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联盟 摘要分别介绍了4类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即病毒性红体、细菌性红体、应激性红体、白斑综合性红体的防治措施,并总结了对虾红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对虾红体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是宁海县新桥镇的主导养殖品种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红体病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虾病。生产中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归纳起来有4类,即病毒性红体、细菌性红体、应激性红体、白斑综合性红体。由于病原不同,发病时间、病虾所表现出的症状和危害程度也不一样[1]。由于引起对虾红体病的病因多样,难以正确诊断,以及养殖者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往往出现滥用渔药的现象,不仅治疗效果差,而且增加了养殖成本。笔者于2009年在宁海县大佳何镇进行了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的示范,建立了严格的消毒措施和病毒监测程序等,有效减少了对虾红体病的发生。现将其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1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tsv)。一旦发病,会引起白对虾大量死亡。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2]。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死亡。
防治措施:病毒性红体病目前尚无有效地药物和方法治疗,只能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和底质改良剂改良底质。二是定期水体消毒。10~15 d(特别是在进水换水后)用强氯或水产用二溴海因或强碘等全池泼洒消毒。三是药物防治。在发病季节或发病时,外用杀菌红货强碘;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维生素制剂,混匀后拌料投喂,连用4 d。四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制剂等,增强虾体抗病力。
2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集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防治措施:一是在冬闲时,对池塘底部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防止致病菌的存在。二是保持池塘水质稳定,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定期使用消毒剂可以控制弧菌的数量,在弧菌数量低的情况下不会引起红体病。三是当对虾患病后,及时对水体消毒,尽量采用温和药物,减少刺激,同时拌饵投喂抗生素[3]。
3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在应激期间,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防治措施:一是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稳定,使溶解氧在4 mg/l以上,ph值在7.6~8.8,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0.1 mg/l以下,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 cm左右。二是排换水时不能一次换太多,最多不要超过1/2,以防温差、盐度差和ph值差过大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三是如果对虾由于应激产生红体,则在水体中投放解毒抗应激类药物,增加水体缓冲,适当投入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体环境;同时投喂提高免疫力的抗应激产品,数日后便可恢复,此时应慎用消毒剂,以免产生刺激而加大应激反应[4]。
4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主要区别是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7 d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防治措施:一是对塘底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二是放苗前应用5 mg/l聚维酮碘液浸泡10 min;三是如发现白斑病症,可用0.1%聚维酮碘粉(10%含量)、0.5%氟苯尼考和vc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同时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使池水中浓度达到0.5~1.0 g/m3。
5综合防治措施
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走综合防治之路。无论是细菌性红体病,还是病毒性红体病,都会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毁火性的打击。在生产实践中,一是做好池塘的清淤和消毒,清除对对虾生长构成重大威胁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是加强虾苗引进的检验检疫,从源头杜绝虾苗携带致病因子下塘;三是加强养殖过程管理,首先确保水质良好及相对稳定,定时进行水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及时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并根据白对虾的生长状况和天气变化调节投饵量,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四是南美白对虾患红体病后,要根据不同病症进行认真诊断,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便对症下药,准确治疗,提高药物疗效,达到合理用药、降低污染、控制疾病的目的。
6参考文献
[1] 刘德建,郑丽华.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研究[j].中国水产,2008(10):61-62.
[2] 孙克年.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鉴别诊断与防治[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8,13(4):35.
[3] 刘德建,郑丽华.南美白对虾红体病防治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08(1):57-58.
[4] 李铁梁,田民.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防治[j].科学养鱼,2008(7):54-55.
论文联盟网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