)
  随着社会各界对丹霞地貌关注程度、期望程度的提高,丹霞地貌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丹霞地貌的定义至今未统一,“优先律”是科学界公认的法则,最早命名者对所命名的术语有解释权和专利权。二是丹霞地貌在应用上存在着严重混乱,因为地学家对丹霞地貌的定义存在分歧,所以出现了“类丹霞地貌”、“准丹霞地貌”、“假丹霞地貌”等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旅游规划、景区规划或非专业报刊上,一时间全国“无处不丹霞”。三是研究领域和研究队伍的面尚窄,如科学普及、科学保护等工作至今还处于空白状态。四是丹霞地貌走向国际的路尚远。一个在内涵上和

外延上都在国内尚处于争论的名词,如何能取得国际的公认呢?
  尹泽生(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减少和避免误读,我认为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于认识引发的误读,要抓科技源头,使之正确引导。二是对于争论涉及的误读,要采取包容态度,求同存异。
  对于第一点,还是从丹霞被误读说起。因为丹霞的定义始终处于变化中,没有了科学标准的世界就是乱象丛生,这就难怪整个华夏大地到处都号称“丹霞”,丹霞不乱才怪。所以如果怨景区混淆概念乱宣传也不客观。所以我以为,学术界要坚守底线,早早将丹霞的概念明确下来,大家就会有章可循了。
  第二点,对于学术争论,不必急于做出决定,这不影响旅游开发。比如我们在编制旅游资源标准时,“冰臼”一说也是铺满大地,我们就将此现象定名为“地表坑穴”。又如,对于第四纪冰川争议,不必回避,在相应景观宣介中,双方观点都有展现,都有卖点。这样的做法,可能需要智慧和包容的态度。
  李大光(中科院人文学院教授)
  要解决丹霞误读现象,第一要规定一个标准确定什么是丹霞。如果有个标准界定了丹霞的定义和特征,这时再误导的话,老百姓就不相信了,实际上就达到了传播的效果。第二是对于有争议的地方,需要有传播的载体,至少有三种信息:文本信息,如展板、实物等;解释信息,有专业人士在现场做解释工作,如什么是丹霞,为什么叫丹霞,红的不一定叫丹霞,这就需要解释丹霞跟地名有关系,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专业人士解释;扩散性信息,如景区的小册子,里面含有简单的景区信息,回去后可能传给别人看,这样也达到了传播的效果了。一个信息源头包括死的信息,活的信息,扩散性信息,构成三层信息传播,这对生态旅游理念的传播会起到辐射性的作用。
  现在看来,只要科学家定的标准是没问题的,政府的管理部门承认这个标准,进而展开有效宣传,这样才有效。
  旅游科普要“软的硬的”一起来
  主持人:旅游提倡“寓教于游,寓教于乐”。旅游的过程是个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过程,信息误读有可能终身难以改正,影响是深远的。那么,旅游景区应该怎样做,才能最大地发挥其科普阵地的作用?
  李大光(中科院人文学院教授)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有三个人达到国际上共同认定的科学素养的标准。我们面对这样一个群体,要因势利导,讲科学、但要有效地讲科学。如果过急,效果就不好。
  科普,实际上跟普通传媒概念不同,更加强调通过政府的力量普及科学知识,类似于教育。在中国,强调通过政府、教育界、科学家的组织,向公众传播科学、传播知识。我认为宣传要浅显易懂,易于接受,比如宣传丹霞的时候,就可以讲丹霞其实和丹霞山有很大的关系。宣传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一些联系,顺应老百姓的心理,这样效果会更好。
  面向老百姓的科普宣传必须转变硬科学的模式,变成软的、活泼的、大家易于接受的,这样传播性就强了,大家也就容易接受了。如美国的红木森林,没有很大很长的文章介绍,讲红木具体怎么生长,有多少年了等等,而是直接把一个红木断面摆在那里,标注解释这个年轮是哪一年,那个年轮是哪一年,非常便于游客直观接受。
  旅游景区是一个很好的科普宣传平台,景区设计要跟老百姓的心理相结合。因为传播学有自己的规律,传播要跟文化、受众的心理相结合才更加有效,否则说的再精确再详细也达不到效果。比如国外的科技馆都是让游客一个个排着队去看,而我们的科技馆里,孩子们到那里就是玩,跟本不看任何文字性的介绍,这就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
  罗冬波(天创智业规划院院长)
  旅游景区,特别是自然生态景区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科普平台。人们开始越来越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了。“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对我们这些做规划、做策划、做景区管理的,包括做导游讲解的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想这“更高要求”除了科普硬件环境提升外,还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卖点”策划:要摆脱攀附、猎奇心理,确立“客观释义、展示争论也是卖点”的科普理念。
  解说展示:要摆脱板书式呈列,创新科普知识的科学趣味化表达和即景创意展示。
  导游讲解:要摆脱背书式说教和低俗调侃,鼓励科普志愿者进入景区,寓人生感悟于科普教育过程中。
  总之,时代在变,理念在变,游客的需求也在变,景区建设的思路也应该跟着变。唯一不变的是:文化提升品位,科技提升品质,生态改善环境,科普与环境教育是景区发展永恒的主旋律。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更新时间:
    惠州市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情况
    地貌摄影胜地克什克腾
    负地貌特别发育,岩穴丰富,峡谷幽深:泰宁…
    丹霞地貌承载的人文情结
    湖南壶瓶山旅游地质地貌资源研究
    遥感技术在相山岩石地貌特征获取中的应用探…
    神工鬼力造天巧——南疆地貌掠影
    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火山地貌》教学…
    CASS软件在不规则地形地貌土方量计算中的应…
    老瀛山丹霞地貌:重庆“红色处女地”
    溶洞地貌下高层建筑施工的转换层钢筋工程
    地球上十大酷似外星地貌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版权所有 www.11665.com © 论文大全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