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地理课堂活起来就是有效性教学
目前,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全面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就是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地理教育也显得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不懂得地理,就等于不了解国家,不了解国家,何谈热爱国家。所以,我们应该既了解现在的中国,更要了解过去的中国,还要知晓整个世界地理。笔者认为学习地理确实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那么,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促学生全面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好地理,教师“活教”、学生“活学”、师生“活用”,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活起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教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在全面实施有效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我们教师竭尽全力主导参与到有效教学活动中来,熟练地驾驭好课堂,吃透教材,拓宽教材,绝不能让教材束缚我们。特别是新教材,为教师发挥才能提供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多变地运用教学方法,增删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多种形式地运用教学手段,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引领学生探究学习,学习新理念,掌握新知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确,教学方法千千万,格调方式不一般。我们要变无法为有法,变定法为新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方法,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现代教学过程所应该具备的特点也就是师生共同参与,一起互动,全面创新,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老师指导下得出正确结论,真正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学起来,全面体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交流、合作、思考、探究”教学理念。如对“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的教学,先让学生自学思考,然后沿着问题的拓展进行讨论:1.读图认识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2.搜集、阅读资料,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3.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哪些影响?4.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各小组的结论及推断理由,并对其他同学的质疑进行答辩,教师最后总结补充。这种教法完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面情绪高,效果好。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其实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联系实际安排内容,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增减、扩展或延伸,就是要使教材适合学生,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中就意味着教师的活教。我们讲“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补讲“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讲“西气东输”补讲“西电东送”等,具有既让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学生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又可启迪他们思维的功效。
我们的教学手段要放活,借助一定的教学技巧作用于对象而实现预期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手段要“活”,而且要“活用”。如教学“气旋与反气旋”时,学生把容易二者混了,我们可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把利用左右手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做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学生自然一目了然。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活学
生活处处有地理,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提倡活学,就是不仅限于课堂上,也不死钻课本,不呆板,要学得灵活。只有让学生全面发挥主体作用,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质疑,便可发现地理问题,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改变过去那种机械地、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变“死记”为“活学”,才能真正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有意创设一些新疑点,设置一些新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千万不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研究,激活他们的新思维,凭借各自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在此,我们只能提示、点拨、诱导、启发,通过许多探究过程,最后使他们悟出道理,明确思路,得出结论,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过程、注重学习态度和能力培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课堂教学改革才会出现新的局面。所以我们就应广泛收集一些趣味知识和形象事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创设出愉快、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如议一议、辩一辩、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当然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必然的,如何使教师在教学中活用和学生在学习中活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活用”。“活用”就是要用得灵活,能应用于实际,不死搬硬套。因为高中地理要突出“生活中的地理”,而现行高考的命题将继续探索学科能力目标的构建,导向学生培养探索研究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只有“活学活用”,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
总之,我们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老师要做到“活教”,学生要做到“活学”,同时师生要做到“活用”,这样就会让地理课堂“活”起来,会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