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互助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造林技术。介绍了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要点,包括窖藏时间、窖地选择和处理、窖藏方法、造林时间及特点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旱山区;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青海互助
1互助县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西宁市相接。全县南北宽约64 km,东西长86 km,总面积3 424.9 km2。海拔在2 100~4 374 m之间,平均海拔2 700 m。县境内有大小天然河流8条,均属黄河流域、湟水水系,全长289.5 km。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5 ℃左右,年日照时数为2 541.2 h,无霜期130 d,年降水量618.4 mm,年蒸发量1 265.6 mm,年相对湿度64%。
1.2气候条件
互助县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降水主要来源是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其次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冬季有少量来自西伯利亚的水汽。降水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稳定。按地区分,南部高丘陵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 mm左右;中部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00 mm;脑山、半脑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 mm以上;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 mm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 235.6 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蒸发量最大,5月一般为183.9 mm。
受海拔高度和地形因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区域内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匀,蒸发量大,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诸多气象灾害中尤以旱灾最为突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根据气象服务信息,互助县干旱山区2010年1—5月全区降水量为46.2~131.2 mm,比往年同期降水量偏少12.3%~41.2%,而1—5月气温比往年同期分别偏高2.6、3.9、1.8、1.9、0.9 ℃。这种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持续干旱天气给干旱山区农、林、牧业生产带来十分严重的危害,造成互助县浅山地区无法下种,栽植的苗木烧苗。经多年的生产实践,用窖藏苗木法可延长造林时间,待雨抢墒造林。笔者对干旱山区苗木窖藏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进行调查研究,目的是总结经验,在复杂多样的山区自然环境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稳步开展荒山造林,加速全县生态环境建设步伐。
2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
2.1窖藏时间
窖藏苗木造林是否成活,窖藏时间是关键。必须在4月上中旬苗木萌发前开始起苗,起苗后立即拉运至造林地点入窖[1]。窖藏时间过晚,使用萌发的苗木窖藏造林,往往会导致造林失败。
2.2窖地选择和处理
窖地选择在朝阴的地方,如朝向北方的土崖下、上坡根或庄廓墙根。要求窖地低洼无碱,湿润荫蔽,通风透气,交通便利。苗木入窖前应把窖地打扫干净,并进行土壤翻动,用高锰酸钾消毒,并在翌年腊月初打好冰块,放入窖中备用[2]。
2.3窖藏方法
苗木运到后,立即转入窖中进行假植,假植的苗木直立或斜向排放,每放1排苗木,用湿土或湿泥沙土埋根,每捆苗木间不能太挤,中间也要填入湿土,以防苗木发霉。每放10排苗木,放置少许冰块。窖地放满苗木后,周围用冰块围住。冰块的作用是降低窖内温度,增加湿度,延长苗木的休眠期,防止苗木过早萌发,影响成活率[3]。
窖藏好苗木后,要封住窖口,留一通风口,在窖的另一端还要留一透气孔。窖内温度保持在5 ℃左右,空气湿度保持在30%左右,并且每隔1周要检查1遍,翻动苗木,防止苗木发霉死亡。
2.4造林时间
窖藏苗木造林的时间一般可延长至芒种至夏至,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一次降雨达到10 mm以上就可以造林。如2004年在互助县蔡家堡大一、岩崖2村采用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于6月16日左右造林,平均成活率90%以上;2005年互助县蔡家堡杨家湾、孙家湾村采用该技术,6月14、15、16日该地区降小到中
雨,19日造林,成活率达到92%以上。
2.5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的特点
(1)窖藏苗木就近造林地点贮苗,避免了苗木由于调运造成的失水,影响成活率。
(2)延长了苗木的休眠期,从而延长造林时间,缓解了春季农林争劳力的矛盾。同时,雨季造林由于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较高,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可提高造林成活率。
(3)窖藏苗木雨季造林时,采用abt生根粉处理、保水剂、干水和集雨节灌造林技术,保水保墒好,也可提高造
成活率。
总之,为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除苗木窖藏待雨抢墒造林技术外,还应该选择适生的乡土树种和其他优良植物材料,探索不同立地类型的最佳造林模式,推行多种抗旱造林技术[4]。
3参考文献
[1] 靳彩霞.干旱浅山地区窖藏苗木多季造林[j].中国林业,2008(14):61.
[2] 吴忠祥,徐文华.浅析干旱山区窖藏苗木雨季造林技术[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3):45-46.
[3] 李明业,刘生梅.浅析干旱山区窖藏苗木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j].现代科技: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9):124.
[4] 刘仁娟.干旱地区造林技术二法[j].中国科技博览,2009(21):139-140.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