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农村肉牛养殖效益分析
肉牛产业是灵台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全县肉牛养殖还是以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分户经营为主,从事养殖的农户数量多、规模小,整体养殖效益比较低下。近年来,由于受市场、成本、消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全县牛产业出现下滑的趋势,部分农民弃牛务工。为了提高全县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指导农民科学养牛,从2009年开始,从肉牛品种、日粮组成、管理模式、市场因素影响、育肥年龄阶段以及母牛饲养等多方面对养牛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
一、养殖方式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选择单户小规模、农户+小区、规模化养殖三种管理模式育肥肉牛,测定每种模式的收支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单户小规模养殖
在全县选择具有一定育肥基础和养牛经验,家中由辅助劳动力(老年人或弱体力妇女)喂养的单户养牛户10户,每户选择300公斤的育肥牛3头,共30头进行育肥测试,经测算头均盈余367.34元。
2.农户+小区养殖
在我县部分养殖小区选定8户养牛户饲养的体重为300公斤的肉牛120头进行育肥,整个育肥期定为200天,经测算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头均盈余775.34元。
3.规模化养牛场养殖
在康庄牧业公司、金呖牧业公司2个养殖场内各选定体重为300公斤的肉牛15头,共计30头进行育肥,整个育肥期定为200天,其中,育肥过渡期为5天,育肥前期为100天,经测算头均盈余1302.94元。
二、养殖规模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为确定农户养牛适度规模,我们于2009-2010年,选择有4~6口人,2~3个劳动力,人均耕地2亩以上,种植紫花苜蓿3亩左右的农户,开展了对比试验。试验表明不同养殖规模、养殖效益具有显著差异,在自产饲草可以保证的情况下,生产费用特别是人工费是养殖效益高低的决定因素。一般情况下我县农户单户分散养殖4~8头肉牛,如果全部育肥出栏,效益可以达到最大化,达到1万元左右,但这种效益与农民近年外出务工相比仍然很低。而养殖数量在10头以上,则养殖效益明显下滑。
三、饲草与饲料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用品种、年龄、体质、体重相接近的本地南秦杂交品种牛40头,分为4组,每组10头,采用不同日粮构成进行育肥饲养,并测定其在一定育肥阶段的头均日增重,筛选出了适合灵台县肉牛育肥的肉牛育肥日粮组成。在日粮组成中,设计了不同精料配方,不同饲草(青贮秸秆、干麦草、紫花苜蓿)的组合,对其进行体重、年龄、体尺等指标测定;记录各组在育肥过渡期、育肥前期、育肥后期头均日增重。经测试得出了如下测试结论:一是在饲喂同一配方、相同饲料量的情况下,添加青贮秸秆与玉米、小麦干秸秆相比,明显可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育肥效益;二是在饲喂同一配方、相同饲料量的情况下,添加不同类型的青贮秸秆,其育肥效果明显不同,揉丝青贮的秸秆,经过揉丝加工后,质地变得柔软,易于消化吸收,其育肥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青贮秸秆;三是高蛋白、低能量饲料配合干麦秸、紫花苜蓿、秸秆揉丝青贮饲草,在育肥前期日增0.45左右,育肥中期日增重1.03公斤左右,育肥后期日增重1.05左右,其育肥效益比较明显。这是目前全县肉牛养殖户(企业)育肥肉牛的最佳日粮组成。
在饲草饲料种植方面:灵台县种植紫花苜蓿可以利用5年时间,每年每亩投入为103.6元,紫花苜蓿的产量为1435kg,折合粗蛋白258-287kg,代谢能13632兆卡;而种植玉米每年每亩投入为380元,玉米籽实产量为729kg,秸秆产量为787kg,折合粗蛋白98kg,代谢能为15379兆卡。对比可知作为养殖业来说,种植紫花苜蓿的成本低于种植粮食,而饲用价值高于粮食。
