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及其诊断,并总结了该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鹅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措施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属于双rna病毒科。该病毒基因含有2个片段的双链rna,这种排列方法允许进行可能的遗传重组和抗原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新的血清型或者原始血清型的变异株产生。但据报道,其病主要在鸡身上发生,在鹅体上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比较少见[1-2]。笔者就在技术服务中遇到的病例,将其治疗方法简述如下。 中国论文联盟
1发病情况
六安市金安区中店乡某个体户饲养1 500只皖西白鹅,于44日龄时发病,发病率高达70%,但死亡率高,约占发病率的50%。这批鹅在 1日龄时,按程序注射小鹅瘟血清、25日龄时按程序注射鹅副粘病毒疫苗;当这批鹅发病时户主误认为鹅患痢疾,立即用氟哌酸加入饮水、土霉素碱拌料进行治疗。次日效果不明显时又换成黄芪多糖与阿莫西林饮水、环丙沙星拌料进行治疗。第3天早晨发现死亡286只,病鹅增加到1 000多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综合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曾用阿莫西林等治疗无效。
2临床症状
2.1典型症状
多见于雏鹅。病鹅体温升高43 ℃以上,精神萎靡,昏睡、食欲下降或不食,羽毛蓬乱,翅膀下垂,无光泽,怕冷扎堆,有的颤抖,呆滞;病鹅后期卧地不起,或站立不动,或走路蹒跚,双腿无力,不愿行走和下水,黄绿或灰白色水样稀粪,粪便中混有尿酸盐;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少数病鹅出现脱水症状,眼睛凹陷,皮肤、肢、爪干枯,发病率在100%,如果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20%~40%或者更高,一般发病后2~5 d是死亡高峰,7~10 d趋于平稳。
2.2非典型症状
多发生在青年鹅群,病鹅表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食欲下降,拉白色稀便。发病率在20%~30%,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在2%~6%,一般发病后2~5 d有死亡,1周左右趋于平稳。
2.3鉴别诊断
鹅法氏囊病自然感染病例与鹅副粘病毒均有发病出现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无光泽,怕冷扎堆、高热、拉稀的相同的外观症状。剖检腺胃和肌胃结合部有出血带或出血斑;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包脂肪有点状出血;肠黏膜充血肿胀,有枣树状出血点,内容物稀薄,灰白色混有气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周边有坏死灶;肾脏苍白、肿大等典型病理变化。但鹅法氏囊病几乎95%以上的胸部、腿部肌肉出血是其特有的病变,便于区别[3]。
3病理学变化
3.1剖检变化
在对病死鹅和濒死鹅剖检后,发现它们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头、眼睑部的皮下组织水肿,似胶冻样,咽喉、气管部有黏液、器官黏膜充血出血;腿部肌肉和两大腿呈现明显的涂刷状、条纹状出血或者是出血斑点状;腺胃黏膜,腺胃和肌胃结合部有出血带或出血斑;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心包脂肪有点状出血;肠黏膜充血肿胀,有枣树状出血点,内容物稀薄,灰白色混有气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周边有坏死灶;肾脏苍白,肿大。法氏囊肿大2~3倍,充血,外形变圆,法氏囊由正常的白色变长奶黄色,并且里面有奶酪样黄色渗出物,出血严重的变成紫褐色。切开囊腔,可见黏膜皱褶肿胀、出血,囊腔内有淡红色浓性分泌物。
3.2实验室检验
一是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取病死的鹅肠黏膜、肝脏病灶进行涂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见有较多的革兰氏阴性、圆形、边缘整齐、隆起、光滑、半透明、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二是病毒分离与初步鉴定。采取病鹅的法囊组织磨碎做成悬液,加抗生素无菌处理,接种于10日龄鸡胚的绒尿囊接种0.2 ml,经过5~6 d后鸡胚死亡,吸取绒尿液证明无菌后,再接种易感的雏鹅,同时用已获得免疫的雏鹅数只,接种同样剂量的绒尿液对照,发现易感鹅发病并且死亡,对照鹅不发病,根据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该病为鹅法氏囊病。
4防治措施
4.1预防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发现有病的病鹅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污染环境,每天彻底清除粪便和垃圾,及时更换垫料,保持舍内清洁、干燥、通风,并供给清洁的饮水。二是严格消毒。平常用5%消毒液带鹅消毒,1周1次,有疫情时每天1次。用具、饮水器及料槽也要用5%聚维酮碘消毒液进行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后使用。三是免疫。有条件的鹅场要做抗体监测,制定好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接种。
4.2对症治疗
对全群鹅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卵黄抗体注射,发病鹅体重在1 kg以下的鹅只皮下注射1~2 ml/只,同时要添加青霉素、链霉素以预防抗体内的杂菌感染,每天1次,连用2~3 d;体重在1 kg以上鹅只每只皮下注射3~4 ml/只,同时要添(下转第371页)
(上接第369页)
加青霉素、链霉素以预防抗体内的杂菌感染,每天1次,连用2~3 d;待病情稳定后于5~10 d后用鸡法氏囊疫苗加强免疫,有条件的最好同时使用法氏囊灭活疫苗0.5 ml肌肉注射,以维持较长时间的保护[4]。另外,还要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拌料,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控制继发感染。
5体会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生较多,随着这几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疫苗、抗体的大剂量使用,造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变异,从而导致水禽类发病。一旦发病,应及时做出诊断,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同时使用抗生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类药等,以防止其他传染病的并发,并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有利病鹅的康复。引进新鹅时,先要了解疫情,不要到疫区购买。购进苗鹅要进行免疫接种,隔离饲养1周后才能混群饲养放牧。定期做好免疫工作,保证鹅群有一个较高的免疫水平。远离疫区,保持鹅舍干燥、通风,还要做到定期消毒,并且还要更换消毒液(一般推荐用聚维酮碘消毒液与戊二醛消毒液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禁止他人或动物(尤其是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的鸡、鸭)接触鹅群。
6参考文献
[1] 李振华,崔兰芝,张荣贵.鹅常见疾病的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6):85-86.
[2] 何希苗.鸭鹅常见传染病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105-107.
[3] 胡志萍,顾琪,王辉,等.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禽业导刊,2009(16):49.
[4] 殷凤斌,朱瑞娟,刘丹.6周龄雏鹅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j].中国家禽,2004,26(3):21.
中国论文联盟 www.lmlm.com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