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试验结果表明,套种林分马尾松与山杜英种间关系协调,山杜英在马尾松的林冠下生长良好,马尾松的胸径、树高生长比纯林显著增加,有利于提高马尾松大径材出材量,提高单位面积林分的生长量。
关键词:马尾松;套种;山杜英;生长效果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林区主要造林树种,明溪国有林场长期以来种植了大量的人工马尾松纯林。明溪国有林场经营区地处武夷山东南侧,位于东经116°37′~117°35′,北纬26°8′~26°39′。属低山丘陵地带,海拔多在300~800 m,最高1 20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9 ℃,极端最高气温38~40 ℃,极端最低气温-11.0~-8.1 ℃,年降水量1 500~1 800 mm。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植被为高矮灌木、蕨类、五节芒、芒萁。冬短夏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温暖湿润,自然条件优越,适应林木生长发育。
由于纯林物种单一,抗病虫和自然灾害能力差,林分结构不稳定,生态功能较差,森林总体效益不好等问题越来越突出[1-2]。山杜英为福建省乡土阔叶树种,具有耐阴、生长较快等特性[3-6]。为了改变马尾松纯林的状况,提高经营成效,通过在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试验探讨林木的生长情况,为马尾松纯林改造成复层异龄林总结经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明溪国有林场狗谷岭工区,海拔500~700 m,土层40~80 cm,立地等级为ⅱ、ⅲ级。马尾松林于1961年造林;2002年调查平均胸径27.2 cm,平均树高19.4 m,郁闭度0.7,保存密度540株/hm2,2002年10月对马尾松林进行强度间伐,伐后密度340株/hm2,同年11月进行挖明穴,穴规格50 cm×30 cm×30 cm,密度820穴/hm2;2003年1月造林,造林后1~2年每年块状锄草松土抚育2次,3~5年全劈1次。
1.2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成对对比设计,共设2个处理,即未间伐马尾松纯林处理(纯林)、强度间伐后马尾松林下套种山杜英处理(混交林),4次重复,共有8个标准地,标准地大小为20 m×20 m。
1.3测定内容
2010年12月对标准地进行调查,调查林木株数、树高、胸径、冠幅等,并计算林木蓄积量。
2结果与分析
2.1马尾松生长情况
2.1.1胸径。由表1可知,套种山杜英后对马尾松的胸径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平均胸径为30.5 cm,而套种林马尾松平均胸径达35.9 cm,是纯林马尾松的117.7%(表1)。经方差分析f=65.9>f0.01=21.2,为极显著差异。
2.1.2 树高。由表2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平均树高为24.64 m,而套种林马尾松平均树高则达26.49 m,是纯林马尾松平均树高的107.5%。经方差分析f=14.71>f0.05=7.71,差异显著。
2.1.3林木蓄积量。由表3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蓄积生长有促进作用。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为0.683 2 m3,而套种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则达0.976 5 m3,是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蓄积量的142.9%(表3)。经方差分析f=34.06>f0.01=21.2,差异极显著。套种林分中的马尾松胸径大,又在林冠上层,优势突出,培育马尾松大径材,有利于提高单位材积的木材价值[3]。纯林林分蓄积量为366.93 m3/hm2,套种林林分蓄积量为331.15 m3/hm2,是纯林林分蓄积量的90.2%,两者较为接近。但已到成熟林的马尾松,生长速度减缓,而进入中龄林的山杜英,生长速度加快,今后套种林的林分蓄积量大。
2.2山杜英生长情况
山杜英在马尾松林冠下生长良好,互补性强,十年生山杜英的平均胸径达10.4 cm,年平均生长量达1.04 cm(表1);十年生平均树高达6.71 m,年平均生长量达0.67 m(表2);十年生单株平均蓄积量达0.028 9 m3,年平均生长量达0.002 9 m3(表3)。
2.3 套种林分林木冠幅情况
由表4可知,套种山杜英对马尾松的冠幅生长有促进作用[4]。纯林马尾松单株平均冠幅为5.79 m,而套种林马尾松单株平均冠幅达6.82 m,是纯林单株平均冠幅的117.8%;山杜英在马尾松林冠下生长良好,十年生单株平均冠幅达2.77 m,树冠生长良好。
2.4套种林林分结构情况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马尾松与山
杜英长势良好,改善了林分结构,森林综合效益进一步提高。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马尾松、山杜英胸径、树高等的生长都较好,说明种间关系协调好。林冠下山杜英生长良好,说明山杜英在幼龄阶段的耐阴性较强,生长量较大,山杜英是改造马尾松林分、林冠下套种调整树种组成的优良树种。马尾松林冠下套种山杜英后,有利于增强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提高美学效果[5-6]。马尾松林冠下套种阔叶树根系生长情况、作用机理和生物量有待进一步研究。
4参考文献
[1] 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安徽农学院林学系.马尾松[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2.
[3] 叶省发,余荣贵.速生阔叶树种——山杜英[j].华东森林经理,1996(3):51-52.
[4] 魏柏松,罗坤水,杨斌.山杜英的栽培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1(4):66.
[5] 苏治平,卢善士.马尾松山杜英混交林林分生产力及生态效益[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4,14(4):301-305.
[6] 罗增炎.乡土阔叶树山杜英造林试验[j].林业勘察设计,2008(1):140-142.
论文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