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郗金标
摘要: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和室内盆栽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中几种常见园林植物的混种模式、不同施氮水平和盐分胁迫处理对植物生长、植物耐盐性和氮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处理对植物生长以及氮营养水平均有明显的影响,但以植物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和氮营养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三种种植模式中以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种植体系效果最好,其生物量、耐盐性和氮营养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单作和混作种植模式。
关键词:节约环保型绿地 种植模式 耐盐性 氮营养
节约型园林是指用最小的投入和资源消耗产生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式、低消耗、高效益、能够自我维持的园林绿地构建模式。随着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建立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种背景下,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从此,建立节约环保型城市绿地系统已成为园林绿化与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未来景观设计的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低碳环保型景观设计。[论文网]
关于节约型园林绿地景观的设计和构建,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人们对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内涵、设计理念、构建技术等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好的节约型园林绿地景观的设计案例,如世博公园中的后滩公园,采用多种技术和食物链原理,成功地进行了污水净化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和构建受到环境、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涉及内容广泛,要求技术复杂,目前节约型园林绿地景观的设计和构建尚存在许多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设计和构建中缺乏对绿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探索,导致很多园林绿地必须依赖施肥才能满足绿地景观的可持续经营;二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设计中,对各植物间的科学搭配考虑不够,导致绿地系统较易产生病虫害或各种各样的植物缺素症,如上海园林中常见的香樟黄化病的发生;三是对于盐渍土地、垃圾填满场等不良土地类型的绿地景观设计,由于缺乏适宜的植物种类和科学的植物搭配,导致这类土地上的绿地系统景观效果不良、生态环境价值低下。究其原因,一是对各种园林绿化植物的习性和造景功能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对节约环保型绿地配置模式缺乏研究探索,缺乏对节约环保型绿地系统植物选择和搭配技术的研究。
针对目前节约环保型绿地系统设计和构建中常见的问题和技术难题,上海市教委立项下达了“节约环保型园林绿地系统植物种植模式研究”项目,旨在探明不同盐分胁迫和施n水平下三叶草、红叶甜菜、高羊茅3种园林绿化植物单作/混作体系中根际盐分特征、植物耐盐性和n利用效率的变化,筛选有利于减轻盐分危害、促进n吸收利用的植物种植体系,为耐盐植物的栽培和盐渍化环境中节约型、环保型园林植物造景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1.1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分种植方式、盐分胁迫和n营养水平3个处理(因素),其中,种植方式分为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单作、白三叶+高羊茅、白三叶+高羊茅+红叶甜菜混作5个水平;盐分胁迫使用nacl溶液,浓度为:0、2g/kg、6g/kg、10g/kg和16g/kg5个水平;n营养用(nh4)2so4供应,分底肥和追肥两种方法施入。底肥在植物上盆时一次施入,施入量各盆均为1gn/kg土,追肥于6、7、8每月各追肥1次,追肥量分为0、0.05gn/kg土、0.1gn/kg土、0.2gn/kg土、0.3gn/kg土五个水平。按l25(56)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共25次试验,既需要培养25盆植物,植物生长稳定后进行盐胁迫处理和施氮处理。所有土盆均根据试验方案放置于5个不同盐浓度的盐池中,既每一盐池内装5个土盆,水面保持在土盆底部以上3-5cm,让盐分通过盆底小孔沿毛细管进入土盆。盐池中的盐溶液浓度每周调整1次,并随时调整水位。分别在试验处理前和植物生长结束后进行各项指标的测定。
植物氮和土壤氮测定在山东省林科院土肥所进行,全氮量测定所用仪器为yh308全自动红外消解仪和k98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分别于试验处理前和植物生长停止后测定植物株高、覆盖度等指标,收割植物测定各种植物生物量。