四、养殖品种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为了得出适合全县推广的肉牛育肥品种,2010年5月,在部分乡镇的养牛户或养殖小区内,选用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品种分别授配本地黄牛母牛;在不同品种二元杂交组中,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分别作为父本与灵台县本地黄牛进行杂交,其后代改良效果都非常明显。共同特点是:一是体重大,生长速度快;二是体形外貌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体格加大,体躯加长、肌肉丰满,体幅变宽,前胸饱满,尻部及大腿发育良好;三是饲养效益高,断奶前市场售价高于地方品种牛。以南德温作为父本,其后代除以上特点外还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易管理、性情温顺、能使役、难产率低(难产率为0.1%)的特点。随后进行了三元杂交组,以南德温、西门塔尔、利木辛分别作为终端父本,其后代均表现出良好的杂交优势。由于灵台县长期引进西门塔尔和利木辛改良当地黄牛,目前存栏的母牛大多数为利黄或西黄二元杂交品种,含有西门塔尔和利木辛血统。因此,以南德温作为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改良灵台县本地母牛,可以作为灵台县在更高层次上推进黄牛改良和优质牛肉生产的首选途径,其前景十分广阔。
五、市场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下面是近三年灵台县的整牛价格:(单位:元/公斤)
可以看出,近三年整牛价格直线上涨。据分析,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与养植规模缩小有关,饲料价格、人工成本增加,不少养殖户觉得养牛不划算,纷纷退出市场,形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养殖成本高,近年来部分地区养牛规模不断缩小,供需不平衡是推高牛肉价格的重要因素,从近几年养牛的状况看牛肉价格很难短时间回落下来。
六、不同年龄阶段及用途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1.犊牛育肥效益分析
在全县的部分农户和小区中随机抽选30头体尺体重等基本接近的的6月龄断奶犊牛进行试验。各组试验犊牛实行“统一驱虫、统一防疫、统一测定、统一核算、统一对比,统一出栏体重标准(200公斤)、统一联系销路”的七个统一管理。详细记录饲草料、医药费、水电费、运输费等各项支出,定期测定其体尺体重并详细记录,出栏后进行结算,测算出育肥利润求出平均利润率。
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育肥犊牛断奶后其自身正处于发育阶段,对饲草料营养比例、饲养环境、管理方式等都要求比较严格,其育肥速度、牛肉品质、出售价格等都因饲养管理模式、饲料配方等而明显不同。采用温棚舍饲全价饲料育肥经济效益最好,在资金、环境、技术等允许的前提下,适合于作为集约化规模化育肥的模式大力推广;根据生长需求自行科学配方的传统拴系育肥模式次之,适合于在资金有限,建有温棚牛舍的农户中推广。
2.架子牛育肥效益分析
随机选择12-24月龄、25-60月龄的公牛和48月龄以上的淘汰母牛各10头分为3组采用同样的饲草料配方和育肥饲养模式进行育肥对其育肥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2-24月龄架子牛育肥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最佳,育肥经济效益最好;25-48月龄架子牛育肥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育肥经济效益等均比前一组差;淘汰母牛育肥其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牛肉品质、经济效益等均最差。
3.能繁母牛饲养效益分析
选取50头母牛,通过对其断奶至下次所产牛犊断奶共计490天饲养成本、犊牛收入等的详细记载分析,平均每头能繁母牛490天的收支情况如下:
投资:①精料日均1.8公斤,一个生产周期计价1323元,饲草日均17公斤,计价2499元,人工费日均2.5元,计价1225元,医疗费等杂事日均1元,计价490元,共计5530元;②犊牛6个月饲养成本平均900元。两项总计6437元。
收入:6月龄断奶犊牛折价4000元。
按照生产周期,收支相抵亏损2437元,按年折算后年均亏损1815元。若不计劳动力报酬,每头母牛年均亏损902元。
七、动物疫病对养殖效益的影响
据2000年开展的灵台县动物疫病普查报告显示,全县牛传染病种类为11种,寄生虫病为18种,常见疾病26种,每年因病死亡肉牛为0.79%,按饲养量15万头计算,也就是全县肉牛年因病死亡数量达到1185头,直接经济超过500万元,这是一个巨大数字,这还不包括间接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影响全县肉牛产业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是市场因素,俗话说“牛长不如行情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次,饲草料也是影响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等、管理模式、产业结构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着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效益,同时,在养殖情况相似的情况下,品种因素在增产中地位举足轻重。