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西安市乡镇农技站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加强乡镇农技站建设,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乡镇农技站;现状;问题;对策;陕西西安
基层乡镇农技站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基础力量,乡镇农技人员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使广大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学技术,依靠科学技术来实现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已成为当前农村亟需解决的问题[1-3]。
1西安市乡镇农技站现状
西安市有乡镇级农技推广机构152个,80%以综合站为主,独立建站者占20%。乡镇农技站主要由各乡镇政府管理,仅有高陵县乡镇农技站由县农业局垂直管理。全市乡镇农技站共有办公用房面积15 295m2,仪器设备价值139万元,共有职工577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97人,中专及高中学历378人,初中以下学历102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91人,初级以下职称300人。
2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上存在偏差
一是领导认识上的偏差,大部分乡、镇领导对乡镇农技站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性质不甚了解,在支持力度上尤其是资金安排上不能与其他事业单位一视同仁,政治上过问少、业务上指导少、生活上关心少,一些地方不仅不支持乡站工作,还占用乡站资产,导致一些乡站资产被挪用或拍卖。二是自身认识上的偏差,一些乡镇农技站不能正确处理好技术推广与经营服务方面的关系,一些地方只抓技术推广,忽视技物服务,甚至不发展经营,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营利润,不注重技术推广和培训,本末倒置。
2.2乡镇农技人员少、力量弱、综合业务素质较低
基层乡镇农技部门权属管理因三权下放,回收,再下放,农技站的管理体制长期不顺,农技人员的凝聚力受到了冲击。部分乡镇农技站名存实亡,资产被挪用,人员分流,部分乡镇农技站只有1~2人。许多乡镇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专业技术人员离开农技岗位,农技骨干大量流失,有的乡镇农技站无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懂业务会干事的人进不来,不懂业务的又出不去。农技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政府的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财税征收等,无时间、无精力从事农技推广与服务,农技服务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农技人员知识结构单一。不少农技人员只懂粮棉油,不懂优质高新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面对当前农村种养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新需求,相当部分农技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技术更新慢,对农业新品种种养及加工技术等不熟悉,对农民迫切需要的市场行情和产前、产后服务束手无策,不能满足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
2.3农技服务手段滞后,基础条件较差,推广经费不足
不少基层乡镇农技人员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手段还停留在原始、粗放的层面,缺少试验示范基地和必要的检测试验方法,信息传递缓慢,技术推广面狭窄,不能有效发挥公益性职能。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跟不上,正常的工作业务经费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不少基层乡镇农技站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局面。大量的人才资源被闲置浪费,即使是行政干预下的某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也往往因起步高、投资大,加之农民接受被动,结果实施的质量低、效果差而流于形式,造成推广的项目投资回报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速度。
3 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农业法规和政策
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精神,务必高度重视乡镇农技站的建设工作,并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广泛深入学习宣传农业“两法”,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牢固树立依法治农、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农业科技管理理念,依法保护乡镇农技站的合法权益,保证乡镇农技站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发展。
3.2理顺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实行归口管理
目前,西安市乡镇农技站的管理体制主要由各乡镇政府管理,仅有高陵县乡镇农技站由县农业局垂直管理。从近年来的运转实践来看,实行“三权”归县(区)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体制,一是可以稳定队伍,便于人员调动,提高干部素质;二是可以加大推广力度,突出农技推广主业,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便于加强对乡站的管理,确保国家财产保值、增值[4]。
3.3建立经费保障体系,增加资金投入。
农技推广是公益性事业,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要求国家对其运作过程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建立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多渠道筹集农技推广经费;另一方面,乡镇农技站要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做好技物结合有偿服务,兴办经济实体
,多渠道创收,以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
3.4加强乡镇农技站基础建设
积极开展以“有农技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实体,有服务设备,有试验基地”为内容的“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增强农技推广的实力和活力。特别是要组建一支精干的农技推广队伍,改变目前乡镇农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的局面。一方面制定培训规划,使现有推广人员通过进修、自考、短期培训等办法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提高其农技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招收农业院校毕业生,优化农技推广人员结构。同时要保证农技人员有足够的精力从事本职工作。
3.5加强乡镇农技站制度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乡镇农技站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乡站行为是新时期农技推广体系健康发展的需要。制定乡镇农技站综合、人事、推广、经营实体、财务、会计等制度,为广大农技干部营造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提供机遇,为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创造条件,这必将推动农技站建设向前迈进。
3.6拓宽服务领域,转换农技推广机制
乡镇农技站要逐步由促进农产品数量增长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效益转变,服务方法要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服务内容由产中服务为主向产前、产后服务延伸。在完成国家赋予的公益性职能的前提下,乡镇农技站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围绕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的原则,积极参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经营活动。要转变观念,从当地生产实际出发,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农业产业化要求参与农业企业集团,实行横向或纵向联合,实现龙头—基地—农户紧密相联的产业化格局。鼓励农技人员参与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开展统一服务等形式,直接面向农民做好各项农技推广与服务工作。
4参考文献
[1] 钱映雪.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乡镇农技站工作[j].福建农业,2008(1):34.
[2] 黄看治.乡镇农技站科技信息化网络建设[j].福建农业,2009(2):31.
[3] 曾招凡,朱有新.浅谈新形势下乡镇农技工作[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1):155-156.
[4] 田张厚,孙胜杰.乡镇农技站“两种体制,两种效果”原因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35-37.3;f30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03-0378-01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