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着重介绍了蝇蛆养殖过程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以期为蝇蛆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蝇蛆养殖;问题;对策
蝇蛆各营养素含量较丰富,氨基酸模式高于参考模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1],且繁殖率高,周期短,能提高粪便的综合利用率,是获取动物蛋白的一条有效途径[2]。但是养殖蝇蛆一定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否则就会影响蝇蛆的产量和质量。笔者就执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及蝇蛆、蚯蚓养殖技术集成示范》课题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解决措施进行探讨,希望能给蝇蛆养殖户提供一定的帮助。 中国论文联盟
1蝇房的修建不合理
许多养殖户在修建养蝇房的过程中,不结合当地气候、湿度、温度、采光等条件,盲目修建,致使修建的场地不切实际,温度无法调节或成本高,只能靠夏秋季节高温天气短暂的时间进行生产,利用率低。
对策:修建蝇蛆养殖房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苍蝇的生物学特性,应注意蝇房的温度、湿度变化后如何调节,并确保光照充分,种蝇房的面积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房间不保温或调节温度的成本过高[3]。蝇房还应有较好的通风条件。
2苍蝇不产卵或产卵量少
在苍蝇养殖过程中常发现种蝇总是停留在光线较强的地方,活动不频繁,不愿吃食,也不产卵或产卵极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环境因素。早晚温差较大,气候变化导致气温过低、无温度调节设施;室内光线太暗,采光率低;通风条件差。二是卫生条件。养殖房内有苍蝇不喜欢的异味、食料盘与海绵未清洗产生异味、饲喂苍蝇的食物变质、粪料不新鲜或发酵过头等、集卵物不新鲜,养殖员在蝇蛆房吸烟。三是养殖员在养殖房内活动频率高,经常惊扰苍蝇。四是种蝇数量少,未适时补足种蝇,雄性苍蝇过多,种蝇退化[4]。上述问题都是直接导致产卵量少的原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对策:应保证养殖房内的温度比较稳定,适合种蝇的生长条件,一般在27 ℃左右时最适宜苍蝇生长;室内采光和通风条件要好,延长光照时间;注意养殖房内卫生,适时清除笼内死蝇,消除异味,经常清理食料盘与海绵,海绵在15 d左右更换1次,每天都要用新鲜的食物饲喂苍蝇;集卵物要现配现用;在养殖房内严禁吸烟,养殖员或参观者进入养殖房内要轻轻走动,严禁驱吓苍蝇;适时补充种蝇,以确保种蝇的数量;防止种蝇退化,用不同的蝇笼中取出蝇蛆混合后生长成蛹,再分别投入到蝇笼中补充蝇种;种蝇喂养一段时间后应更换或重新驯化种蝇;保证充足的饲料和饮水,粪便发酵彻底,无异味,集卵物应新鲜。
3幼蛆易爬出粪堆,不愿意待在粪料上
在养殖过程中常发现蝇卵刚刚孵化出的幼蛆本应在粪料中吃食,但却总是集中成团停留在粪料表面来回爬动,不愿钻入粪堆中吃食物。其主要原因:粪料中的温度太低,粪料温度在低于27 ℃时,蝇蛆就很难吸收粪料中的养分,粪料不新鲜或发酵过头在进入蝇蛆房后不再发酵,粪料中的温度过低,蝇蛆在粪堆中无法吸取粪料中的养分,蝇蛆只好集体钻出粪堆寻找食物。
对策:提高养殖房内的温度,并注意温度调节,早晚温差不宜过大。粪料发酵彻底,无异味,粪料内还应加入部分秸秆以保证其透气性。发酵好的粪便不能堆积过长,应适时取用以保证粪料新鲜,养殖池内的粪料应经常补充或更换。注意粪料的湿度,如湿度过低应及时洒水,过高则应加料调低[5]。
4蝇蛆不入收蝇桶
根据蝇蛆的生理特征,蝇蛆在长大成熟后就会爬出粪堆化蛹,蝇蛆爬出粪堆后被育蛆池的池墙挡住了就会沿着墙边往两边走,快到收蛆桶边的时候,顺着桶边的小坡往上爬,刚爬到收蛆桶边上时,就会掉进收蛆桶中,这就是自动分离蝇蛆的原理。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常发现分离不干净,许多蝇蛆在粪中化蛹。其主要原因:一是养殖房内温度太低而粪料中的温度高,如果养殖房内温度过低,不利于蝇蛆生长、活动,而粪堆中温度高,蝇蛆爬出来马上感觉到外面的温度对化蛹会不利,只好在粪堆中化蛹[6-7]。养殖的粪堆太大,旁边的蝇蛆自动分离,而生存在粪堆中间的蝇蛆爬了很久都还没有爬出粪外,没有眼睛的它们以为粪堆是无边无际的,再爬也是徒劳,只好在粪堆中化蛹。三是育蛆池边上未给蝇蛆活动留下足够的通道。
对策:为确保蝇蛆进入收蛆桶,养殖房内的温度应在25 ℃以上,育蛆池内的粪便不宜堆积过多,并在育蛆四周给蝇蛆长大后爬出粪堆留下足够的活动空间,如有散落的粪料应及时清理。
5参考文献
[1] 白钢,张翼翔.蝇蛆营养成分的测定与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 26(1):10-11,13.
[2] 孙冰,任宝波.蝇蛆养殖的价值与前景分析[j].养殖技术顾问,2007(12):14-15.
[3] 丁亚军.无菌蝇蛆养殖技术[j].山西农业:市场信息版,2006(5):24.
[4] 李福荣.走出蝇蛆养殖的误区[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3(2):40.
[5] 邹优敬.蝇蛆养殖新技术[j].农村新技术,2001(9):21-22.
[6] 李嘉明.室外简易蝇蛆养殖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6(1):25.
[7] 卜丽花.蝇蛆的养殖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1997(3):37-39.
论文联盟网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