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了河蟹的健康养殖技术,包括池塘准备、蟹苗选择与消毒、科学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养殖户健康养殖大规格河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蟹;健康;养殖技术
江苏里下河地区水产养殖水平较高,其养殖单产位于江苏省的前列,长期以来一直以传统的养殖品种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过大力推进渔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特水养殖的产量和产值逐年提高,极大地丰富了市场经济,促进了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河蟹的养殖也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业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健康蟹转变。所谓健康养蟹,就是把保持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饲养管理全过程,按照生态平衡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养出肥大健康的蟹。
1池塘准备
池塘一般以0.67~1.33 hm2为宜,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土质以黄壤土为好,尽可能选择高位池,坡比1.0∶(2.5~3.0),深水区比例20%左右[1]。清塘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成活率和生长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清塘必须把好三关:消毒灭菌除杂、解毒、生物净化。放苗前的肥水培藻(施基肥)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使用量一般为发酵的有机肥3 t/hm2。该环节不仅关系到蟹苗的成活率、健康状况,还关系到养殖过程中河蟹的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及河蟹回捕率的高低,更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近年来,许多成功的养殖户普遍认为,施足基肥是肥水的关键,基肥不施足,肥力就不够,营养供不上,藻相活力弱,新陈代谢的功能低下,水质容易清瘦,不利于蟹苗健康生长。水草种类一般以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等沉水植物为主,在清明前种植。根据各种水草特点,搞好池中水草茬口安排,使其覆盖面始终保持在60%左右。2—3月水温低时,在环沟种植轮叶黑藻和伊乐藻旺发;3月底水温升高时,在中间浅水平台种植的苦草旺发。养殖过程中确保池中不脱草。
2蟹苗选择与消毒
蟹苗的规格对成蟹规格影响较大。目前养蟹生产中流通的蟹苗,其繁育的亲本有长江蟹、辽蟹、瓯蟹等,不同品系的河蟹在不同的养殖环境中其个体大小、生长性能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在不同地域养殖河蟹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水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养殖,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2]。长江里下河地区蟹苗一般选择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规格100~160只/kg,活力强、无病、无伤、新鲜,最好是当地培育,不用海水培育的蟹苗(海水培育的性腺易早熟,影响成蟹的规格)。蟹苗下塘前要进行严格的消毒,以防带入病原菌。消毒的药物有很多,可用50 mg/l的高锰酸钾消毒2 min即可,用15 mg/kg福尔马林浸洗19 min。蟹苗消毒时应注意,苗种运回后,不能立刻消毒,因为处于缺水状态,要先用池水浸泡,待吸足水后再消毒。蟹苗到达池口后,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浸泡2~3 min,再放到岸边20 min左右,反复2~3次,避免蟹苗因突然吸水而胀死。
3科学放养
目前以冬放为主,最迟3月下旬前放养结束,最佳气温5 ℃、水温3 ℃。3月底后,气温回升,蟹苗要蜕壳,运输成活率低。气温过低,对成活率有一定影响[3]。合理密度为7 500~12 000只/hm2。放养模式:蟹苗75 00~12 000只/hm2,套放花白鲢鱼种450尾/hm2左右;另可投放10~15尾/kg的鳜鱼、异育银鲫75 kg/hm2,增收鳜鱼75.0~112.5 kg/hm2;或1 500~2 000尾/kg的青虾仔虾75 kg/hm2,增收青虾600~750 kg/hm2;或100~200尾/kg的龙虾75 kg/hm2,增收龙虾375~450 kg/hm2。套养不同品种应采取不同技术措施。螺蛳价格较低,来源广泛,蟹池中投放螺蛳可明显降低养殖成本、增加产量、改善品质,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在成蟹养殖池中,适时适量投放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能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维护水质清新的作用;螺蛳不但稚嫩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利用率较高,是河蟹最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可促进河蟹快速生长,提高河蟹上市规格和品质。螺蛳的具体投放措施:分2次投足活螺蛳。清明节前后,投放螺蛳3 570 kg/hm2,让其自然生长繁育;7—8月根据蟹池螺蛳存塘量,再补投1次螺蛳,投放量2 250 kg/hm2左右。蟹苗进池后1周要全池进行消毒。
4饲养管理
坚持“四定”、“四看”原则,两头精,中间青。3—4月恢复体力阶段,以颗粒饲料+小杂鱼为主;5—7月,以颗粒饲料为主;8—9月,颗粒饲料+植物性饲料;10—11月,颗粒饲料+小杂鱼。早开食、投喂高质量饵料,恢复体力,蜕好第1次壳。高温期间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做好水质调控、保证成活率。后期增加鲜活饲料,催肥促膘,提高鲜美度。正常生长阶段每天投喂2次,上午、下午各1次,沿池边投喂,上午30%,投喂在深水处,下午70%,投喂在浅水处。阴雨天少投或不投[4]。河蟹对水质要求较高,要求do保持5 mg/l,ph值7.0~8.5,透明度30~40 cm,水位调控做到“前浅、中深、后稳”,前期3—5月0.4~0.5 m,中期6—8月1.0~1.2 m,后期9—10月稳定在0.8~1.0 m。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注水,早期每隔10~15 d换水1次,每次换水1/4;高温季节为确保水质清新,每天添加新水,且每周换水1次。另外,每隔15~20 d用8~10 mg/kg生石灰水全池泼洒,最好定期使用光合细菌或em菌等微生物制剂化水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
5病害防治
蟹病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调节与科学用药相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采取不同方法预防。蟹病主要分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包括水霉病、黑鳃病、烂肢病、腐壳病等;多因蟹种在捕捞、暂养、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池塘水质恶化造成;防治上,于蟹种下池前消毒、全池泼洒溴氯海因或碘制剂等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寄生虫疾病包括纤毛虫病、聚缩虫病等;多因长期不换水,有机物含量过高造成;防治上,应经常换水,使用生石灰改善水质,科学投饵,使用高质量的饲料;治疗上,可使用纤毛虫净、甲壳净、纤毛必克或硫酸锌复配药等。抖抖病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微生物疾病,可用敌杀死防治。
6参考文献
[1] 张凤琴,贾丽,班顺利,等.池塘养殖河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s2):57.
[2] 张彦龙,栾延滨,王飞,等.河蟹池塘养殖技术[j].渔业经济研究,2006(2):31-34.
[3] 于红旗.河蟹池塘养殖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19-320.
[4] 贺心康,苗丽娜,周建茹.辽河蟹池塘养殖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