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中国原产野生植物华蔓茶藨子为材料,采用压条进行无性繁殖试验研究,探讨不同压条处理、枝条处理和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压条试验中枝条刻伤、激素及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均达到80%以上,刻伤和激素处理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能明显促进生根数量和根质量,刻伤后施加激素能够显著缩短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时间,提高根数和根质量,加速生根进程,其中naa促进新根萌生的效果略优于iba,而iba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较好;枝条刻伤处理效果比外源激素处理更显著。
关键词:华蔓茶藨子;压条;繁殖技术
华蔓茶藨子(r.fasciculatum var. chinensis)为茶藨子属、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落叶灌木,稀常绿或半常绿,果实为多汁浆果,可直接食用或用于食品、饮料、酿酒及添加调料,对风湿性关节炎、肠胃炎等有一定疗效。茶藨子属植物在我国作为新型的野生观赏和栽培果树资源,具有野生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但是目前栽培区域仅限于东北和西北地区,面积小、产量不稳定,发展缓慢,仅在植物园中作为资源少量引种栽培。关于茶藨子属植物繁殖方面的系统研究目前较少,应用栽培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阻碍了野生资源观赏和食用兼备的优良品种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因此,优质种苗批量供应成为限制开发利用的瓶颈,如何在短时间内生产出低成本的无性系优质种苗,研究其无性繁殖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而引种驯化野生资源,进行品种改良,探索快速繁殖和应用技术,对于提高栽培品种的适应性、扩大应用范围及推动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于2007~2008年在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开展。采用压条繁殖方法,用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不同部位枝条进行处理,探索最佳压条繁殖技术,为华蔓茶藨子的引种保存和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面积逾13.33hm2,主要种植瓜果蔬菜和反季节的多种果树。嘉峪关地处甘肃省西北部,位于东经97°49′52″~98°31′24″,北纬39°37′58″~39°58′29″。海拔为1 412~2 744m,相对高差1 332m。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年最低气温为-31.6℃,最高气温为38.7℃,平均气温为7℃,昼夜温差为14.2℃,15cm地温平均在-4~ -3℃,20cm地温平均在-3~-2℃。年降雨量为85mm,蒸发量为2 148mm。全年日照时数2 854.7~3 053.4h,太阳辐射总量607.1~609.2kj/cm2,无霜期为130d,早霜在9月中旬,晚霜在4月底至5月中旬,为典型的西北戈壁地区。
1.2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华蔓茶藨子,引种编号为1995-0060,1994年甘肃省引种并于1999年扦插繁殖。2007年5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选取生长健壮、长势一致的8龄植株的二年生枝条带回嘉峪关宏丰公司种植园进行压条繁殖。
1.3压条方法
1.3.1压条处理。采用平卧压条,将50~70cm长枝条分为上(upper)、中(middle)、下(based)3个部位分别进行压条试验,试验代码为:上部-u、中部-m和下部-b。每处理10根枝条,3次重复。所有处理均插入无土栽培的温室中。基质为炉渣3份、草炭3份、珍珠岩1.5份、牛粪2.5份。
1.3.2枝条处理。不刻伤(un-cut,试验代码为n):压条部位表皮不作任何处理;刻伤(cut,试验代码为c):用经过消毒的锋利刀片将压条部位表皮层划伤。
1.3.3激素处理。萘乙酸(naa):0、25、50、75、100mg/kg,试验代码为:n25、n50、n75、n100;吲哚丁酸(iba):0、25、50、75、100mg/kg,试验代码为:i25、i50、i75、i100。用95%酒精和蒸馏水制备激素溶液,用消毒棉球浸蘸涂抹压条部位处理10s。
1.4数据处理
试验3d起每隔3d观察愈伤组织和不定根萌生情况,每处理10根枝条,3次重复。35d统计生根率和根质量,包括根数、根长和根的分枝数量。试验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在0.05差异水平上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igmaplot 10.0作图。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压条处理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
在不同压条部位处理试验中,生根时间、根数和根质量的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下部压条生根最早、根数最多、质量最好,中部次之,上部较差。
> 2.2枝条刻伤和激素处理对愈伤组织与不定根出现时间的影响
由图1可知,枝条刻伤后各处理愈伤组织出现期为3d、对照4d,激素处理间无差异,不刻伤压条无愈伤组织出现。图2a显示不刻伤+激素处理枝条19~25d出现不定根,不刻伤对照最迟,为32d;图2b显示刻伤+激素处理枝条13~20d陆续出现不定根,刻伤对照出现期为23d;刻伤后生根提前9d。随naa和iba浓度增加,不定根出现时间均明显缩短,naa处理比iba各浓度处理提前1~2d,刻伤naa 100 mg/kg处理不定根出现最早,为12d,比不刻伤和刻伤处理对照分别提前20d和11d。
2.3枝条刻伤处理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
图3和图4分别显示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不刻伤与刻伤的平卧压条的生根率、根数和平均根长及分枝数量的统计结果。生根率均达到80%~100%,刻伤与否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刻伤与刻伤对照的生根数量分别是4、5条,根长分别是1.6、3.3cm,根分枝数分别是4.1、14.0根;刻伤后激素处理比不刻伤激素处理的生根数量、根长和分枝数量均明显增多,naa100mg/kg和iba100mg/kg均为刻伤与不刻伤处理中各激素的最大值,刻伤处理的生根数量、根长和分枝数量分别是18条和17条、7.0cm和8.2cm、28.5根和28.0根,不刻伤处理则分别为11条和10条、3.3cm和4.2cm、13.4根和13.5根,统计分析显示根数和根质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平卧压条中刻伤处理明显提高生根质量。