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盆中土壤含盐量,并计算各盆盐分施用量和氮施用量。
试验于2009年和2010年各进行1次。
1.2 指标测定
(1)全氮量测定。植物样和土样的全氮量测定采用硫酸-混合加速剂-蒸馏法。该法是在k2so4-cuso4·5h2o联合催化剂条件下,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按下式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2、主要研究结果
2.1 不同种植模式氮利用效率的变化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模式土壤氮含量以白三叶+高羊茅种植体系为最高,比单作高15.4%,比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种植模式高21.3%,这可能是因为白三叶+高羊茅种植模式中,豆科植物白三叶的生物固氮作用造成的,而白三叶+高羊茅+红叶甜菜尽管也有白三叶生物固氮,但因红叶甜菜生物量高,导致植物对土壤氮的大量吸收,因此土壤氮含量没有表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图2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中植物氮含量以白三叶+高羊茅+红叶甜菜为最高,单作和白三叶+高羊茅种植模式差异不大。比较图1、1可以明显看出,不同种植模式中植物氮含量与土壤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单作对土壤、植物氮含量的变化基本没有影响,而白三叶+高羊茅和白三叶+高羊茅+红叶甜菜两种种植模式中土壤氮含量和植物氮含量的变化呈相反趋势,但整体氮含量是增加的,说明两种种植模式中白三叶的生物固氮发生了作用,白三叶+高羊茅+红叶甜菜种植模式中土壤氮含量的减少可能是因为植物生长量大和植物氮含量高造成的。
2.2 不同种植模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图3),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白三叶、红叶甜菜和高羊茅的混作模式的生长量最高,是单作的1.2倍,是白三叶和高羊茅混作的2.1倍。表明三种植物混作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2.3 不同盐浓度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随盐胁迫的加剧,植物生长量有降低趋势,盐浓度为16g/kg时生长量仅为1g/kg时的1/3。但2g/kg低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却略有增加。对耐盐植物的研究普遍认为,低盐胁迫下碱蓬等植物生长量有增加趋势,这可能是因为低盐胁迫刺激了植物对某些养分的吸收或因低盐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更多的无机营养。
2.4 不同浓度盐胁迫、施氮水平下植物单作/混作体系中全氮量变化
运用paswstatistics18对土壤氮含量和植物全氮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盐胁迫、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三个因素对土壤全氮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其影响程
度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这三个因素对土壤相对含氮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种植方式>施氮水平>盐浓度。
植物体氮含量变化与土壤不同,盐浓度和种植方式两个因素对植物体内中全氮含量影响极显著,施氮水平影响不显著,影响程度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三个因素影响作用大小依次为:盐浓度>种植方式>施氮水平。
综合来看,白三叶+高羊茅混作的种植模式在盐浓度为16g/kg,施氮水平为0.2gn/kg土时,土壤相对含氮量最大,即白三叶+高羊茅混作后植物耐盐性和氮利用率均得到了提高;单作高羊茅在盐浓度为2g/kg,施氮水平为0.3gn/kg土时,植物相对含氮量最大。
进一步分析表明,白三叶+高羊茅混作、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混作时的植物耐盐性和氮利用率明显高于白三叶和红叶甜菜单作。
3、主要结论
(1)施氮水平可以影响土壤含氮量、植物相对含氮量和植物生长量,低施氮水平下,土壤含氮量和植物含氮量变化均不明显,施氮水平达0.1gn/kg土时植物生长量有明显提高,施氮水平增至0.2gn/kg土后,植物的相对含氮量也有明显提高。
(2)种植模式的差异是影响土壤含氮量和植物生长势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影响植物含氮量的重要因素。白三叶+红叶甜菜+高羊茅混作种植体系中,植物含氮量和植物生长量均高于各种植物单作体系和其中两种植物混作体系,植物耐盐能力也较强,白三叶和高羊茅混作的种植模式中土壤含氮量高于单作种植模式。表明白三叶与其他植物混作种植体系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和固氮能力,属于养分高效型的植物配置模式,这是我国园林绿地植物配置研究领域首次从植物种间关系的角度探讨盐胁迫下植物固氮能力的变化。
(3)盐浓度对植物生长量、植物含氮量、土壤含氮量的影响比较复杂,随盐浓度的增加土壤含氮量逐渐增加,植物生长量和植物含氮量变换总体趋势是随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