2.4不同激素处理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
比较图3和图4中naa与iba处理平卧压条的生根率发现,无论刻伤与否,2种激素各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均略有升高,不刻伤的各激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刻伤后激素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2种激素相应浓度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naa和iba100mg/kg处理不刻伤平卧压条最佳生根率分别为93.33%和90.00%(见图3a);刻伤处理2种激素均达100.00%,与对照的83.33%差异极显著(见图4a)。比较2种激素处理的根数、根长和分枝数量等,naa各浓度处理的根数均显著优于iba,平均根长低于iba, 2种激素各相应浓度间分枝数量差异不显著;说明naa诱导根原基的效果略优于iba,而iba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较好。
2.5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生根率和根质量的影响
不刻伤2种激素处理各浓度间生根率差异不显著;2种激素各浓度间的根数、平均根长和分枝数量均呈显著性差异,最大值均出现在100mg/kg处理中,100mg/kg与其他浓度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见图3)。
3结论与讨论
植物组织形态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定根的产生主要经历根原基诱导、不定根形成和不定根伸长3个时期[1]。在压条部位处理的试验中,生根时间、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均表现为极显著差异,下部压条生根最早、根数最多、质量最好,中部次之,上部较差。
压条部位刻伤导致枝条的韧皮部输导组织损伤,营养物质积累在刻伤部位两侧,促使其愈伤组织形成,并为不定根产生集聚更多营养物质[2]。三翅槭刻伤后迅速形成愈伤组织,造成部分营养物质的积累,但不能生根[3]。本试验中茶藨子枝条皮部刻伤后,3~5d伤口迅速膨大,周围出现愈伤组织,枝条皮部刻伤后不定根出现期明显提前,根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但不定根多从枝条表皮的韧皮组织直接萌生,而并非由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根,因此认为根原基的形成与愈伤组织产生没有明显相关性。关于枝条刻伤促进茶藨子生根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枝条内部营养物质的重新分配与内源激素的分解合成及功能的表达,从而促进枝条生根。孙仲序用50μmol/l的iaa处理茶树插穗,生根率达91.34%[4];邓建平对葡萄扦插的研究发现,100mg/l的iba处理生根最好[5]。也有研究认为,几种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合理的使用组合生长调节剂可以弥补单一生长调节剂的不足[6]。陈存及在光皮桦的研究中发现 iaa+iba促进生根效果最好,而naa对愈伤组织大小的影响最大[7]。naa和iba均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naa在促进植物生根方面效果很好,iba的作用是诱导根原基发生,根原基一旦形成,将导致愈伤组织大量产生而阻碍根的伸长生长[8]。张娟关于激素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研究显示,低浓度激素能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浓度低时处理时间应延长,浓度高时,处理时间需缩短[9]。
本试验平卧压条2种激素对根的萌发和伸长生长数据统计结果显示,naa促进新根萌生的效果略优于iba,而iba促进根生长的效果较好;该结论
与上述研究和孟新法关于苹果矮化砧离体快繁研究的结论有矛盾。本研究通过对华蔓茶藨子经外源激素处理后的形态变化研究发现,外源激素促进枝条生根的作用体现在缩短不定根原基诱导期和形成期所经历的时间,从而加速了枝条的生根速度。压条试验中,激素处理枝条后生根的数量和质量均比对照好,且浓度越高生根质量越好,100mg/kg naa和iba生根效果最佳,naa优于iba。说明枝条部位不同,其激素的生理代谢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压条繁殖生根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
多数研究显示茶藨子属植物是易生根树种,上述压条试验中枝条刻伤、激素及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均达到80%以上。刻伤和激素处理的生根率差异不显著,但能明显促进生根数量和根质量,刻伤后施加激素能够显著缩短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时间,提高根数和根质量,加速生根进程。说明皮部刻伤后有利于激素的渗透和运输,从而影响生根质量。本试验结果显示枝条刻伤处理效果比外源激素处理更显著,但最佳的外源激素配比和浓度及各激素的作用机理还需进行深入探索。
4参考文献
[1] 吴海东.六种植物的嫩枝扦插繁殖及生长调节剂对插条生理生化代谢调控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5.
[2] 韩东锋.山茱萸无性繁殖技术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3] 黄晓霞.三翅槭生物学特性及繁殖研究[d].昆明:西南林学院,2005.
[4] 孙仲序,刘静,刘志荣,等.山东茶树扦插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9(1):47-49.
[5] 邓建平,杨日顺.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扦插生根效应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1(1):26-27.
[6] 周显昌,潘本立.落叶松嫩枝扦插的研究[j].林业科学,1991,16(6):1-6.
[7] 陈存及,刘春霞,陈登雄,等.光皮桦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22(2):101-104.
[8] 孟新法,周维燕.吲哚丁酸对苹果矮化砧离体快繁生根的影响[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2(2):25-27.
[9] 张娟.欧李嫩枝扦插生根繁殖机理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5.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